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不記得具體數字了:一口=2分鍾,一支香煙=20口,一包煙=20支。祖母有30多年煙齡,按每天1包計算——她的壽命縮短了16年還多。我反複核對了結果,開始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沾沾自喜。
我把頭探到前排,拍了拍祖母的肩膀:“您的壽命因為抽煙而減少了16年!”我得意地向她展示我的論據和推算過程,完全沒有顧及她的感受。突然,我看到眼淚從祖母臉上無聲地落下。這不是我期待的反應,她沒說“你真聰明!”或者“你的算術真棒!”
在祖母無法抑製的淚水中,我好像一腳踩中了地雷,這才發現自大無知的我對他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我不知所措地縮回到後排座位,尷尬地說不出話來。一直默默開車的祖父,小心地把車停在公路邊,跳下車,示意我也下車。我惹了大禍!我會受多重的懲罰?這之前,祖父一句嚴厲的話也沒對我說過。但這次不比從前,我驚慌失措地下了車。
我們往後走了幾步,在老爺車和大篷車的連接處站定。我等著受處罰,而祖父則看著我。我們都沒說話,隻聽到大篷車隊隆隆駛過的聲音。然後一隻大手溫柔地放在我肩上,祖父說:“有朝一日你會明白,做個聰明人很容易,但做個善良的人很難。”
這句箴言和祖父溫和的態度,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以前,我一直佩服祖父敏捷的思維和驚人的記憶力。從那天以後,我才開始注意到他的善良。他把聰明當成上天賜予的財富,成為一個聰明人隻是運氣好,沒什麼可驕傲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以善良的方式來使用這筆財富。能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才真正值得我們自豪。從那天起,我一直在努力做個善良的人。
“熱愛”的魔力
文/邁克·利波夫
被譽為“鑽石之王”的哈裏·溫斯頓,除了擁有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欣賞水平外,還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創立的哈裏·溫斯頓公司,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世界聞名的珠寶連鎖店。在他的眾多傳奇中,有這樣一則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一次,溫斯頓聽說有個荷蘭富商正在收集某種鑽石。溫斯頓打電話給這位富商,說哈裏·溫斯頓公司剛好有這樣的鑽石,並邀請他來紐約麵談。
於是荷蘭富商應邀飛到美國。雙方見麵後,溫斯頓讓公司的一名專家為富商介紹一顆昂貴的鑽石。專家詳細地講解了鑽石一流的質地、高科技的切割工藝以及各種珠寶鑒定指數……富商聽了,隻是點點頭。等專家介紹結束後,他站起身說:“謝謝你,這確實是很棒的鑽石,但不是我想要的。”
一直坐在後排的溫斯頓上前攔住富商:“讓我再給您介紹一下這顆鑽石,可以嗎?”客人再次坐下。溫斯頓從專家手裏接過那顆鑽石,他沒有用任何術語,而是抒發了自己對這顆鑽石的熱愛:它在陽光下是多麼璀璨奪目,它是多麼晶瑩剔透,它的美是多麼令人怦然心動。寥寥數語就打動了荷蘭富商,他馬上說:“請把它賣給我。”
後來,一個助手問溫斯頓:“為什麼顧客已經拒絕了專家,可您幾句話就讓他改變了主意呢?”
溫斯頓說:“那位專家是鑽石界為數不多的幾個權威之一,他對鑽石的知識遠勝於我,我為此付給他高額的薪水。但有種本事,他沒有,我有。如果他能學會那本事,我會毫不猶豫地給他開雙倍工資。”
“什麼本事?”助手問。“他了解自己賣的每顆鑽石,而我熱愛自己賣的每顆鑽石。”
說服別人接受一個計劃、一種理論,也和推銷鑽石的道理相同。你本人要先熱衷於這個計劃、先堅信這個理論,才能打動他人。發自內心的信心和情感,比學識和大道理更有感召力。
我曾經……
文/納普金斯
我曾經告訴一個人,今後再也不參加投票了。他告訴我:參加還是不參加是我自己的權利。當初他扛著槍,走過泥沼,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為的就是爭取這種權利。不久,我再次走進了投票站。
我曾經對一個人撒謊。後來他告訴我:他所有的決定都建立在我當初說的那些話上麵,他為自己的明智選擇感到自豪。從此,我隻願說真話。
我曾經對一件禮物非常失望。那是一位朋友贈送的,然而我一點也不喜歡。這位朋友讀出了我眼裏的失望,告訴我:他送的那件禮物是他最珍愛的藏品,他覺得作為朋友我應該擁有它。從此,每收到一份禮物,我都會由衷地高興。
我曾經聽一個人向我傾吐秘密。後來,我將這個秘密透露給了另一個朋友。當那人在別處聽到自己的秘密後,對我說:他隻把秘密告訴我一個人,因為他信任的是我,不是我的另一個朋友。從此,我不再把他人對自己的信任當兒戲。
我曾經送給朋友一個發夾,她當場感動得掉淚。我告訴她,這隻是一件小小的禮物。她說,那不是什麼小禮物,而是記掛她的一顆心。從此,我就經常送禮物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