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院長和他的恩師(1)(2 / 2)

更要命的,還有梁老師那手令人神往的書法。一方黑板,是她馳騁的疆場,楷書、行書、草書,還有她自成一體的“梁書”,課堂提示交彙著書法表演,學習知識融合著藝術熏陶,筆舞龍蛇,滿壁生輝,一筆一劃,都讓學生們如癡如醉。覃炳庚當時的唯一願望就是:當個象梁老師那樣的老師,寫一手象梁老師那樣的好字。

也許是緣分,梁老師也特別關照這個弟子,不時開開小灶。兩年磨練下來,覃炳庚大有長進。

可是高中畢業,在一種對那個時代的無奈之中,覃炳庚回家務農。1973年,縣裏挑選初中老師,梁老師滿公社疾呼,力薦覃炳庚。覃炳庚參加了考核,並一舉入選,其時年僅十九歲。

1975年,作為當地優秀教育工作者的覃炳庚,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推薦到廣西民族學院中文係深造。

又一位影響他一生的老師出現了。

他是人民教育家袁似瑤。

廣西民族學院學風嚴謹,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學家和濃厚的學術氣氛。人民教育家袁似瑤時任學院院長,袁院長鶴發童顏,一口略帶廣東口音的普通話,喜歡傍晚在風景如畫的校園散步,當然,追隨他的,總是崇敬的目光。

當時的民院傳頌著這樣一個故事:文革前夕,中文係才華橫溢的梁超然老師在《文彙報》抨擊姚文元,公開和文壇惡棍叫板。

“四人幫”下令民院追查此事,組織批判梁超然。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袁似瑤甘冒大禍,挺身而出,保護梁超然,致其免遭大難,得以潛心研究學問。梁超然如今已是國內有數的唐文學研究權威、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袁院長這一壯舉堪稱學人典範。覃炳庚是將此舉與1919年「五四」運動,北京大學被捕學生21人,北大校長蔡元培立刻挺身而出,積極營救,迫使北洋軍閥政府全部釋放了被捕學生和

1948年國民黨當局到北京師範大學指名逮捕一名學生共產黨員,當時的北師大校長袁敦禮毫不猶豫地保護了這個學生這兩件事相提並論的。時至今日,每每言及此事,覃炳庚總是扶案而起,唏噓不已。

畢業了,學院要他留校,覃炳庚風華正茂,短短幾年便從辦公室秘書當到學院團委書記。1982年,參加團中央舉辦的學習班時,他才發覺自己是我國最年輕的高校團委書記!1984年,廣西區黨委令其去恢複因文革停辦的廣西團校,於是,覃炳庚又從素有大花園之稱的民族學院搬到擠在南寧市思賢路一條小巷裏的廣西團校,任黨委書記、校長。當其時也,他請國內有名的教育家成立了專門的學術委員會,麵向全社會公開招聘教授,擴建校舍,補充圖書,拓辦教學基地,幾年間團校初具規模,教學質量不斷攀高。

工作之餘,他臨名帖,拜明師,遐時與李雁等名家或切磋,或唱和,書法水平突飛猛進。

那時候,覃炳庚30歲。

他已經超過了梁老師當時的年齡,他還差好長一段歲月才能到達袁院長那時的高齡,但是,從高中的女老師到老院長袁似瑤,覃炳庚就好像一個遠遊的人被一條大河所吸引,進而沿河而上仔細探究,看看這條河上更加絢麗的風光。他花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在這條河上追尋著前人的航跡,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