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先導,也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先進的教育設施、濃厚的科研氛圍和充分的主體發揮”是打造一所強校所不可或缺的。對於教育科研工作,張國彬一直都很重視,並做到了每個課題都有人員、有方案、有研究、有成效,每個學期都有計劃、有要求、有落實、有總結。今年以前,皇崗小學分別進行了《小學語文語言表達訓練》、《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和《小學美術開放式課業實踐》等課題的嚐試性探索性研究,成效顯著,明確了更多的方法,樹立了更多的信心。迄今為止,皇崗小學正式承擔的科研科題有:區級課題《自主、合作、探索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研究》、《兒童獨立閱讀能力培養研究》、區級國家級重點課題子課題《信息技術支持的案例分析為核心的新課程培訓研究》、市教院夏晉祥教授主持的國家二級課題子課題《第三教法新課程生命課堂構建》和省級課題《小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及個案研究》。為了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皇崗小學更是創辦了校刊《皇崗之光》和校報《皇崗之星》。在未來的發展曆程中,皇崗小學將會以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的日益提升來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並將會形成其優秀的培養模式,在特區教育領域中彰顯其品牌學校的強大實力!
麵對特區教育的新形勢與新高潮,打造強校必須努力提升學校的規格、品位、質量和效益,並力求有較大的影響和貢獻。為了讓皇崗小學有一個更加優越的環境,在市、區兩級政府和皇崗股份有限公司聽關心和支持下,張國彬更是努力推動了皇崗小學的校園改建工程。
校園改建乃百年大計。為給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留出充足的空間,必須要有“今天要建後天的學校”的遠見和卓識,其規模、風格、格調等務必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時代性、超前性和示範性。為此,張國彬多次積極主動地找上級有關部門問情況,提建議,要求新校園出品位出特色,要更有利於教師教育教學,要更有利於學生學習成長。
校園改建是一項複雜艱難的工作,涉及到財產劃分、校產搬運、工程招標等許多方麵,常常遇到困難,一遇到困難往往就得停下來。為了加快進程,早日實現目標,在張國彬的帶領下,皇崗小學的教職工們排除“等”與靠的思想,不斷地去有關部門請示彙報、谘詢,同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協調工作,努力促成校園改建工程早日啟動。在工程啟動後,張國彬更是不時到工地去轉一轉,看一看,與質量監理人員和工程負責人員站一站、談一談,參加他們的每周建校現場例會,做一些協調、參謀工作,以此保證工程進度與質量。在皇崗小學這一個新的校園之中,處處都灑滿了張國彬那深情與期盼的目光,也更寄托了他的無限遐思--新的校園環境將會促進師生良好習慣和良好素質的養成,新的目標和規劃會加快學校規範建設現代化的進程……
而在校園改建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張國彬更又把目光注視於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教育信息化,既是當前的熱門話題,也是當前的重要課題。麵對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張國彬的視野是寬闊的,頭腦是清醒的,行動是堅決的。首先,他組織成立了學習領導小組,狠抓信息技術學習,並開展網頁製作比賽;其次成立課件製作小組,狠抓了信息技術的運用和課程的整合,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第三,更新學校網站,建立班級網站,開展班級網站比賽,做好新校校園網站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借此機遇,力爭一次性經費投入建設高標準的信息技術應用平台,早日實現無紙化辦公的目標。為了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管理,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皇崗小學還將通過設立信息技術處室等多種方式使學科技含量升華到一個嶄新的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