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機鑄造輝煌自己創造機會(1 / 3)

把握時機鑄造輝煌自己創造機會

“我們有可能通過這條路直接穿越嗎?”拿破侖問他身邊的工程師們。因為這些工程師曾被派去探尋能夠穿過險峻的阿爾卑斯山聖伯納山口的路。“也許有可能,”他們回答得很牽強,“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可能性的。”“那就前進吧。”瘦弱單薄的拿破侖堅定地說,他絲毫沒有覺察到工程師們言語之中的弦外之音:那個山口似乎是不可逾越的。

而與此同時,當拿破侖要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消息傳到英國人和奧地利人的耳朵裏時,他們隻是輕蔑地報以無聲的冷笑,畢竟那座神山從未有車輪碾過,是一片淨土,也不可能有車輪能夠從那裏碾過。更何況拿破侖還率領著7萬軍隊,載著成噸的炮彈、設備和物資,還拉著笨重的大炮呢!

然而,當一向認為勝利在望的奧地利人正洋洋得意之時,拿破侖的軍隊卻突然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中,這讓他們感到十分震驚,被困在熱那亞的馬塞納將軍也因此從饑餓的境地被解救出來。拿破侖並沒有像其他先行者那樣被不可逾越的高山嚇倒,他率領軍隊成功穿越了阿爾卑斯山。拿破侖成功了,他在世界戰爭曆史上創造了奇跡。

被人們認為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一旦被征服時,總會有人說,這個障礙在很久以前就能被征服;還會有人說,他們在征服這個障礙時遇到了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無法克服的困難,進而把在困難麵前畏縮不前的事實說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好讓自己從困難麵前大搖大擺地溜走。盡管許許多多的指揮官有精良的裝備,有必要的工具,有善於穿越崎嶇山路的士兵,但是他們卻缺乏拿破侖在困難麵前的堅韌勇氣。盡管那些困難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克服的,但是對於拿破侖來說,他隻能前進,他隻能自己創造機會並牢牢握住這個機會,才能夠更勝一籌。

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格蘭特將軍在新奧爾良不幸從馬上跌落,受了重傷。這時,他接到命令要求他去指揮查塔努加的戰役。當時,聯邦軍已被南方軍重重圍困,投降隻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到了晚上,敵軍在四周的群山中燃起無數篝火,在漆黑的夜空的映襯下猶如點點繁星。而對於格蘭特將軍來說,所有的補給與供應線都已經被切斷了,他隻能強忍著身體的疼痛斷然下令,揮師轉移,尋找新的戰場。

轉移戰場對於一支軍隊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格蘭特將軍拖著重傷的身體,坐在馬拉著的擔架上指揮著軍隊前進。它們沿著密西西比河北上,穿過俄亥俄河及其星羅棋布的支流,一路艱難跋涉,走過茫茫荒原,最後,格蘭特將軍終於在4名士兵的幫助下,率領軍隊到達了查塔努加。一個偉大的指揮官到了!他的到來立刻改變了整個戰場的局勢,他能夠扭轉戰局,而且也隻有他才能夠扭轉戰局。他的堅韌和毅力鼓舞了整個軍隊的士氣。敵人仍然在一步步地逼近,但是在格蘭特將軍的身體還沒有痊愈時,北方軍就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了周圍的所有陣地。

發生在這裏的一切是完全出自偶然,顯然是因為重傷的格蘭特將軍那不屈不撓的決心鼓舞和激勵了整個士氣,才扭轉了失敗的局麵。把握機會,成就偉業

意誌力、勇氣與決心是不是能夠改變一切呢?否則為什麼愷撒在發現自己的軍隊難以抵擋敵人進攻時,便拿起長矛,緊握盾牌,勇往直前,使得他的軍隊又迅速集結,最終大獲全勝?為什麼內伊在大大小小一百多場戰投中總能化險為夷,使戰局轉敗為勝呢?為什麼溫克爾裏德的胸前深深插入了數根長矛時,他依然傲然挺立,衝出一條血路,讓戰友們步步進攻,踏上勝利之路呢?為什麼佩裏能夠離開勞倫斯河,獨自搖槳前往尼亞加拉大瀑布,讓英國人的槍聲從此銷聲匿跡?為什麼賀雷修斯隻帶領2名士兵就讓9萬托斯卡納的軍隊驚慌失措,瑟瑟發抖,直到穿越台伯河的橋轟然倒塌?為什麼在聯邦軍不斷潰敗時,謝裏丹將軍趕到曼徹斯特,獨自一人策馬去往禦敵前線,從而力挽狂瀾?為什麼萊奧尼達斯能夠以寡敵眾,在溫泉關阻遏波斯的百萬大軍?為什麼謝爾曼將軍單槍匹馬衝上前線,向他的士兵們揮手致意,要求他們堅守堡壘和陣地時,戰士們立刻軍心大振,為他們偉大的指揮官謝爾曼將軍的到來奔走相告,並且真的保住了陣地?為什麼拿破侖在經年累月的戰鬥生涯中,從來在任何一場戰役中潰敗過,從未失過手?為什麼德米斯托克利能夠在希臘的海邊讓波斯的戰艦支離破碎,沉沒海底?為什麼威靈頓公爵曆經沙場卻從未潰敗過?

與此類似的千千萬萬個例子是無聲的曆史留給我們的,它告訴我們,有無數傑出的偉人們在別人猶豫不決、畏縮不前時,他們果斷地把握住了機會,成就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偉大業績。這些人能夠讓整個世界為之喝彩的就是他們做事能夠當機立斷、雷厲風行,並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當然拿破侖隻有一個,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年輕人所麵臨的困難與挫折,絕沒有這位偉大的科西嘉小個子所跨越的阿爾卑斯山更高、更險。

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看似普通的機會,讓它變得非同尋常,不要癡癡地等待非同尋常的機會叩響你的心扉。1838年9月6日清晨,在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蘭斯頓燈塔裏,一位年輕女子被一陣尖銳恐懼的呼叫聲從夢中驚醒。此時的天氣狀況極差,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海浪怒吼翻滾,其間呼嘯的風聲、咆哮的海浪聲,夾雜著一陣陣淒厲的呼叫聲不絕於耳畔。她通過望遠鏡看到了9個弱小的身影,他們乘坐的船隻失事了,船頭懸掛在半英裏之外的岩石上,而求生的欲望卻使他們正在掙紮著抓住海浪中漂浮的木板。

看到此情此景,燈塔的看守人——年輕女子的父親威廉姆·達琳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我們幫不了他們。”“不,會有辦法的,好好想一想,我們一定會有辦法的。我們必須救他們。”女兒含淚哀求著父母。“好吧,”父親終於被女兒的真情打動了,“就依你的要求去試一試吧,格雷恩。但是我知道這與我的判斷背道而馳,是有悖常理的。”

接著,一葉小舟衝向洶湧澎湃的大海,像狂風中飄零的羽毛一樣漂浮不定。它穿過疾風驟雨,鑽過驚濤駭浪,駛向失事的船隻。那些船員的呼叫聲喚起了這位孱弱女子的勇氣和力量,她和父親一道,奮力地劃著槳在暴風雨中穿行。最終,9個船員得救了,他們安全回到了船上。

看著這位女英雄,一個船員不禁脫口稱讚道:“親愛的姑娘,沒想到你如此單薄的身軀卻在驚濤駭浪中救了這麼多人。願上帝保佑你!”她的英雄氣概讓高貴的君王都自愧不如,她的所作所為讓全英國的人都感到無比榮耀。

紀實小說家喬治·埃格爾斯頓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西格諾·法列羅要在府邸舉行一個盛大的宴會,並邀請了許多尊貴的客人。就在宴會開始前夕,負責餐桌布置的點心製作人員派人來說,那件大型甜點飾品是他設計擺放在桌子上的,現在不小心被弄壞了,不知如何修複。聽到這個壞消息,管家一時急得不知所措。”

“如果您能給我一個機會,我想我能彌補這個過失,並且讓您滿意。”這時一個孩子拉拉管家的衣襟怯生生地說。“你?”管家驚訝地喊出聲。因為這個孩子是西格諾府邸廚房裏幹粗活的一個仆役。“你是什麼人,竟敢在這裏說大話?”“我是雕塑家皮薩諾的孫子安東尼奧·卡諾瓦”。這個臉色蒼白的孩子大聲地回答道。

此情此景,管家有些將信將疑地問:“你真的能做嗎,小家夥?”“如果您能允許我試一試,我可以造一件大型甜點飾品擺放在餐桌中央,並讓尊貴的客人們稱讚它。”此時,孩子鎮定地說。看著慌得手足無措的仆人們,管家隻得答應安東尼奧的請求,允許他去試一試,他則站在一旁注視著這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這個廚房的小幫工很快端來了一些黃油。一會兒工夫,一隻蹲著的黃油巨獅造好了。眼前的這一幕讓管家喜出望外,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連忙派人把這個黃油巨獅擺到餐桌的中央。

宴會開始了,客人們陸陸續續地來到餐廳,這些客人當中,有高貴的王子、公主,有傲慢的王公貴族們,有威尼斯最著名的實業家,還有眼光敏銳挑剔的藝術評論家。當他們一眼望見餐桌中央蹲著的黃油巨獅時,都不禁交口稱讚,並認為是一件天才的作品。他們的目光不忍從獅子身上移開,甚至將自己來此的真正目的拋到了角隅裏,結果整個宴會變成了黃油獅子的鑒賞會。客人們在獅子麵前情不自禁地細細欣賞著,還不斷地問西格諾·法列羅,究竟是哪一位天才的藝術家竟然肯將自己的雕塑技藝浪費在這樣一種很快就會溶化的黃油上。法列羅也被弄得一頭霧水,他當即叫來管家問了個究竟,於是,這個廚房的幫工小安東尼奧被管家帶到了客人們的麵前。

當這些尊貴的客人們得知,麵前這個美侖美奐的黃油獅子竟然是一個孩子倉促間所做的作品時,不禁為之震驚,整個宴會立刻變成了對小安東尼奧的讚美會。富有的主人在興奮之餘當眾宣布,為了讓小安東尼奧的天賦充分地發揮出來,他願出資為這個天資過人的男孩請最好的老師,將他培養成為真正的雕塑家。

西格諾·法列羅果然信守了自己的諾言,但是寵幸並沒衝昏安東尼奧的頭腦,他依舊純樸、熱忱而又誠實,他孜孜不倦地刻苦努力著,希望自己成為皮薩諾門下一名優秀的雕塑家。也許沒有人知道安東尼奧是如何充分利用第一次機會,盡量展示自己的才華,但是著名雕塑家卡諾瓦的大名卻盡人皆知。強者創造機會,而弱者卻等待機會

強者創造機會,而弱者卻等待機會。

“等待機會的人不是聰明的人,而尋找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於他的奴仆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最優秀的人。”夏賓說。

在你的一生中,你隻有不到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性獲得特殊機會。然而機會卻常常出現在你麵前,你可以抓住它,把握它,將它變為有利的條件,因此你需要的是付諸於行動。

借口說沒有機會的人都是懦弱和猶豫不決的人。他們總是高喊:機會!請給我機會!其實,機會充滿了每個人的生活。每一次考試是你生命中的一次機會;學校裏的每一堂課是一次機會;每一個病人對於醫生來說都是一個機會;每一次商業買賣是一次機會,是一次展示你的優雅與與禮貌、果斷與勇氣的機會,是一次表現你誠實品質的機會,也是一次交朋友的好機會;每一篇發表在報紙上的報道是一次機會;每一次對你自信心的考驗是一次機會;每一個客戶是一個機會;每一次布道也是一次機會。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是你奮鬥進取的特權,它是上帝賜予你的,你要利用這個機會,充分地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並矢誌不渝地追求成功,那麼這個機會所能給予你的東西要遠遠大於它本身。弗萊德·道格拉斯是一個連身體都不屬於自己的奴隸,他尚且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位傑出的作家、演說家、政治家。那麼,當今與道格拉斯相比有無數機會的年輕人,是否應該有更好的表現呢?

勤勞的人永遠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著、努力著,而懶惰的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機會、沒有時間。睿智的人能夠從瑣碎的小事中尋找機會,而粗心大意的人卻輕而易舉地讓機會從眼前溜走了。許多人一生都在尋找機會,他們像勤勞的蜜蜂一樣,從每一朵花中汲取瓊漿。聰明人會在他們遇到的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天生活的場景中尋找機會,他們會將一些有用的知識添加入他們的知識寶庫裏,給他們的個人能力注入新的能量。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與幸運之神牽手,但是如果幸運之神發現這個人對她的到來毫無準備時,她就會從正門進來,然後消失在窗欞間。”這是一句給人深刻教育的古老格言。

美國人尼裏斯·範德比爾特是運輸業巨頭,著名企業家,他看到了汽船行業的發展前景,並認定自己在汽船航海方麵能夠有所成就。因此他放棄了原本已經蒸蒸日上的事業,到當時最早的一艘汽船上當船長,而年薪僅為1000美元。他的這一決定讓家人和朋友為之震驚。當時,利文斯敦和富爾頓已經取得了汽船在紐約水麵上航行的專有權,但是,範德比爾特卻認為,這項法令有悖於美國憲法的精神。在他的一再要求下,這項法令最終被取消了,此後不久,他擁有了一艘屬於自己的汽船。

在當時,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大筆錢補貼往來於歐洲的郵件業務,而範德比爾特卻提出他願意免費投遞郵件並承諾更好的服務。他的這一要求很快就被接受了。靠著這種方式,一個龐大的客運與貨運體係初步建成了。當這項事業逐步完善後,他又預見到,鐵路運輸將在美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大有發展前景。於是,他又積極地投身到鐵路事業中去,為後來建立四通八達的範德比爾特鐵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十九人大篷車隊”的成員、年輕的菲利普·阿穆爾將自己的全部家當搬上了一輛牧場大篷車,由一匹騾子拉著,毅然地跟隨車隊穿越“美國大沙漠”。辛勤工作的他將礦上定時發放的所有薪水一點點地積攢起來。這些積蓄是他日後獨立開創事業的基礎。6年後,這筆錢被他用來在威斯康星的密爾沃基經營糧食與商品批發。前後9年時間,他將50萬美元裝進了口袋。

格蘭特將軍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傑出領袖,當他命令軍隊打到裏士滿去時,菲利普·阿穆爾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寶貴的機會。1864年的一個清晨,他敲開了合夥人普蘭克頓的門,並且對他說:“我要坐下一班火車去紐約,傾銷我們手中所有的豬肉。因為叛軍的喉嚨已經被格蘭特和謝爾曼的軍隊扼住了,戰爭很快會以勝利而告終,那時豬肉會跌至每桶12美元。”此時他看準機會到來了,就果斷地做出決定。

到達紐約以後,他在市場上以50美元一桶的價格大量拋售豬肉,人們都爭相前去購買。華爾街上精明的投機商們都嘲笑這個西部年輕人的瘋狂舉動。他們勸告阿穆爾說,戰爭還遠遠沒有接近尾聲,豬肉價格還會一直攀升。對於他們的勸告,阿穆爾不屑一顧,照舊拋售豬肉。格蘭特的軍隊勇往直前,而南方軍則無回天之力,隻能節節敗退,不久,裏士滿失陷了。不出阿穆爾所料,豬肉的價格猛跌到了每桶12美元,而把握住機會的阿穆爾先生卻將200萬美元裝進了口袋。

在石油行業抓住了機遇的約翰·洛克菲勒注意到,這個國家的人口眾多,但用電燈的人卻極少。這兒的石油儲量非常豐富,其產量低、使用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石油冶煉加工的方法太原始,而這個技術落後的缺口正好給他提供了極好的機會。他不僅善於發現機會的所在,更善於利用機會創造成功。

首先,洛克菲勒去找曾經與他一個機械廠共同工作過的維修工塞繆爾·安德魯作為合夥人。直到1870年,他利用合夥人發明的冶煉加工石油的新工藝開始冶煉他們的第一桶石油。由於他們冶煉出來的石油質量好,因此生意越來越興隆,後來,他又吸收弗萊格勒作為合夥人共同發展他們的事業。

然而,好景不長,安德魯對現狀不滿,希望從這個團體中退出。“你想要什麼補償?”洛克菲勒問道。安德魯隨意地將“100萬美元”這幾個字寫在一張紙上。不到一天時間,安德魯就從洛克菲勒手中拿到了這筆錢。臨別時,洛克菲勒對安德魯說:“你沒有要1000萬美元,而隻要了100萬美元,這個要價真的不高。”

在此後20年間,這個僅以1000美元起家的小冶煉廠以滾雪球的速度迅速成長為石油行業的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它的股票價格升至每一股170美元,總資產達到了9000萬美元,而公司的市場價值則超過了15000萬美元。抓住時機,才能成功

一個人的競爭能力如何,往往就看其是否善於抓住迎麵而來的機會。善抓時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奪得事業成功的必個可少的因素。能否抓住這樣的時機,不但是時間管理成敗的關鍵,也是一個人一生事業成敗的關鍵。沒有機會,縱然才華橫溢的人,也未必能夠登上成功之巔: 因失掉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而遺憾終生的也大有人在。善於抓住時機,是偉大人物成功的奧秘,學會抓住時機,是自我訓練的精華所在。那麼,怎樣抓住時機呢?

首先要認識時機。

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時機問題,運動場上,抓住時機,則金牌垂胸;疆場對陣,抓住時機。則贏得戰機;科壇奪魁,抓仆時機,則獨占機會鼇頭。國際知名管理學家哈洛爾德·康茨和西裏爾·奧登納爾在其頗有影響的著作《管理學精華》中特別強調要“認識機會”,並指出:“認識機會是規劃的真心出發點”。隻有認清機會,才能“建立起現實主義的目標”、提出可行性方案, 人才是時代的產兒,但是在同一時代、同樣條件下,不同的人發揮的作用有時會有天壤之別,除了其他條件之外,關鍵在於能否認清時代,抓住機會。隻有當人們不失時機地認識和利用這種曆史條件,才能取得成果。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認識時機,學會抓住時機,是現實生活提出的重大命題,也是走向成功應該研究的重要課題。

其次要看準時機。

看準時機,掌握好審時度勢的藝術,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①要有敏銳的觀察力。

時機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有時甚至在人們意料之外出現。如果不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那就不可能有幸看準時機,並且抓住它。在希臘神話中,幸運女神福耳圖娜的形象是一位站在車輪上的少女,蒙著雙眼。這意味著她雖盲目,卻不是隱形的;一個人如果肯銳意進取,留心觀察,他就一定能看準“幸運”。

②要提高自己的預見能力。

掌握好審時度勢的藝術,最基本的方麵是要看準事物將會向何處發展,須知未來並不是一本合上了的書。大多數將要發生的事都是由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所決定的,緊緊抓住現在這個時機,采取行動,就會減少將來的麻煩,或在將來能得到好處。

③提高洞察力。

科學的洞察力,就是俗話所說的“一眼看穿”的能力,它表現在能迅速地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對一些表麵上似乎不同的事物,能迅速地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或彼此之間的聯係。洞察力的高低與審時度勢的能力成正比。在事物未萌發時便能科學地預見其出現,是一等洞察力;在事物萌芽狀態時能正確地認識它的性質與意義,預見它發展的趨勢,是二等洞察力;事物成長起來以後才能認識它,屬於三等洞察力。很明顯,卓越的洞察力是審時度勢、看準時機的關鍵。

④要有自製力。

看準時機的要害是一個“準”字,過遲的行動固然會貽誤時機,過早的行動則往往是欲速則不達。審時度勢時犯有“急性病”和“慢性病”,都會影響看準時機,我們既不能犯“急性病”,也不能犯“慢性病”,不能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掌握“準”字沒有靈丹妙藥,它是一種智慧與自製力的結合體。另外,也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問題的。我們的每時每刻都是與所有的人共享的,每個人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因此,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對看準時機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尋找時機。

一般說來,風險和時機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風險小,許多人都會努力追求這種機會;如果風險大,許多人就會望而卻步,甚至連敢想都不敢想,少數敢冒風險者往往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好時機。因此也可以說,時機就是對人們所承擔的風險的相應補償。要想贏得時機,就必須對時機與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從實際出發,迎著困難上,敢於擔風險。隻有“著重於機會,而不著重於困難”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機會,取得最大的成功,如果一個人在幹一種事業前,隻著眼於易於成功,而不是著眼於接受挑戰,那麼,他即使能夠成功,其成功也相當有限。當然,幹有風險的工作,有艱辛,又有不確定性,但隻有信心實足,具備冒險精神的人,才能把機會化為成果。

人的一生,總是有幾個大的轉機的。大的轉機,必有大的變化。沒有大變化,也就沒有大的發展。而要有大發展,就要善於抓住時機。哲學家培根說過:“造成一個人幸運的,恰是他自己”。

第四要把握時機。

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次偶然的機會,導致了偉大而深刻的發現,使科學家因此成名;一個突如其來的機會,使有的人大展才華,於是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從而名垂青史; 甚至一次意外的事變,竟影響了一個人的整個生涯,對他的發展起著轉機作用……凡此種種,在實際生活中都是常有的。

那麼,應該怎樣認識和把握機會呢?

經過個人的努力,時機是可以把握的。

“弱者等候機會,而強者創造它們”。時機雖受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但不管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經過個人的努力,時機是可以把握的。美國有位學者曾通過對奧林匹克運動員、總經理、宇航員、政府首腦以及其他獲得成功者的多年探訪,逐漸認識到成功者絕非因為特殊環境、高智商、良好教育或異常天賦的結果,同樣也不是一時走運,而是由於他們對自己的作為負責;認識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標;迎接挑戰,適應生活。他把這三點稱之為“成功者的優勢度,是成功者與普通人之間存在著的一種微妙的差別。有的人天賦甚高,卻侍才以傲而短於行動,喪失了不知多少成就事業的良緣。有的人在一時走運、初建成果後,便陶醉於快樂而忘記自己麵臨更多的機會,難成大器。惟有那些創造奇跡之後,忘記快樂的人,仍清醒地麵對和選擇無限的可能性,因之,終成偉業。而所有這些,無不是為生活態度所決定的。

一個人的才能越大,生活中的機會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