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辦事別那麼絕(1)(2 / 3)

2.別讓人輸得分文不剩

據說,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次,著名的日本某公司為從3位互不認識的求職者A、B、C中選出一位市場策劃人員,專門安排了一場“魔鬼考核”。他們把A、B、C分別從東京送往廣島,給了他們每人2000日元的生活費,要求他們在那裏生活1天,最後誰剩的錢多誰就勝出。

日本當時的物價,一罐烏龍茶價格300日元,1聽可樂價格200日元,最便宜的旅館一夜2000日元……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他們的生活費別說剩,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夠。除非他們在天黑之前讓這些錢生出更多的錢。

A非常聰明,也很有才華,他用500日元買了一副墨鏡,用剩下的1500日元買了一把二手吉他,來到廣島最繁華的地段——新幹線售票大廳外的廣場上,演起了“盲人賣藝”,半天下來,他的琴盒裏已經裝滿了鈔票。

B也很聰明,他花500日元做了個大箱子,上麵寫道:“將核武器趕出地球——紀念廣島災難40周年暨為加快廣島建設大募捐”,然後把箱子放在了廣島最繁華的廣場上。他還用剩下的1500日元雇了兩個中學生做現場宣傳講演,還不到中午,他的募捐箱就滿了。

C卻顯得有點不務正業,到廣島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找了個小餐館,點了一杯清酒、一份生魚、一碗米飯,好好地吃了一頓,一下子就消費了1500日元。然後他鑽進了一輛廢棄的豐田汽車,美美地睡了一覺。

眼看就要天黑了,A和B還在賣力賺錢,誰知厄運突然間降臨到他們頭上——一個佩戴著胸卡和袖標、腰挎手槍的城市稽查人員出現在廣場上。他扔掉“盲人”的墨鏡,摔碎“盲人”的吉他,撕破募捐人的箱子並趕走他雇的學生,沒收了二人的非法所得,收繳了他們的身份證,還揚言要以欺詐罪起訴他們……

這下完了,別說賺錢,連老本都虧進去了。當A和B想方設法借了些路費、狼狽不堪地返回公司時,已經比規定時間晚了一天,更讓他們臉紅的是,那個“稽查人員”正在公司恭候——他就是那個在飯館裏吃飯、在汽車裏睡覺的C,他的投資是用150日元做了一個袖標、一枚胸卡,花350日元從一個拾垃圾的老人那兒買了一把舊玩具手槍。

這時,該公司國際市場營銷部課長宮地孝滿走出來,一本正經地對站在那裏怔怔發呆的“盲人”和“募捐人”說:“企業要生存發展,要獲得豐厚的利潤,不僅僅要會吃市場,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樣吃掉市場的人。”

在商言商,宮地孝滿的話無可厚非,但卻會使中國人皺眉頭——怎麼跟當年的侵略者一副嘴臉?不是我們敏感,而是日本始終沒有發自內心地認錯。不是我們不認同這一商業理念,是因為我們有更高的做人之道。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是中國人都明白的道理。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都有個馬高蹬短的時候,在自己順利而別人相應倒黴的情況下,沒必要太冷酷,太絕情。放人一馬,給人留條活路,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前麵我們說過,有退路才有出路。其實一個成熟的人,不僅要懂得給自己留退路,還會懂得給別人留退路。因為有時候,別人的退路未必是你的出路,但至少不會讓你走上險路。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你把人逼得沒有絲毫退路,對方除了奮力反擊之外還能有什麼選擇?

對小人如此,對君子則更加如此。你可以把生活變成一座戰場,也可以把它變成一個沙龍。你以為把錢弄到手,錢就屬於你嗎?你以為贏了別人,就一定是成功嗎?如果我們存心不正,很多的人生後患、惡緣就會隨之而來。如果我們心存良善,善緣也就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