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財富是什麼?可能很大一部分人會這樣回答:“薪水。薪水就是財富!”很多人都會覺得,工作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物質生活得以滿足。比如某人有幾套房子、開著什麼樣的車、有多少存款、用著多麼高檔的名牌……工作中,可能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薪水步履匆匆、頭腦麻木地活著,他們甘於瑣碎的生命,甘於混沌的日子,他們的夢想被現實磨平了,他們早就不為自己打工。難道說這麼得來的薪水就可以成為你一生的財富嗎?事實並不是如此,薪水並不是工作帶給我們的唯一的財富。洛克菲勒說過:我們努力工作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而在於我們會因此成為什麼。努力工作看起來受惠於公司,最終的受益者是自己。工作練就的是我們的能力,然而能夠讓我們成功的就是“馬上就辦”的精神,用“馬上就辦”的精神拓展我們的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才是我們一生受用的財富。
“馬上就辦”的精神比薪水重要,薪水會花光、會丟失、會被偷,但是“馬上就辦”拓展出來的成就和價值不會丟失,這是工作給我們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也許你有一天登上頂峰,也許有一天你墜入穀底,但隻要堅持不懈地抱著“馬上就辦”的態度,你最終能重返事業巔峰,俯瞰人生。因為“馬上就辦”能讓你的能力提升,能讓你體現自我的價值,能讓你將夢想變為現實,能讓你達成自己的目標。“馬上就辦”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長期認真負責的工作中積累和鍛煉出來的。老板能決定你的薪水,卻不能決定你的精神。隻要你擁有“馬上就辦”的精神,你就會創造比薪水更大的價值。
一位紐約的百貨公司的老板在回顧自己的成功之路時感慨萬千。當年,他在一家百貨公司的薪水最初隻有每周8美元,後來一下子就漲到了每年上萬美元,這其實都源於他擁有“馬上就辦”的精神。因為自己超強的執行力,沒過多久,他還成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其實,當他剛到公司的時候,他和公司簽訂了五年的勞動合同,約定這五年內薪水保持不變。但他暗下決心:絕不滿足於這每周8美元的薪水,絕不能因此不思進取。他有更大的夢想,他一定要讓老板們知道,他絕不比公司中的任何一個人遜色,他是最優秀的人。很快,他的工作態度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無論什麼事,他都能立刻著手去做,遇到什麼困難他都能立刻想盡辦法去解決,從來不找任何借口推脫或者拖延工作。三年之後,他已經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以至於另一家公司願意以3000美元的年薪,聘用他為海外采購員。但他並沒有向老板們提及此事,在五年的期限結束之前,他甚至從未向他們暗示過要終止合同,盡管那隻是一個口頭的約定。也許有很多人會說,不接受如此優厚的條件,他實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在五年的合同到期之後,他所在的公司給予了他每年上萬美元的高薪,後來他還成為該公司的合夥人。老板們都很清楚,這五年來他所付出的勞動要比他所領的薪水高出數倍,給他一萬美元的年薪理所當然。的確,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體現自我價值比薪資更重要。假如案例中這位富翁當時對自己說:“既然我隻領著每周8美元,那麼我何必去考慮30美元之外的業績呢!”如果那樣,恐怕他也就成不了百貨公司的老板了。
現在,很多人的想法就很不明智。他們一邊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公司冷嘲熱諷,頻繁跳槽,消極懶惰,一邊卻怨天尤人,埋怨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因為對薪水不滿意就敷衍自己的工作,正是這種想法和做法,令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與成功絕緣。查爾斯·施瓦布曾經這樣說過:“如果一個人對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工作隻是為了薪水,那他很可能既賺不到錢,也得不到成長,將來失去的會更多。”薪水僅僅是公司對個人回報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不要隻為薪水而工作,這樣你會得到更多。如果人們將工作視為積累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了個人成長的機遇。與其隻想著工作可以為你帶來多少錢,還不如想著自己的工作多麼有成就感。在工作中,隻有當你看淡薪水時,你才容易獲得更多的薪水。工作練就出來的“馬上就辦”精神比薪水更重要,“馬上就辦”的精神是別人搶不去的,這種精神可以支撐著你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而奮鬥,可以有助你實現自己的夢想,是伴隨你一生的最受用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