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勵誌篇——挑戰一切困境與壓力(7)(1 / 3)

二戰中,盟軍勝利登陸諾曼底之後,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發表了講話:“我們已經勝利登陸,德軍被打敗,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向大家表示感謝和祝賀。”可是當時誰也不知道,在登陸之前,除了這份講話稿之外,艾森豪威爾還準備了一份截然相反的講話稿,那其實是一份失敗的演講稿。失敗演講稿是這樣的:“我很悲傷地宣布,我們登陸失敗,這完全是我個人決策和指揮的失誤,我願意承擔全部責任,並向所有人道歉。”

我曾經采訪過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10年拚搏擁有了8000萬的資產,他有過無數次利用智慧取得成功的經曆。講到驚心處,他常會停頓,強調其實自己每次行動前都會作一個詳細的失敗計劃。這讓我十分驚訝,而他向我講述了這樣做的理由。在事前假設失敗,可以讓狂熱的心靈冷卻,站在失敗者的角度思維,必然會考慮到成功計劃裏關注不到的因素,另外,作過失敗計劃的人,最終麵對失敗時,就不會驚慌失措,無以應付,準備得悠然,心態就會坦然。

太多的悲劇大都因為把成功當做惟一的目標,其實,失敗計劃裏深藏著求勝意願、成功契機、超然心緒。

競爭是一種成與敗的不規則遊戲,在遊戲中一定要時刻保持審視、思考的狀態,退一步或許能為日後成功贏得先機,是主要的是,你贏得了選擇勝利的機會。

跳動的水,跳動的生活

文/馮有才

這是大學生涯的最後一節哲學課,也是這些天之驕子即將告別校園生活、走向社會的最後一課,甚至還是老教授退出教壇生涯、正式離休的最後一課。為了能再多教這群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一些做人的道理,依照往屆教學經曆,老教授問了大家一個很老的問題——怎樣才能讓水跳動起來?

聽完老教授的提問,教室裏一片爭論。不久,就有學生陸續地站了起來,將老教授的問題作了認真地問答——把水加熱至100攝氏度,讓水沸騰起來,於是水也便會跳動起來了。

聽到這個答案,老教授滿意地點了點頭。學生的問答在他的意料之中。也隻有這樣的問答,才能讓他的話有了下文。

“那麼,為什麼要把水加熱至100攝氏度呢?”他又問大家。

“因為水隻有在100攝氏度的情況下才能沸騰!”底下有學生小聲嚷嚷著。

聽到這兒,教授又補充了一句:“80度不行嗎?70度呢?”

聽到教授這麼一問,大家啞住了。

看到這一情景。教授深深地歎息了一聲,說道:“其實,不是80度不行,而是因為你們沒有給水加壓,試想一下,如果把水放在有一定海拔高度的高山上煮,或者,是放在一個壓力鍋裏加熱,那麼,它的沸騰還需要100度嗎?不需要!也許,隻要80度甚至是更低的溫度,水也照樣能沸騰起來!跳動起來!”

說到這兒,教授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有時候,明明是一件自己很難做到的事,但當在你的雙肩加上壓力後,那麼,即使再難,在壓力的作用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也都會變得觸手可摘了。把壓力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即使是生活再難,道路再險,也終是可以抵達成功彼岸的!”

生活中充滿壓力,但這些壓力可以能轉換為動力,推動我們勇往直前,走向成功。但不要給自己施加無謂的壓力,那樣隻會使簡單的生活變得複雜、無味。聽到這兒,教室裏一片沉寂。

這時,有學生站起來,反駁道:“要讓水跳動起來,為什麼非要加熱沸騰呢?更不必那麼麻煩地給它加壓了。其實,把它端起來,用力地搖一搖,那麼,水不就可以輕易地跳動起來了嗎?有時候,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才是給自己生活最無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