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一般的批評,隻是指出對方的“錯誤”,但卻並不指明對方應如何去糾正,因此收不到積極的效果。正確的方法是,在批評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對方改正錯誤。如此一來,被批評者也會更加認識到你批評得很有道理,並心悅誠服。
3.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讓批評者站在被批評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被批評者著想,假如我是他,我對自己的過失是否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甚至會主動檢討而不希望被人嚴厲斥責?通過換位思考來把握批評的程度和分寸。
4.批評口氣要盡量委婉
被質問會讓人產生一種不信任感,會把對方逼到敵對、自衛的死角。被訓斥會讓人感覺低人一等,會使對方感到壓抑、反感。而如果批評時的口氣溫和、委婉,則會使對方在心理上產生內疚感,從而愉快地接受批評。批評時,態度要誠懇,語氣要溫和。得體的語調、表情或其他的身體語言,可以避免彼此意見溝通時的敵意。
5.先給“甜頭”,再給“苦頭”
讚美既可以使人謙虛,又可以建立友善的氣氛。在即將批評糾正他人的過錯時,應先提及他人的優點,猶如刮臉時先塗點肥皂一樣,可以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消除刺激和敵意,使對方更容易接受。在肯定和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讚美其優點的基礎上,再提出你的批評意見。如果在批評他人時先謙虛地承認自己的不是,然後再指出別人的錯誤,或者在批評之後再指出被批評者的優點,這樣就會更容易讓人接受了。
6.讓被批評的人理解你的難處
也許你有求於人,但對方可能了解不到你的難處,這時如果你能用智慧來應對對方的懈怠,用巧妙的批評來表明你的立場,難題便會迎刃而解。
莊周一生過著清貧的隱居生活,年輕時尤為貧困。一天,莊周的家裏又揭不開鍋了,無奈之下,他隻得去監河侯那裏借糧食,而監河侯卻借口要“進城收租”來敷衍。莊周就說:“昨天,我在離家來你這裏的路上,發現一條快要幹死的小魚向我要水喝。我對它說:‘你等著,我去見越國和吳國的大王,請他們想辦法把西江的水引來迎接你回東海。’小魚聽後生氣地說:‘我隻要一小桶水就能活下去。如果照你的計劃,等到西江水引來時,就隻能到賣幹魚的貨攤上去找我了。’”聽到這裏,監河侯羞得滿臉通紅,於是便把糧食借給了莊周。
7.就事論事,不要否定別人的將來
“你是怎麼做事的?!”這樣的話會刺傷對方,應該就事論事,不能不著邊際地亂批評,最好拿具體的錯誤來批評。此外,千萬不要否定別人的將來,不能說“你這人以後不會有多大出息”這樣的話。
8.切忌傷人自尊心
宋朝時有個官員叫張詠,他聽說寇準當上了宰相後,感慨寇準是個奇才,隻可惜學術方麵欠缺一些。因此,他很想找個機會勸勸寇準多讀些書。恰巧不久後,兩個人遇見了,寇準問張詠:“先生有什麼要教導我的嗎?”張詠對此早已有所考慮,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霍光傳》不可不讀。”當時,寇準不明白張詠的用意,直到後來他翻看《漢書?霍光傳》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張詠是勸他要多讀書啊!
人際交往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與你意見相悖的人的某些做法,如果實在看不下去選擇批評指導時,也請注意找到一個恰當的方式。因為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改過自新,在錯誤中吸取教訓,而不是為了給別人製造難堪或發泄自己的怨氣。
克製自己,不要當麵指責他人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句六月寒。做人正直固然好,但是最好內方外圓。因為,與人交往時,口無遮攔的人往往會無意間傷害到對方,尤其是在別人犯了錯誤之後,不管旁邊有多少人,就對其當麵指責,這樣會讓對方下不來台。要知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許你的指責真的是為他好,但是你的無心之失卻使他在眾人麵前失去了長期苦心經營所樹立的形象,畢竟常人的度量是有限的,對方很可能會因此記恨你。
韓信喜歡在集市上身佩長劍,一位少年看到了就張口當麵侮辱韓信,他說:“你常身佩長劍,但你敢殺人嗎?如果你能殺人,可以把我殺了;如果你不能殺我,那麼,就請你從我的兩腿之間鑽過去。”韓信於是彎著身體,從那位少年的兩腿之間鑽了過去。這就是“胯下之辱”的由來。後來,漢高祖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將曾經侮辱過自己的那個少年叫到跟前,對他說:“你過去曾經侮辱我,現在還敢問我當年的問題嗎?”那位少年嚇得跪倒在地,求韓信饒命。韓信赦免了他的罪過,還封了他一個小官做。
韓信算是很有氣量的大將軍了,尚且把落魄時一個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的挑釁侮辱記在心頭長達數年,功成名就後還要把當年失去的麵子找回來。平常人更會在遭到指責和羞辱後伺機行事,以挽回自己曾經“掃地”的顏麵。所以,做人不可棱角太分明,尤其是原本就棱角分明的年輕人,本來就不諳世事,說話辦事還不夠老成,比較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得罪人。因此,年輕人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要讓自己有無心之失,盡量不要當麵指責他人,即使你正直,即使你誠懇。換一種顧及他人麵子的方式,效果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