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老師覺得在他內心中,故鄉就是美麗的天堂,也是扶持他前行的最大的依靠和人脈。那就是村裏的老一輩領導,也包括當時的“四清”工作隊。因為在“四清”工作隊進村前,他唯一安身立命的房,已被他臥病在床的父親賣掉了。但在“四清”期間,村裏的紅磚廠廠長(就是買他那間房的人)因為貪汙必須退賠,他將那間房同樣退了出來。村裏的領導和“四清”工作隊,從扶持孤兒成長出發,將這間房派給了他。老師大概是因為得了這間房,有了立身之地而變得激情勃發,從而老師的獨創精神倍加激增。他為村裏的文藝宣傳隊創編了不少節目在市、縣演出。因此,老師不久就調進了玉市人民武裝部編寫組,以後又調進學校當教師。然後,又調進了行署教育局任教育學會秘書。可說是升遷之後還有升遷。對這些盧霞頗有所聞。
不過,盧霞一直在琢磨,這所謂的“故鄉天堂”,自然應包括對鄉土的人文感受。老師的故鄉不僅土地肥美,也是魚米水果之鄉。故鄉的人和故鄉的風物,留給老師太深的印象了。比如說,村裏的文藝宣傳隊,不少人就是老師兒時的夥伴(其中,自然也有耳鬢廝磨的孤兒夥伴)。這個文藝宣傳隊每一次到外地演出,出發的隊伍就是長長的一列自行車載人車隊。因為,那時到外地演出還不可能坐上汽車,每個人都得騎自行車。當然,玉市也有一個別稱,叫做“自行車王國”。另外,所謂載人的車隊,就是整個一列自行車隊伍,每一輛車都載著人,不管是蹬車的還是坐在車後架的,誰都是穿著演出服,並且每個人的肩上,不是扛著鑼鼓鈸,就是扛著大刀長矛等演出道具。但是,每個人都是有說有笑,可以說那是很快樂很幸福的一群姑娘小夥。老師對於那些日子實在太難忘了。那是對活力四射的青春年華的回憶。
那一年,正遇上中蘇邊境在珍寶島發生衝突,國家號召全國各地要支援珍寶島。老師就根據抗日期間,在村活躍的大刀隊的事跡,編了表演劇《紅心寄給珍寶島》。後來這個表演劇,成了宣傳隊的傳統保留節目,宣傳隊一直從鄉、鎮(縣)演到地區一級,後來還參加了整個地區的文藝彙演。
還有,老師的故鄉是一個美麗的江河環抱的村莊。在縣城很多人隻知道這個村莊是個果鄉,有柑果、有橙果,也有蕃桃。誰要是站在縣城的北門,或者天心路的北端就能看到雲蒸霞蔚的果園。但解放初就出了一件大事,本村有一婦女,在果圳邊兩尺八深的鬆土裏種蘿卜,她竟然培育出了大蘿卜。這些蘿卜普遍都有十斤左右,最大一個蘿卜竟然是三十多斤的大蘿卜。因此,她不但獲得了當年的縣勞模,還得到縣政府獎勵了一匹高大的大白馬。
如今人們還特別記得,勞模頒獎的那一天。這位婦女胸前戴著大紅花,後麵有兩個大漢,抬著那個拖著長長蘿卜纓子的大蘿卜,燒著鞭炮遊街的自豪樣子。這位婦女就這樣改變了縣城裏的人,認為果鄉隻產果的老觀念。這是在農耕時代,對江村的一大貢獻。這個果鄉,除了水果還給縣城供應蔬菜。
由此,城裏人常常遠眺江村形勝。因為江村有一位全省聞名的田園詩人(如今則是全自治區聞名的田園詩人),這位詩人是這樣描寫村裏形勝的:“
釃江古渡得村名,後枕青山麵向城。□境瀠洄雙澗合,飛虹蜿蜒兩橋橫。百年鬆樹參天秀,六月荷花繞舍清。幾座樓台深竹裏,咿唔常有讀書聲。”
這位詩人的詩集,如今是珍藏在桂林圖書館的《釃江詩草》(上、下卷合訂本)。因為這首詩是從詩集影印本來,所以詩中有些字字跡不清,故暫以□代替待後再補上的字。其實,這詩集還有不少描寫江村形勝的好詩。
當然,這所謂故鄉天堂,也有沐浴黨恩的感覺。這是扶持一個孤兒成長的最大人脈,也是貫串老師這個長篇始終的重要人物。可惜這些老同誌已經離世。這些老同誌的事跡,會在以後情節發展中以精彩的篇幅予以介紹。
盧霞覺得人們一般隻歎息青春逝去。對於老一輩的離世,不說是漠視也是尊重不夠。至於,一般老人的壽終正寢則更認為是自然規律,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老師在本文開頭之所以說,人不會知道自己是如何死去,那也是在鞭撻自己中警醒。因為老一輩已不是社會中的主流人群,因此最可悲就是覺得所有與老一輩,有關的事似乎都可以擱一擱。可事情隻要一擱下來,在稍不留神之間,一代人的事就像被大風吹走了一樣,要找再也找不到影蹤了。由此,盧霞覺得就這麼老去了的一代人的問題,有些人人為擱下就似乎已得到了解決,那是人間極可悲的解決。不過,就這樣如此而已,有時想想就覺得害怕,好像是大風一陣刮過來,那就什麼事都已是與之無關了。
因此,老師摘錄了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赫爾曼?黑塞所說的那段名言。死神就站在生命的終點。你年複一年地作出犧牲,並且最後有所放棄。這似乎已很明確。是的,老一輩已經這樣做了。如今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精神照著這樣去做。至於,赫爾曼?黑塞在最後又說,一味地沉溺於此,就太可悲了。這話盧霞還不甚理解。她大致是這樣想,為何說人不會知道自己是如何死去。這話就是提醒大家,但要實現赫爾曼?黑塞所說的犧牲和最後有所放棄的目標,是得有預留時間的。絕不能是以三言兩語勿勿忙忙交給後一輩人就以為足夠了。這或許就是老師本人之所以要留下“天堂回憶”那些文字的緣故。當然,老師天堂的回憶,不僅僅限於自己的故鄉一個地方。這就更顯得老師的書稿的寶貴。當然,書稿的遺失的事,還沒有傳出去。
是的,的確不能太過天真太沉溺於自己的豁達和那種不負責任了。
三
這還得說說“天堂的回憶”那稿件遺失之後的事。這事也並非先有預兆,所以有些事就是不能預料。比如說,誰未意識到老師住進醫院以後,他那台陪伴自己度過寫作時光的電腦,在他離家後就癱瘓了,並且不僅是電腦機件受損,包括硬盤內的文件已全部毀壞,甚至找高端電腦公司也無法恢複。
這事劉胡明和盧霞都認為盡管一切事件的始作俑者是電腦病毒。因為,他們自從打印了老師的書稿,自己的電腦內存也全毀壞了。這意味著老師的寫作將告付諸東流。至此,劉胡明和盧霞都明白,老師的打印稿在路上遺失後,唯一保存下來的“天堂的回憶”的原稿,就是已寄出去的稿件。因此,他們也知道下一步,首先必須在遺失的路上尋找。然後看用什麼辦法與“非虛構寫作”評審辦公室聯係。他們感歎不要再發生“遺失了的天堂回憶的再遺失”那種事了。並且決定若在遺失的路上無法找到,要恢複原稿唯一隻有寄托於向“非虛構寫作”評審單位提出要求,然後才決定需不需要上北京。
當時,老師尚不曉得學生在尋找遺失稿件無果時,甚至最後得向北京索回寄出的稿件。當然,即使這樣他的學生也不敢直接索取,而是向負責人打聽有否舉辦“非虛構寫作”的講座之類,並表示可以自費參加。其實,他們是想借此找一個機會,可以用掃描的辦法恢複原文。後來他們的聯係是碰了釘。他們打聽到負責人是一位女同誌,就極盡能事套近乎稱對方為先生,以及要求這要求那。好像對方總感覺到要求的一方不正常,而不予以理睬。
盧霞與她的先生向北京方麵要求未得答複時,為了及時找回遺失的稿件,他們采取以20元一頁去收購已散失的稿件。可他們打印給老師的那份稿,是考慮到老師在病榻上看稿,字體得放大些。他們也考慮到老師有嚴重的老年白內障。老師在電腦寫作時,是以電腦顯示200%的顯示比例在屏幕上放大字體。為此,他們就得以200%的顯示比例來打印。因此,他們的收購是不顧成本的收購。其實,收購的頁數多不僅是成本高。他們要將散失的稿件收上來,已是實屬不易。因為收購價格越高,冒牌的打印稿就越多,你也分不清真假,並且能收上來的稿件,不齊全也不連貫,實在是太難了!
後來,他們從別人的口中聽到有關的笑談。有人將上述事說成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演化成了“一千零一次拷貝”。他們不明白“一千零一夜”是指什麼意思?難道那份打印稿有10001頁?他們記得原寄出的那份稿還不到400頁,沒有01的頁碼。怎麼變成10001頁?他們實在弄不懂!
四
盧霞與她的先生,弄不懂“一千零一夜”是指什麼意思倒不打緊。但采取以20元一頁的價格收購散失的稿件,卻意外惹出了一個大大的麻煩。
盧霞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有一天,有一位美麗的女子來醫院“拜訪”她的老師來了。她所以要說那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因為這位女子,不僅是有著還算姣好的麵容。這位女子的穿戴還很時尚。另外,這位女子除了麵容清秀,還戴著一身珠光寶氣的首飾。一看這一身珠光寶氣,老師就知道來者不善。
她進來之後,還沒作自我介紹,就劈頭蓋腦就對著老師大聲嚷,哎喲,你這老家夥!自以為是知名老作家嗎?竟敢以20元一頁的高價去收購遺失的稿件?你以為,有錢就可以用金錢來粉飾自己嗎?你到底懂不懂羞恥?
老師一聽什麼以20元一頁去的價格收購遺失的稿件,就知道自己的學生在千方百計尋找遺失的稿件。但他不急於應答,而是在緊瞅著這位女子。他想看看這女子還要耍什麼把戲。可就此時,一個孩子的哭聲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