不成功的人都有一種共通特性。他們知道所有失敗的原因,而且也都有他們自認為無懈可擊的托辭,來解釋自己的缺乏成就。
這些托辭有些很巧妙,有些則有事實可以辨明。但托辭不能作金錢用。這世界隻想知道一件事——你成功了嗎?
一位人格分析家曾列出一份最常為人使用的托辭。看這份單子時,仔細地檢討自己,並找出這裏麵有多少項(如果有的話)是自己的特質。也記住,書裏呈現的哲學將使每一項托辭作廢無效。
·如果我沒有家累……
·如果我有足夠的“勢力”……
·如果我有錢……
·如果我受過良好教育……
·如果我找得到工作……
·如果我身體健康……
·如果我有時間……
·如果能生逢時……
·如果人家了解我……
·如果周遭情況不同……
·如果能重活一遍……
·如果我不在乎“他們”說的話……
·如果過去讓我有機會……
·如果我現在有機會……
·如果他人沒有‘葉不恨我”……
·如果沒有任何事阻礙我……
·如果我年輕些……
·如果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我生來富有……
·如果我能碰到“責人”……
·如果我具有別人的才能……
·如果我敢維護自己的權利……
·如果我曾把握機會……
·如果沒有人打擊我……
·如果我不用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
·如果我可以存點錢……
·如果老板賞識我……
·如果有人能幫助我……
·如果我的家人了解我……
·如果我住在大都市……
·如果我能早一步……
·如果我有空……
·如果我有他人的個性……
·如果我不那麼胖……
·如果人家知道我的才能……
·如果我能有個“機會”……
·如果我能償清債務……
·如果我沒有失敗……
·如果我知道怎麼做……
·如果沒有人反對我……
·如果我沒有這麼多煩惱……
·如果我嫁(娶)對人……
·如果人們不這麼笨……
·如果我的家人不這麼奢侈……
·如果我對自己有信心……
·如果我不是時運不濟……
·如果我不是生來命運不佳……
·如果“該是什麼就會是什麼”是不正確的……
·如果我不用這麼辛苦工作……
·如果我沒有損失我的財產……
·如果我住在不同的地區……
·如果我沒有“過去”……
·如果我有自己的事業……
·如果他人肯聽我說……
·如果……這是所有的如果中,最重要的一個……
如果一個人有勇氣麵對自我,將能找出自己的毛病,並改正那些毛病。那他就可能有機會因錯誤而獲利,從失敗的教訓中獲得一些經驗。
建立托辭並以它來為失敗辯護是美國全國性的消遣。這項習慣和人類一樣古老,而且是成功的致命傷!那為什麼人們還有他們自鳴得意的托辭呢?答案很明顯。他們護衛自己托辭的原因,乃因為這些托辭是他們自己創造的!一個人的托辭就是他自己想象力的孩子,而護衛自己是人的天性。
建立托辭是個根深蒂固的習慣。習慣是很難破除的,尤其當它們可為我們的行為提供辯護時更是如此。“最大最好的勝利便是戰勝自己。被自我征服則是所有的事情中,最可恥與最惡劣的。”當柏拉圖說此話時,他心中已了解此真理。
另一位哲學家心中也有同樣的想法,他說:“當我發現,我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大部分醜惡,竟隻是我自己本性的反射時,著實大吃一驚。”
“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艾伯特·哈柏德說:“為什麼人們要花這麼長時間,刻意創造托辭掩飾弱點來愚弄自己?如果用在不同的地方,同樣的時間都已足夠用來——去除弱點,這樣一來,也就不需要托辭了。”
“生命就像個棋盤,你的對手就是時間。如果你舉棋不定或忽略了迅速行動,你的棋子將被時間清除掉,和你下棋的夥伴,是無法容忍猶豫不決的。”
過去,你可能有合理借口,為取得你應取得的成就辯護,但現在那個托辭已是過時的了。因為你已掌握了萬能鑰匙,它將開啟通往豐富的人生財富之門。
萬能鑰匙沒有實體,但力量強大!使用這把鑰匙不會受罰,不使用它則需付出代價。代價就是失敗。如果你使用這把鑰匙,報酬將會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