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兒童醫院這間小小的病室裏,住著我的兒子艾德裏安和其他六個孩子。艾德裏安最小,隻有四歲,最大的是十二歲的弗雷迪,其次是卡羅琳、伊麗莎白、約瑟夫、赫米爾、米麗雅姆?莎麗。
這些小病人,除開十歲的伊麗莎白,他們都是自血病的犧牲品,他們活不了多久了。伊麗莎白天真可愛,有一雙藍色的大眼睛,一頭閃閃發亮的金發,人們都很喜歡她。同時,又對她滿懷真摯的同情:原來伊麗莎白的耳朵後麵做了一次複雜的手術,再過大約一個月,聽力就會完全消失,再也聽不見聲音了。伊麗莎白熱愛音樂,熱愛唱歌,她的歌聲甜美舒緩、婉轉動聽,顯示出在音樂上的超常天賦,而這些將令她失去聽力的前景更加悲慘。不過,在同伴們麵前,她從不唉聲歎氣,隻是偶爾地、當她以為沒人看見她時,沉默的淚水才會漸漸地充滿她的眼眶,緩緩流過她蒼白的臉蛋。
伊麗莎白熱愛音樂勝過一切。她是那麼喜歡聽人唱歌,就像喜歡自己演唱一樣。那段時間,每當我去看望兒子時,她總是示意我去兒童遊戲室。經過一天的活動,空蕩蕩的遊戲室顯得格外安靜。伊麗莎白坐在一張寬大的椅子上,緊緊拉著我的手,聲音顫抖地懇求:"給我唱首歌吧!"
我怎麼忍心拒絕這樣的請求呢?我們麵對麵坐著,她能夠看見我嘴唇的開合,我盡可能準確地唱上兩首歌。她著迷似的聽著,臉上透著專注喜悅的神情。我唱完,她就在我的額頭上親吻一下,表示感謝。
小夥伴們也為伊麗莎白的境況深感不安,他們決定要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樂。在十二歲的弗雷迪倡議下,孩子們作出了一個決定,並帶著這個決定去見他們認識的朋友柯爾比護士阿姨。
最初,柯爾比護士聽了他們的打算吃了一驚:"你們想為伊麗莎白的十一歲生日舉行一次音樂會?而且隻有三周時間準備!你們是發瘋了嗎?"這時,她看見了孩子們渴望的神情,不由得被感動了,便想了想,補充道:"你們真是全瘋啦!不過,讓我來幫助你們吧!"
柯爾比護士一下班就乘出租車去了一所音樂學校,拜訪她的老朋友瑪麗?約瑟芬修女,她是音樂和唱詩班的教師。在柯爾比含淚的敘說中,瑪麗?約瑟芬馬上答應了她的請求:每天免費教孩子們唱歌。這一切當然是在伊麗莎白接受治療的時候。
在瑪麗?約瑟芬修女嫻熟的指導下,孩子們唱歌進步神速。然而每當其他孩子全都安排在各自唱歌的位置上時,瑪麗注意到動過手術、再也不能使用聲帶的約瑟夫卻總是神色悲哀地望著她,這令她十分心酸。終於有一天,瑪麗說:"約瑟夫,你過來,坐在我的身邊,我彈鋼琴,你翻樂譜,好嗎?"一陣驚愕的沉默之後,約瑟夫的兩眼炯炯發光,隨即喜悅的淚水奪眶而出。他迅速在紙上寫下一行字:"修女阿姨,我不會識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