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3節心懷敬畏,少折騰多做事
敬畏,從構詞看是合成詞,有尊敬、恭敬、畏懼之意。敬畏是承認我渺小,它偉大。敬畏的前提是承認和遵守人們公認的規矩和社會自然規律,並承認規矩、規律對人們是有約束力的。著名思想家康德說,世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敬畏,一是我頭頂上的天空,這是自然規律;二是心中的道德規律。這兩個規律是我們全人類都需心懷敬畏的。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山北村和山南村的人都以種樹為生,但兩個村對種樹的態度卻有所不同。
山北村的村長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向全村提出同一個種植目標:樹長得越高越好。為了達成目標,村長還和村民們簽訂了責任狀,隻要能把樹苗養得高高的,就能兌現獎金。山南村的村長工作也非常認真負責,但他從來不製定種植目標,也不簽訂責任狀,隻是告訴大家樹種好了關係到全村的未來。
山北村的村長采取嚴格的管理,一空下來就思量如何向村民施加更大的壓力,以保證種出好樹。山南村的村長則采取自然式管理,一空下來就找村民們一起研究樹種的特性和種植方法,得出經驗就在實踐中推廣。
山北村的村民為了達成目標,兌現獎金,從開始接到樹苗就拚命勞作,幾乎沒有休息,無論什麼天氣、什麼季節、也無論什麼種樹苗,一律認認真真施肥,認認真真澆水。一看到旁枝分叉就堅決剪掉,隻準樹苗長高,不準長成其他形狀。山南村的村民沒有任務式的目標,卻都有著強烈的責任感,都在一心一意種植好這些樹苗。根據每棵樹苗的特性,該施肥時施肥,該澆水時澆水,對枝杈的修剪也是根據其形態來用心進行,保證每棵樹苗都能順應自然成長的規律。
十年過去了,山北村的樹苗終於長出了幾顆高大的樹木,全村人是幾多歡喜幾多憂,因為更多的樹苗長得矮小纖細,未能成材,到市場上也賣不上好的價錢。山南村的樹苗也長出了幾棵高大的樹木,但全村人都很歡喜。因為所有樹苗都長成各種各樣的形狀,都可以用作各種各樣的用途,到市場上個個都有好價錢。
於是,山北村的村民仍然一如既往地辛苦勞作,年年都看不到致富的希望。山南村的村民則是一年到頭有忙碌也有休閑,生活是越來越美好。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示:對規律心懷敬畏,尊重規律,我們一樣能夠輕輕鬆鬆幹成事;不尊重規律, 我們折騰了大量精力也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如果具體到職場,我們是否也應該有所敬畏呢?答案是肯定的。對企業的責任、紀律、製度等,簡而言之,對我們的工作必須心懷敬畏之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上帝,工作就是我們的上帝,也是我們的信仰。這是一種虔誠的宗教精神,我們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心懷敬畏之情。
大連市公共汽車聯營企業702路422號雙層巴士司機黃誌全,在行車的途中突然心髒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他做了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