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人認為,個人的成功主要靠天資、能力和人脈,那些堅守道德的人往往得不到什麼好處,還可能吃虧。這種想法是相當膚淺和短見的。無數事例都告訴我們:從長遠來看,“真正的自我”比“人家眼中的我”更為重要。美國建國的頭150年,幾乎所有關於成功和自我奮鬥的故事,都著眼於當事人的德行。傑出人物像富蘭克林和傑斐遜等都明確強調:人生須以德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滿足。不僅大人物如此看重德行,我們身為職場中人更應該恪守道德規範,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影響力,隻有這樣,才能為我們的職業生涯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王勇在一家軟件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但是由於金融危機對出口軟件的影響,企業開始采取措施應付“寒冬”。一天,王勇突然接到要求待崗的通知,不過待崗比辭退稍微好一些,每月可領取一些生活費。不過工作以來,王勇的工資一直都不高,加上生活花銷比較大,所以沒有什麼積蓄,待崗之後他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了困境。在他待崗在家的幾天裏,他一連接到三個奇怪的電話。電話裏的人自稱是王勇所在的那家軟件企業的競爭對手,希望王勇能給他提供一些企業的機密,作為回報,他可以給王勇找一份工作或者給王勇10萬元現金。第一次接到電話時,王勇斷然拒絕了。
第二次,報酬提高到20萬元,王勇仍舊拒絕了。
第三個電話打過來時,王勇正四處借錢以維持家庭開支,而這時,對方所給的報酬已高達50萬元,但王勇仍然拒絕了。從此,這種奇怪的電話再也沒有打來過,一切似乎都已經過去了。
一周以後,王勇意外地被通知去上班,並且被老板頒發了誠實獎章,同時還聘任他擔任企業的開發部經理。
原來,那三個奇怪的電話都是老板安排人打的,根本就不是什麼競爭對手打給他的。這隻不過是老板有意安排的對員工晉升前的一次考察而已。考察的重點就是一名員工是否具有可靠的德行,即使在生活貧困的情況下也不出賣自己的人格。王勇經受住了老板的考驗,他的確具備了出眾的品德,因此順利地得到了晉升。
如果王勇為生活所迫或者為眼前巨大的利益而折了腰,那麼他也就失去了晉升的機會。高尚的道德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淨化環境、提升思維、吸引財源、推助事業發展的動力。高尚的道德能使人內功強勁,無往而不勝。所以,大勝靠德,員工的業績是與其德行的修養成正比的。我們要想取得事業上更大的成功,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德行修養,必須把自己的德行修養做紮實。
修養自身的德行是不拘年齡的,隨時都可以開始,其要訣是自知自省、推己及人。從推己及人的觀點而言,須先取得小我的勝利,然後才會有大我的勝利。如果你習慣於從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修養自己的品德,將來就更有能力塑造應付大事的能力。古語說得好:才能不足恃,唯有道德的力量戰無不勝。對任何職業領域而言,道德是獲勝的首要因素,僅有能力無法形成強大的力量,將高尚的道德品質運用到實際行動中才能有顯著成效。
所以,我們應從一點一滴做起,時刻將“不折騰”三個字牢記於心,並付諸行動,在“不折騰”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反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高了,道德影響力大了,那麼他在工作中也必定能夠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