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捆綁上天堂(1)(2 / 2)

作為一位校長,劉良斌愛自己的學校如命,愛自己的教師如命,愛自己的學生如命,看著學校中根本不完善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劉良斌的心在痛。“安居才能更好樂業”,這是劉良斌作為一位教育管理者最樸素的觀念,為了給教師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剛走馬上任的劉良斌立刻創造條件,為老師們幹起了實事:投資30萬元建起了學校的食堂,為師生們的就餐問題解決了後顧之憂同時,為了改善辦公條件,在原來固有的綜合辦公樓上,蓋起了加層,並進行內部安裝,加建功能廳、職工會議室,學術報告廳……華僑城中學在一片激情之中慢慢綻開新貌……

麵對“華僑中學將來隻辦初中,不辦高中”這些不負責任的傳言,剛到華僑中學的劉良斌審時度勢,果斷地做出了一個準確的定位“穩定高中,發展高中”,麵對社會與家長對華僑中學的信任危機,在那一屆新高一生源不利的情況下,他頂住家人的壓力把自己的女兒就讀僑中高一。作為一位父親,他明明孩子的前途不能兒戲;但作為華僑中學的校長如果他都不相信自己的學校,那還能讓家長與社會相信嗎?作為一位校長,他別無選擇同時他也更相信僑中,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女兒,在那華僑城中學當時那一片悲情之下,劉良斌把自己的這一做法稱之為“捆綁上天堂”。率先垂範、嚴於律已。人格的魅力是無窮的,劉良斌的真誠,劉良斌的真心,不但感動了教師,也挑動了教職員工的那一份強烈的事業心,教師育工們內心之中那一份激情也隨之被熊熊地點燃,華僑城中學就像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有著生長的欲望卻久久不見長出新綠。這時候,劉良斌所帶來的激情,就是那一陣“又綠江南岸”的春風,讓他們都綻開了新芽,長成綠的海洋、蓬勃的一個世界,在這一片激情之下的支撐之下,華僑城中學開始了突出了這重重包圍……

“二十一世紀是高新技術大發展,錢球經濟大開放,多元化大碰撞,國際人才大競爭的世紀。隨著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教育再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在劉良斌被評為“深圳市第二期中學校長提高班”優秀論文《課程素質化的認識論》的一句話,從中不難發現劉良斌對於教育事業的那一份使命感和危機感,正是基於這一份責任感與使命感,作為一位基層的教育管理者,作為華僑城中學的校長,劉良斌在對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在對特區教育發展和華僑城中學實際的廣泛調研基礎上,提出了華僑城中學“課程素質化,教研科學化,管理現代化,人才國際化。”的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和爭創國家級示範學校的辦學目標,即是:

“創造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素質化“特色,旨在將顯性課程(正式的教學和教育內容)和隱性課程(蘊含在教材、教學、班風、環境、人際關係中的文化價值中)有機結合起來,全方位地喚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給予個體以”個別化“指導,創造人盡其才的優質教育,使每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完善現有的德育、科研、科技、體育特色,就要把效益準確定位在特色成果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統一性上來,將”借鑒“的研究向創造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方向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