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擁有好口才,玩轉繁雜的職場(2)(1 / 3)

坦率也是需要區分人和事的,不講原則的坦率是從來不存在的。什麼話應該說,什麼話不應該說,自己心裏一定要有個譜。即使你新買了一棟別墅或者利用假期到歐洲旅遊了,這些也都沒有必要在辦公室裏炫耀。並不是所有的快樂都是越多人分享就越好。被別人妒忌的滋味並不好受,而且這樣還容易招人暗算。不管是露富抑或是哭窮,在辦公室這個特殊的環境裏看起來都是非常做作的。與其招人厭煩,還不如知趣一些,不該說的話千萬別多說。

避免招人煩的說話方式和習慣

在和同事談話的時候,有些方式和習慣是不適當的,很容易導致“萬人煩”,這些毛病應該努力克服並主動改正。例如下麵的這幾種說話方式:

1.喋喋不休,獨占談話時間

很多人在跟同事說話的時候,總是把自己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始終是他一人在唱主角,喋喋不休地表現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經曆。這不僅無法表現出你的交際口才,相反會惹人厭煩。交談的時候適宜談論有共同語言的話題,要長話短說,並留心觀察其他人的反應,使大家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談話氣氛的融洽可以讓大家都有一份愉悅的心情。就像亞曆山大?湯姆曾經說過的一樣:“我們進行談話如同是一次宴會,不能吃到很飽才肯離席。”

2.尖酸刻薄,喜歡和人抬杠

在言談交際中有時候難免會跟同事發生一些爭執,但是善意、友好的辯論能夠更好地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可以調動談話雙方的情緒,起到調節氣氛的效果。精彩的演講或辯論往往會蕩氣回腸,令人齊聲喝彩。相反,刁鑽刻薄、不留餘地的論辯隻會傷害別人,從而導致對方心情不快,慢慢地就會對你敬而遠之了。尖刻極易樹立起敵對麵,你要仔細考慮一下,假如在談話中已經陷入了四麵楚歌、又被群起攻之的僵局裏,這時的處境便可以想象了。

3.逢人訴苦,散播悲觀情緒

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之中,都會遭遇這樣那樣的挫折和痛苦,但是每個人在麵對困境時應對的方式又各不相同,有人會迎難而上,有人則知難而返,有的人在別人麵前傾吐辛酸往事,把苦難、憂愁和煩悶傳染給別人,以此來獲得別人的同情。但是在跟同事交往的過程中,要是你一味地向別人倒苦水,則隻會讓人認為你是個沒魄力、沒能力的人,漸漸地別人就不再尊重你了。

4.無事不通,自命不凡

在跟同事交往的過程中,談話的內容通常會涉及天文、地理、曆史、政治、經濟、哲學等古今中外、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諸如此類的話題。你若是在談話中表現得“萬事通”、“耍大能”的話,最後一定會打自己的嘴巴,砸自己的腳。交談是一種增進相互之間了解、促進相互間溝通的手段,而不是讓你表現淵博學識、廣泛見識的舞台。老子曾經這樣說過:“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與人交談的時候什麼都說,實際上卻是什麼都不懂。不要自以為在同事麵前吹噓逞強就表明你是萬事通,這樣隻會破壞別人對你的印象。內涵是需要用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避免互相打擾,以免浪費彼此時間

美國政府和企業就“靠電子手段在家中值勤的職工”進行的幾項調查研究表明,這些職工的工作效率遠比那些在辦公室上班的職工要高。據《紐約時報》采訪,幾乎所有雇主和領導人都認為,這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新的工作方法,其優點是,同事之間可以避免相互打擾,職工能專心致力於自己手上的工作。

在現在的辦公環境中,同事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相互打擾,同事之外,由於有QQ、MSN等諸多聊天工具,互相打擾的例子可不少,在這些相互打擾中,人們的時間和精力正在不斷地浪費,而且還不是一個人在浪費時間,最少會有兩個人在一起浪費時間。

在這種相互打擾中,我們的很多時間都被別人給占用了,也可以換種說法,就是我們自己的時間被別人給盜竊了,而同時我們也盜竊了別人的時間。盜竊來的這些時間沒有被利用起來,都在鍵盤上和嘴邊被浪費掉了。

調查表明,一個人一般每8分鍾都會受到1次打擾,每小時大約7次,每天50~60次。平均每次被打擾大約是5分鍾,每天總共大約5小時。而其中80%(約4小時)的被打擾是沒有意義或者極少有價值的。我們每天的法定工作時間是8小時,基本上浪費了一半的時間,長此以往,我們生命的一半就會浪費在相互打擾上了。

現在通訊發達了,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機,電腦也很普及,年輕人沒事的時候就聊QQ,或者發短信,浪費的時間真是太多了。

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前提便是惜時如金。避免相互打擾,把時間都利用起來,這是每一個想成功的年輕人都應該做的。

電話族應該學會控製打電話的時間,不能動輒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而且還要控製通話的主題,不能一聊就是“吃飯了嗎”“你好嗎”,一說就是好幾遍,有的人張口就是:“我聽說……”把道聽途說的事一股腦兒全說完。這樣打電話有什麼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