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脈脈梅華芳(1)(1 / 2)

“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在不到三年的發展曆程中,以辦學理念的創新熔煉和教學特色的彰顯,使深圳市梅華小學迅速地走過了從創建到跨越式發展的曆程,並在深圳璀璨的教育園林展露芳華。當春暖花開之時立於這個朝氣蓬勃的校園,我們更深切感受到三年來這一群創業者的激情迸發。春天需要鮮花的印記,因為隻有如此才能體現它的價值。而梅華小學和旅途遠比春天來得廣闊,所以需要更多的見證來銘記那份他們跨越式發展進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為旅途喝彩、添輝……

2003年7月,作為深圳市梅華小學的首任校長,黃君孚校長來到梅華小學驗收建校工程,從而也就開始了梅華小學困難而卓越的創業曆程。

作為一個新創辦的學校,建校時間短,地理位置偏,骨幹教師少,生源底子薄,社會的可信度和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學校如何生存,如何發展,如何體現自己的辦學特點,如何讓社會、家庭接受學校等等,這些問題都擺在新成立的梅華小學麵前的最大難題。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20多年來,已成為中國市場化和公民意識最高的城市之一。社會越成熟,對各種品牌效應的需求就越明顯。隨著中國教育供給方式的日趨多元和家長對學校選擇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競爭力已不容忽視。市場條件下,品牌已經成為學校贏得家長和求得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要實現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樹立品牌意識並認真審視其品牌管理策略。

如果說校長是“學校之魂”,那麼決定校長思想行為的觀念就是“校長之魂”,它影響學校的決策方向,定位學校的品牌形象。作為處在於不斷變革時期的校長要有識別機遇的敏感性和捕捉機遇的韜略,能否做到,重要的在於自身素質是否具備奮勇開放的氣魄和胸懷。麵對深圳特區教育新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黃君孚清醒地認識到:要成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成功者,就必須告別昨日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適應新形勢,謀求新發展”。

一個人的思想與觀念的蛻變是痛苦的,而一所新的學校在如深圳特區這種高度市場化的環境以及與一所學校所必須承擔的社會教育使命的縫隙中要走出一條實現其持續發展的新路更是痛苦、深刻而理性的:後麵是上級上領的重托,前麵是家長高要求的期待,而其中又承負著一群充滿了創業熱情的老師的深切情感。麵對著這一切,黃君孚校長帶領著全新組建和領導班子在充分考慮社會的客觀要求、學校的客觀基礎、辦學的客觀條件和教育的客觀規律的客觀基礎上作文章,準確地提出了“在創新上求發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法治校,創新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辦學思路,把學校這個小環境放之於大的社會環境中,分析市場需求,研究對應策略,做教育者與經營者的統一體,也從而確定了梅華小學於縫隙中發展的三步曲:建立學校發展的製度,打造優秀的教育梯隊、確定學校培育模式、塑造現代學校的文化,走上了一條不斷開創的興校、強校之路。

人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而這句話應該於梅華小學、於黃君孚校長就應修正為“一個好校長加上一個好的製度,就是一所可以持續發展的好學校”。

辦好一所學校,管理十分關鍵,它是辦學的基礎所在。尤其是一所新創建的學校,在學校教師隊伍新組建之時、在生源參差不齊的狀況下,管理的重要性尤顯突出。教學管理的主體是教師,作為教師,如何理解管理、實施管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因而對於學校教學管理主體的管理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學校的發展仍至生存。

作為一位梅華小學的領路人,黃君孚校長總以一種“綠葉對根的回報”的深情抓班子、帶隊伍、管思想、謀發展。他認為:教育工作是大有作為的,而貫穿其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和民主管理製度是永遠需要的,它往往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正如美國管理學教授弗郎西斯所言:“你可以買到一個人的時間,可以雇一個人在指定的時間到一個指定的崗位去工作,你可以買到按時或者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是你買不到熱情,你買不到創造性,你買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必須設法去爭取這些”。而這就是黃君孚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