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結構特色定位在”立足國家課程、試驗地方課程、創造校本課程“的三級課程體係,繼續將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試驗進行下去,使其成果成為有推廣價值的全國示範性成果……”並又提出了實現其發展目標的“三十六字,九句話”的發展方略:“
一,夯實基礎。從基礎設施到辦公條件,從學校規模到校園文化,在物質上、信息性、精神上快速奠定學校全麵持續發展的基礎。
二,提高素質。提高全體師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師生的思想素質、學習素質、業務素質、藝術素質、身體素質。
三,嚴格管理。加強考勤、考核,嚴格教學督查,實施績效評估,配合上級人事部門做好人事製度的改革工作,注入新的用人理念,形成更加優良的校風。
四,優化課程。進一步優化課改環境,不斷探索,進行校際探訪及遠程學習,不斷提煉課改經驗,全麵推進宣傳與交流。
五,抓好高考。不斷研究高考發展變化及規律,狠抓上線率、優秀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六,穩定中考。繼續保持學校中考的優勢,使一批尖子學生考出高成績,同時以優質的高中教學及其他優勢條件吸納校內外一切優秀的初中畢業生……”
“雄關漫道,我今新越”這是一句劉良斌在華僑中學開學典禮上講的話,還是那一份“天下之大,舍我其誰”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還是那一份大丈夫於天地間的那份誼氣與激情,他用自己的卓識與遠慮為墨,用自己的激情與真誠為毫為華僑城中學揮灑描繪了一幅讓人神采飛揚的藍圖;同時他又以充滿了人文關懷的“尊重之心、賞識之心、期望之心、合作之心、溝通之心、服務之心、分享之心”與更富有彈性的管理來鼓勵華僑城中學的教師員工們“享受華僑城中學的工作生活環境,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為華僑中學的教職員工們張羅起一個修習師道精神的道場,墾殖一片憩息生命與事業的園地,讓華僑中學“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擁有一顆更豐富飽滿的靈魂,一顆對於自己的生活與事業充滿了激情的心靈”。
正如人們所說的,一位好的校長就是這一所學校的靈魂,一個學校隻要有一個無私奉獻、德才兼備的好校長,就能帶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能撐起一片藍天。四年來,劉良斌和華僑城中學的教師們硬是用那一份衣帶漸寬,九折不悔的執著,那一份有針可挑土,水可滴石的韌勁,有眾火升焰,星月共輝的團結,再造了華僑城中學這一蘊育國際化人才的教育方舟!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003年夏天,劉良斌的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首都貿易大學,而更讓劉良斌的欣慰的是,這一屆的高考重點率、本科率、省專率都高於區平均水平,在區裏的幾所學校之間進行比較,華僑城中學的上線率明顯靠前,其中本科率全區第一,重點率排名第二,五科單科的平均分排名第一,超過了某些重點中學,在生源薄弱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實在來之不易。
劉良斌擔任華僑城中學校長四年以來,該校師生在國家、省級各類競賽中有257人次獲得一、二、三等獎,2003年,該校學生餘舟在全國初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一等獎,金峰在全國初中化學素質與實驗能力競賽中奪得一等獎。2003年,華僑城中學高中入學分數線第一次躍上到全市第7位,540分,居南山區第一位。2001年,華僑城中學參加高考重點大學的進步率全市排名第一。而華僑城中學的學生棒球隊組建4年來,在國際棒球大賽中曾多次成功對抗多個國家隊,並為中國贏得了榮譽。2002年6月,華僑城中學收到國家體育總局的電傳,要求該校組建青少年棒球隊代表中國隊參加在日本大阪的世界青少年棒球錦標賽,並取得了中國隊在世界青少年錦標賽上的最好成績。更是彰顯了華僑城成功而鮮明的“人盡其才、發揮每個學生的最大的潛力”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