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
一詩變小劇
杜牧是我國唐代詩人,寫過不少清麗生動的抒情小詩。
有一年正值清明節,他行旅之中遇上了下雨。紛紛細雨,正現春雨特色。然而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在這清明節,又怎能不觸景傷懷?遇到這樣的天氣,懷著這樣的心情,多麼想找一小店,飲上幾杯,以便避避雨歇歇腳呀!路遇牧童一問,指給了酒家所在,真是不亦悅乎!正是基於這種意境,杜牧寫出了《清明》一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裏,我們不去評論這首詩的美妙,而是說曾有人借助現代的標點符號,在對這首詩不增減一字的情況下,改編成了一個時間、地點、場景、人物、台詞俱全的小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推敲”一詞的來曆
唐朝有個詩人名叫賈島,有一年他到長安趕考。
一次,他外出歸來,在返回客店的途中,閑著無事,就在驢背上吟誦起不久前寫的兩句詩。
他覺得其中一句“僧推月下門”的“推”字還不怎麼貼切,想用一個“敲”字來代替,但考慮了很久,仍然決定不下。於是,他反複吟誦著,一會兒做推門的手勢,一會兒做敲門的動作,兩隻手不住地一上一下,一伸一縮。街上的行人看了大為驚奇,有的甚至當他得了神經病。
忽然迎麵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車馬隊伍,原來是長安府尹韓愈出巡。路上的行人見府尹來了,都急忙向兩邊回避。隻有賈島仍然騎著毛驢走在路中央出神地做著推敲的姿勢,結果被鳴鑼開道的差役們一把揪下驢背,提到府尹大人的轎子跟前問罪。
韓愈責問:“你叫什麼名字?哪兒人?幹哪一行的?”
賈島說:“我叫賈島,來京城趕考。”
韓愈問道:“鑼敲得這麼響,你怎麼沒聽到?幹嘛不回避?”
賈島回答說:“我隻顧在驢背上吟詩,什麼也沒聽到,因此冒犯了大人,請大人恕罪!”
韓愈是當時著名的詩人、散文家,聽說賈島因作詩入迷,才衝撞了自己,情有可原。當即轉怒為喜,用溫和的語氣問道:“你做了首什麼詩?快念出來聽聽。”
於是,賈島把這首五言律詩一字一句地念了一遍,末了,還問韓愈:究竟用“推”字好,還是用“敲”字好。韓愈非常讚賞他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並建議把“推”字改為“敲”字。
賈島請問他有什麼根據。
韓愈說:“從意境的角度看,山中夜晚,寺門緊閉,題目又寫‘幽居’;在那月光皎潔、夜深人靜的環境中,忽然聽到幾下‘梆梆’的敲門聲,以動襯靜,就更顯出寺院的深幽沉寂。而用‘推’字就顯不出這許多好處來。”
賈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欣然接受了這個意見,決定用“敲”字。後來常用的“推敲”一詞,即來源於此。春風又綠江南岸
一年初春時節,詩人王安石從揚州到了瓜洲渡口,歸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鍾山的寓所——他因變法失敗而被罷相之後,一直住在這裏。他打算先坐船橫渡長江,到對岸的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上岸,然後連夜趕路回鍾山。
漸近黃昏,船快要靠近南岸,馬上可以上岸趕路了,詩人不禁往西邊眺望著,隻見峰巒重疊,綿延不斷,伸展到遠方,最後被雲霧所遮裹,看不到夕陽外的鍾山。但它並不遙遠,要知道,從京口到金陵,中間不過隔了幾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個跳上岸,忽然一陣春風吹來,夾帶著一陣使人心醉的花香。啊!詩人的腳步正好趕上了春天的腳步,雙腳踏上了江南綠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隻有那蒼蒼的暮靄和滾滾的煙波……這時,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它將伴隨著詩人連夜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王安石一時興奮,隨口吟出了一首絕句: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他一路上反複吟誦著,思考著,總覺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夠貼切。後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春風又入江南岸”,咦,這象什麼話?不好!”他自言自語著,然後又改為“滿”字——“‘春風又滿江南岸’,唉,越改越不象話了!”他又拋棄了“滿”字,跑了十多裏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卻總是找不到一個妥貼的字眼。最後,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見的綠色的山、綠色的水、綠色的田野和草木……綠,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嗎?何不用一個“綠”字呢?於是詩人大聲吟誦道:
“‘春風又綠江南岸’——好一個‘綠’字!”
王安石到此才確定用“綠”字來取代“到”、“過”、“入”、“滿”等字眼。第二天,詩人回到鍾山的寓所,就立即把這首詩抄錄在自己的稿本上。詩的妙用
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位詩人走近他身邊,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一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後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麼呀?”那詩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看到她。”虛詞的妙用
北宋有個宰相名叫韓琦。有一次,他在相州修築了一座晝錦堂,請散文家歐陽修寫一篇文章。歐陽修答應了,不久寫成,並派人把稿子送去。韓琦讀了這篇文章,玩味不盡,讚歎不已!
過了兩天,韓琦又收到歐陽修派人送來的第二份稿子。還另外附了一張條子,上麵寫著8個字:“前有未足,可換此本。”韓琦把剛送來的稿子恭恭敬敬地拜讀了一遍,覺得跟兩天前的稿子毫無區別,一模一樣,感到大惑不解。於是,又把前後兩稿反複對照著朗讀,終於發現了微小的差別。原來初稿的開頭兩句是:“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二稿在“仕宦”和“富貴”兩個詞後麵各添了一個虛詞“而”字,其他地方則原封未動。
韓琦搖頭晃腦地吟誦著,品味著,猛然一掌擊在案幾上,連聲叫好!這篇文章的開頭兩句添上了虛詞“而”字,究竟好在哪裏?為什麼能博得韓琦如此的誇獎?原來,添上兩個“而”字,就變成了“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這一改,不但使歐陽修散文的那種委婉曲折、搖曳多姿的筆調充分地表現出來,而且把前後發展的過程也反映出來,意思更加突出,語氣也更為暢通了。曹子建七步成詩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兒子,他與曹丕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曹操有好幾個兒子,按照封建正統思想,曹操的君位應當傳給大兒子曹丕;可是有的大臣和謀士表示反對,主張立第二個兒子曹植為太子,理由是曹植有雄心壯誌,才能也比哥哥好。而支持曹丕的人勢力也很強,雙方各不相讓。最後,曹操作出決定,確立曹丕為太子,打算死後傳位給他。後來曹操死了,曹丕繼位,稱魏文帝。從此以後,曹植的處境一天比一天危險,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曹丕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常常想方設法迫害幾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