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楊威:在被挫折打倒後毅然站立的才是英雄(3 / 3)

但是,就在冠軍唾手可得的時候,上天再次戲弄了他。在第五項單杠比賽中,壓力過大的楊威出現了嚴重的失誤。那次,他隻獲得了第七名。

雅典奧運會被稱為中國體操隊的“滑鐵盧”,整個中國隊幾乎全軍覆沒,而楊威將此次雅典之行看做是“老天再次戲弄了他”。回國後,他一直無法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總能回想起賽前賽後所有的細節,那些片段在楊威的腦海中盤旋著……

比賽前,楊威的身體狀態極佳,心理狀態也很好。即使是在中國體操隊與團隊金牌無緣時,楊威也寄厚望於全能金牌。但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為中國隊奪金、證明自己實力的願望成為了空想。在失敗已成為定局的時候,他明白自己四年的努力就此終結。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楊威都沒有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他不禁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這麼好的狀態自己都未能衛冕,看來自己是沒有成為奧運會全能冠軍的實力。

之前楊威不是沒有失敗過,但是那時都有一定的客觀原因,而這次是楊威自認為希望最大的一次。楊威找不到任向的借口,所以隻能懷疑自己。而且,此時的楊威已經25歲了,25歲對於體操運動員意味著什麼,他很清楚——他在堅持和退出兩者之間遊離不定。

那段時期是楊威終生難忘的時光——他被自己打敗了。雖然這並不是楊威第一次失敗,但卻是最慘重的一次。楊威依然每天都去體操訓練房,但他感覺自己完全像一個局外人。直到一天,他看著從眼前跳躍而過的小隊員時,時間仿佛突然倒轉——他的腦海中閃現出當年的自己——他也曾將體操作為自己全部的夢想,在訓練的時候用全部希望去迎接每一天。而現在的自己竟然委靡不振,這個發現讓楊威更加彷徨。

他堅持了數年的夢想壓在心裏,讓他百感交集。楊威覺得自己就是活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人,現實不斷地用失敗打擊他,而理想卻不斷地變換著美景鼓勵他。此時,如何抉擇,成為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難題。

直到一次聚會,才讓楊威下定決心。那是在一次體操運動員的集體聯誼會上,一位老教練語重心長地對楊威說:“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狀態不好也有奪冠的可能。同樣,狀態好也有失敗的可能,這是很正常的。你不要一直耿耿於懷——如果你不去堅持,那麼你為運動生涯畫上的句點就是失敗。”最後這句話提醒了楊威,並且堅定了他的決心,他決定重回賽場,繼續去實現自己“全能王”的夢想。

2006年,在丹麥世錦賽上,楊威終於如願以償——在自己26歲的時候拿到了遲到6年的全能冠軍,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此時的楊威從容而淡定,曆經過風雨的他堅信,隻要堅持,彩虹總有一天會出現在天邊。

楊威知道語言並不能完整地詮釋出內心的感受,每個人都會經曆挫折,但是隻要堅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在從前長達數年的奪冠之路上,楊威用自己的堅強戰勝了失敗。

楊威希望自己能激勵更多的人向前——學會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把期望演變成責任。

奧林匹克是很多人的夢想,在這段尋夢之旅上,並不是隻有攀登上了頂峰才是真正的成功。對於每個人來說,夢想並不一定會演變成現實,但是隻要能堅守自己的夢想就是勝利——在被無數挫折打倒的時候還能毅然站起來的才是奧運精神賦予生活的真正意義,才是體育賦予人們的真實含義。

冠軍精神:百折不撓去奪金

成為奧運冠軍是每一個運動員的夢想,但是要從成千上萬人中脫穎而出,需要的不僅是埋頭苦練,更需要有一種執著的精神,一種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精神。楊威就是具備這種精神的運動員——因為除了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之外,他還用堅韌不拔的意誌征服了奪冠道路上的挫折。

在現實向楊威宣布又一次失敗的同時,他仍能回到起跑線,重新向著自己的目標衝刺。楊威相信,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需要用堅持和勤奮來填充,他自己身體力行地去驗證了,同時他的冠軍之路也激勵了更多的人,並成為人們戰勝困難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