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隨機應變的口才技巧(2 / 3)

巧妙地把話題岔開

如果你知道別人所說的是什麼,就不要等他說完。他不如你聰明,為什麼要浪費你的時間傾聽他的閑聊?隨時插嘴,使他住口。

——拿破侖·希爾

在論辯的過程中,由於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順著話題進行論辯,有時會使雙方陷入僵持,或使論辯變得毫無結果;有時因對方的鋒芒所指,單方陷入窘境。話題轉移法是針對上述情況,巧妙地把話題岔開,繞開論辯的鋒芒,或者把話題巧妙地轉移到適應對方的心境、為對方津津樂道的話題上來,以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

話題轉移法作為論辯的方法之一,關鍵在於一個“巧”字,要善於順著對方的話鋒或抓住對方的心理,巧妙地將論辯的主題轉移,在不知不覺中繞開論辯鋒芒。

1988年7月22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同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克裏姆林宮舉行會談。整個會談高潮跌宕,扣人心弦。戈爾巴喬夫有一次竟用拳頭將桌子敲得砰砰作響。他聲稱:“據說,日本居然有人說什麼‘今後隻要日本持續不斷地增強經濟力量,蘇聯便將乖乖地屈服於日本的經濟工作’。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蘇聯決不屈服。”

中曾根也不示弱,他以強硬的口吻批駁道:“盡管如此,兩國加深交往也是重要的。阻撓兩國關係發展的,正是北方領土問題。鑄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斯大林錯誤地向屬於北海道的島嶼派遣了軍隊。”

中曾根接著又說:“我畢業於東大法律係,你走出的是莫斯科大學法律係的門檻。我們倆同屬法律係畢業生,理應了解國際法、條約和聯合聲明是何物。國際上都承認日本的主張是正確的。”這時,戈爾巴喬夫笑容可掬地答道:“我當法律家虧了,所以變成了政治家。”此語一出,巧妙地避開了中曾根話題的鋒芒。

在國際事務中,超級大國曆來信奉“強權政治”,也善於利用各自的優勢為維護本國的利益向對方施加壓力,這種壓力有時是赤裸裸的,有時是含蓄委婉的。當時,蘇聯和日本都是世界強國,一個以軍事超級大國自居,一個以經濟超級大國麵世,在會談中相互較勁,互不相讓,這是很自然的事。特別是會談內容涉及敏感而尖銳的領土爭端問題時,就更容易使會談陷入僵局,更難維持心平氣和的局麵。當中曾根以強硬的口氣提到阻撓兩國關係發展的北方領土問題時,戈爾巴喬夫巧借他們都學法律的話題,話鋒一轉,機智地避開了中曾根有關領土問題的鋒芒。

對某個問題糾纏不清,或彼此將陷入窘境時,雙方都不想再爭辯下去,但又不能立即分道揚鑣。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便是把話題岔開,談點別的以緩和氣氛。

借力打力

出言不慎,禍機所伏。

——佚名

那些以善辯而聞名的雄辯家在論辯時,事先將語言經過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聲東擊西,先順後轉,以順序為逆序的鋪墊,以逆勢幫助順序達到目的。也就是先順從對方的思路,承接對方的話題或觀點,造成一個緩衝地帶,然後逆反地轉變對方的觀點。這種先順從後逆反的方法在論辯中稱為“順序逆轉”。

順序逆轉的論辯,可以避免雙方在尚未達成共識的問題上發生激烈衝突而可能出現的談判僵局,為雙方的下一步溝通並最終說服對方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

北宋時期,宰相富弼因年事已高,幾次向神宗趙頊請求告老還鄉休養,沒有得到神宗的批準,準備繼續委以重任,於是安排邵康節做富弼的思想工作。邵康節來到富弼家中,對富弼說:“聽說皇上想用唐代起用斐度斐晉公的禮節起用您。”富弼笑著說:“先生,您看我這個衰老多病的樣子能夠起用嗎?”

邵康節說:“確實也是啊,您身體比以前是差多了。但如果有人說,皇上要授命於您,您卻不願出山;和尚開堂講法,您卻馬上就去了,這難道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嗎?”富弼大驚,說他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邵康節說服富弼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他聲東擊西,提出皇上挽留的誠意,富弼笑著以自己衰老多病推托。邵康節話鋒突然逆轉,指出“皇上要授命於您,您卻不願出山;和尚開堂講法,您卻馬上就去了”,委婉地批評富弼這樣做不合適。富弼一聽大驚,馬上承認自己考慮不周,自然也就取消了聽高僧說法的決定,邵康節達到了說服富弼的目的。

順序逆轉的關鍵是逆轉,它是先順從對手進攻自己所借用的常理,然後話鋒一轉,將對手的觀點稍加改動再回擊對方,好像讓對方自打嘴巴。

英國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也有一段十分精彩的“順序逆轉”的例子:安東尼奧為了幫助朋友,向放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到3000英鎊現金。夏洛克在契約中規定,如果貸款不付利息或者3個月後逾期不還,那麼他將割下安東尼奧胸部上一磅重的肉。夏洛克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合法地殺死安東尼奧這位放款業務的競爭者。還款日期很快就到了,安東尼奧沒有還出貸款和利息,夏洛克因此將他告上法庭。法官鮑利亞負責審理這樁案子,他先順從地承認夏洛克的控告成立,並說自己會嚴格地按法律辦事,此舉獲得了夏洛克的讚賞。在法庭上,鮑利亞按例查看安、夏簽訂的借款契約後,問原告稱肉要天平,天平帶了沒有;止血要醫生,醫生請到了沒有?夏洛克點點頭。在接下來的審理中,鮑利亞取得了夏洛克蓄意謀殺安東尼奧的證據,他轉而說,根據雙方契約的規定,夏洛克割一磅肉,隻能是一磅,不得多出一絲一毫;割的是肉,不得流出一滴血。這一逆轉以守為攻,出乎夏洛克的意料,他驚惶失措地當庭表示這場官司他不打了。但是,他此時想溜卻來不及了,鮑利亞宣布夏洛克犯有蓄意謀殺罪,被捕人獄。

事實勝於雄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用與現實有聯係的或相似的史料,以古鑒今。論證我方的觀點的正確性,能使對方放棄其錯誤主張。

——佚名

論辯要達到既服人之口又服人之心的目的,就必須擺事實、講道理,通過詳盡的、嚴謹的、全麵的說理才能奏效。

廣東某市人民法院調研科周強調研員,在1999年依法執行一宗借款糾紛案時,遭到被執行人黃某的威脅:“你知道死字怎樣寫不?”周強嚴正回擊:“我們幹的這一行,就不怕死。你如果敢亂來,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擲地有聲的話語震懾了黃某。見黃某的囂張氣焰已被壓下,周強又曉之以理,喻之以法,終於使黃某自願以房產抵償貸款。

某醫院護士值班室裏,一個女護士忙著收拾打扮,準備下班。一位農村來的病人因病情發作,疼得直冒冷汗,來找護士給他打醫生已經開過處方的止痛針。這個女護士見快要下班又來了病人,十分惱火,拉長了臉說:“你這麼急幹啥?告訴你,你離上火葬場還有一截子路呢!我可馬上要下班了,等下個班再打!”

那位病人聽了氣得直哆嗦,不禁哭喪著臉說:“我們打老遠的地方來這兒看病,多不容易,想不到你這姑娘態度這樣差,真叫人寒心哪!你這是在我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啊!”

這個護士聽了這話不但不收斂,反而聲色俱厲地尖聲罵道:“你真是瞎了眼了,誰請你來的?我們醫院又不缺你這個癆病鬼,你嫌我態度差,你滾出去找好的!你滾呀!你怎麼不滾出去?”

病人們都圍了過來,這時在門口看了多時的一位檢察院的幹部走到護士麵前,溫和地說:“護士同誌,你們的話我都聽明白了,你快要下班了,這是事實;你要在下班前準備一下,這也情有可原。但是,你畢竟是護士,是救死扶傷的護士,更何況還沒有下班!假如你處在病人的位置,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應該覺得,你這樣對待病人的態度是很不應該的,也是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工作紀律所不允許的!”

一席話,說得女護士臉紅一陣白一陣。一會兒她眼珠一轉,又張開嘴開始回擊:“我看你是狗咬耗子——多管閑事!你是檢察院的,又能咋的?有啥了不起的?我一不偷二不搶,你還能把我咋的?你有能耐,馬上把我逮捕,送到看守所去呀!”盡管理虧,但她仍強詞奪理,還向檢察院幹部“挑戰”。

檢察院幹部一邊思索,一邊義正詞嚴地回答:“你說得不錯,檢察院幹部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也是普通公民,和你一樣都必須遵紀守法,恪守職業道德,這樣,誰也不能把誰怎麼樣。但如果我是護士,我決不會像你剛才那樣盛氣淩人,對病人如此冷漠無情,不負責任。請你千萬別忘了,我們的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醫院是人民群眾自己的醫院,醫生和護士應當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白求恩和南丁格爾。你作為護士,隻有盡心盡職救死扶傷的義務,而決不擁有對病人不負責任、耍態度、耍特權的權利!如果你覺得在這兒憋氣、難熬,辭職不幹的大門始終是敞開著的,但你既在這裏工作,又在工作時間內,惡語傷人、不盡職守,這不僅令人失望,而且是令人憤慨了。護士同誌,請你捫心自問,你這樣做,豈不傷天害理、問心有愧嗎?”

在場的群眾,包括這個女護士都被檢察院幹部這有理有力、不卑不亢的話震住了,全場鴉雀無聲。檢察院幹部又進一步說: “護士同誌,你可能知道,你們醫院是市級文明醫院,大金牌就掛在門前,萬一由於你的過錯出了醫療事故或其他事件,那麼不但你們醫院這塊燙金牌子要摘去,而且還必須依照事故的輕重和責任的大小,對你進行行政處分、經濟處分,直到依法追究你的刑事責任,這決不是危言聳聽,這在我們這裏也是有先例的!”

女護士一聲不吭,用充滿內疚的眼光看了檢察院幹部一眼,低下了頭,為那位病人打了針。

對於蠻橫無理的女護士,檢察院幹部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雄辯有力,正氣凜然,終於使女護士赧然自慚,心服口服。

提出多個可能的情況

談論是知識的領域,傾聽是睿智的特權。

——霍姆斯

在遇到狡猾的對手時,可以機智地提出多個可能的情況給對方,讓對手從中選擇,使其露出破綻,從而將其陰謀戳穿。

據說在明朝年間,有個貌美如花的王姓女子待字閨中。鄰村有個青年,早就對她垂涎三尺,想娶那女子為妻,但遭到了女子父親的拒絕。於是那個青年到縣令那裏誣告女子的父親說:“我已娶了這位王姓的女子為妻,但她的父親仍逼她再嫁人,請縣太爺公斷。”

縣令命手下將那女子叫到跟前,同她小聲談了~會兒,然後突然問那青年:“既然你是這個女子的丈夫,我且問你,你妻子手上的疤痕在右手還是在左手?”

那青年一時被問住,張口結舌,無從回答。

機智的縣令利用兩種可能的情況讓那青年選擇,即“這個女子左手有疤痕,或者右手有疤痕”。如果這女子真是那青年的妻子,那麼他就應該知道自己妻子手上疤痕的情況。而現在這個惡棍顯然不知道這一情況,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女子不是他的妻子。這就一針見血地揭穿了這個惡棍企圖強占他人為妻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