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尼年輕時,已在家中成功地完成無線電傳遞實驗;並漸漸將距離延長到二哩以外;這當然更引起了他繼續研究的興趣。雖然他的父親曾批評過他,認為這種無謂的實驗隻是浪費時間而已,但他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研究成功,並將專利品以二十五萬美元賣給了英國政府。這當然使他的父親感到特別驚異,就是他自己也覺得是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做生意的主要手法是:當客人踏進店來,絕不會那麼輕易就讓他溜去,即使第一次他不消費,但日後定會有所交易。
——袷彤卡耐基好奇地問他將那筆款項做了什麼用途,他回答說,最先買了一輛自行車,急急忙忙地騎著它回來繼續做研究工作。在事業成功後能夠更進一步地研究,真是難能可貴。
1901年,馬可尼認為實現他計劃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於是匆匆忙忙渡過大西洋,很有自信地期待一個更大的成功到來。他希望能在美國接收到從英國拍發的音信。
他在紐芬蘭登岸後,就先放起一隻用絲竹做成飛機型的風箏,但卻被大風撕裂了;再放起一隻氣球,也給大風刮落到海裏去了;最後他屏息靜氣地聽了數個鍾頭,急切盼望能得到由英國拍來的信號;但漸漸地,他失望了,居然連一點聲音也沒有。他開始灰心頹喪,認為實驗已經失敗了,計劃顯然已無實現的希望了。
誰知道,最大的歡欣就在已極度失望時到來。突然間,他聽到了一些極細弱的滴答聲。他自言自語說:“對了,就是這個,這不就是電報拍發員所用的三個S的信號嗎?”他覺得自己的努力很有意義,他相信這項成功的實驗可以和曆史永垂不朽,但他雖滿心歡喜和興奮,卻又不敢立刻跑出來跳上屋頂向眾人大聲宣布這個奇跡,因為他恐怕人們不信任他的話。在四十八小時內,他沒有讓第二個人知道他的秘密。終於,他放大膽子去拍發電報,將這個秘密泄露到倫敦當局,這消息也震驚了全世界,各地的報紙紛紛以大字標題刊出,尤其科學界更是興奮得發狂。馬可尼已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替我們發明了無線電,讓我們的消息可能隨時傳遞到全世界去。這時候,馬可尼才隻有二十七歲!
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後,受到許多嚴厲的反對和攻擊。很多幻想家寫信給馬可尼,責備他,甚至警告他不應該發明無線電,因為他們以為電波要經過他們的身體,會毀壞他們的神經,使他們不能夠安睡。有一個法國人寫信給馬可尼,聲稱為了保障人類的安全,他決意要刺死他;並說他已由法國起程來英國。他連忙將這封信交給警察局,幸虧英國政府防護得早,拒絕此怪客上岸,馬可尼總算幸免於難。
卡耐基欽佩馬可尼,是為馬可尼銳意進取、不斷攀登新高峰的精神所折服。我們在生活中不正是需要這種精神嗎?
卡耐基還談到了一位名醫。這位名叫葛林費爾的拉白利多名醫,整天在寒風裏奔波,在冰雪中掙紮,使他的雙手變得非常粗糙。他曾遭遇過四次冰山撞船的危險,也曾整夜臥在浮冰上睡覺,有一次幾乎被凍死在拉白利多的荒野。又有一次,他真的餓極了,就把皮鞋上的海豹皮拿來吃。他終生沒有一點積蓄,可卻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之一。
你為葛林費爾醫生擔心嗎?那你就錯了,你不必為他擔心,你應該嫉妒他,因為他比你更幸福。他已獲得了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快樂”與“知足”。
葛林費爾畢業於牛津大學,後來在倫敦貴族居住區設立診所為人看病;漸漸有了名聲,成為倫敦的名醫之一,但他並不自滿驕矜。他覺得自己需要休息與修養,於是決定到拉白利多去消磨夏天。
拉白利多位於加拿大東岸,南起紐芬蘭,北至哈得遜灣,長一千五百哩,是一個嚴寒荒涼的區域,一年有九個月以上為冰雪所覆沒,直到七月還沒解凍。因為是不毛之地,居民隻能以魚類喂飼他們的牛群。這兒有的是鹹鰵魚和鯨尾魚。
一件功勞要是默默無聞,可以打消以後再做一千件的興致;褒獎便是我們的酬報。
——[英]莎士比亞讓葛林費爾醫生感到驚異和不安的是,在這荒涼的海岸邊掙紮的三萬漁民,要是不幸病了,就隻好“聽天由命”,因為這裏沒有一個醫生。
他竭盡自己所有的力量,為漁民們服務了整個夏季。然後照原定的計劃,在秋天時返回倫敦。但他已厭惡替闊人開藥方的生活,不願意再像以前一樣敷衍下去,他甚至輕視所謂名醫的聲譽。他知道,北方正需要他,於是,他終於又返回拉白利多了。他不畏勞苦地在那裏服務了四十五年,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位慈愛的名醫,英皇喬治也欽慕他,封他為爵士,獎勵他的忘我與壯烈的事跡。
卡耐基曾和葛林費爾醫生會見過,他告訴了卡耐基許多不平凡的事情:有一次,他診治一位不幸被冰塊折斷腿的老婦,因為傳染病菌已經侵入,所以非割去她的大腿不可。這位老婦虔誠崇拜舊約的戒律,以為上帝要她遭遇一點痛苦,她就應該忍受,才不愧為基督門徒。因此,她的意誌非常堅決,囑咐葛林費爾醫生在動手術時,絕不可用麻醉藥。這真有點使這位慈愛的醫生為難了,他邀請她那五個已長大的兒子到來,在他硬起心腸施行手術時,吩咐他們要緊緊抱住她,等到手術完畢,葛林費爾醫生的心幾乎要碎了,但這位勇敢的老婦,反而連一點呻吟也沒有。
葛林費爾醫生實在太慈愛了,所以沒有一個人不喜歡他。常常有人送禮物給他,不論是書或是衣服。甚至有一次,他收到了一雙漁人捕鰵魚時所穿的大短腳絆,也有人送過他一件紅色的獵衣和一頂絲質的帽子。他還收到過一件極珍貴的禮物,那是一本百年前出版的有關禮儀的書,但他卻將這本書拆開,象壁報似的貼在牆上,讓漁民們自由閱讀。
拉白利多的漁民刻苦耐勞,但也很迷信。有一次,某個村子裏的居民好幾個禮拜僅靠麵和糖水混合的稀糊來充饑,差不多就要餓死了;可是,在這村子裏,有的是養得肥肥的豬,他們卻不敢去宰來吃。據說,因為那群豬曾衝進教堂,吞吃了一本聖經,所以,他們認為這些豬已變得神聖而充滿聖靈,絕對不能屠殺。
在葛林費爾一生的事跡中,有一幕最為悲壯偉大。那是1908年複活節那一天,為了盡快拯救在六十哩外一個即將死亡的病人,他急急忙忙地備好雪車,用四隻狗來拖車。為了節省時間,他想抄近路越浮冰而過,沒想到突然風勢轉變,浮冰隨著海流去,四隻狗盡管努力地向前衝,也無濟於事,結果都掉落到寒冷的海中。這時形勢真是非常危急,葛林費爾醫生卻很鎮靜。他取出隨身攜帶的利刃,先剪斷勒狗的繩子,使狗脫離雪車,讓它們遊到一塊浮冰上。可是在雪車沉落到海裏的時候,卻把他的毛衣裳也帶了下去。他身上的衣服已被冰水所浸,再也不能禦寒了。這時候,冽風刺骨,黑夜來臨了,他被凍得昏昏然幾乎失去了知覺,他知道就要被凍死了。
終於,他想到了一個最後掙紮求生的方法。他抽出利刃,忍痛把那四隻忠馴的狗宰去三隻,用它們的屍體堆放在周圍禦風,再剝下它們的毛皮披在身上禦寒,然後整夜睡臥在浮冰上,一直到天明。第二天,他利用死狗的骨骼作槳,想將浮冰劃近海岸;雖然他覺得希望很渺小,但他隻知道作最後的奮鬥。忽然,他在晨光下瞥見了一個船槳的影子,起初他以為是眼花了,但立刻就證實那確是一條船在海麵上駛過,他高興得狂喊求救,於是,他被救了。
當我們自以為領頭的時候,正是被人牽著走得最歡的時候。
——[英]拜倫葛林費爾給卡耐基的啟示是:要對所有人懷有慈愛之心,幫助有困難的人走出困境,盡管可能會遇到一些危險,但最終總會取得勝利的。
甘地,有人尊他為聖人,也有人相信他是印度神的化身。他振臂一呼,把印度人從數百年的睡夢中喚醒了。
人們也許還記得,好多年前,印度有一個穿著破舊衣服、身材瘦小的棕色人,躺在帆布床上,宣布絕食,並勸勉其他的人也吃素,直到他死。這件事轟動了全世界,各報都當做重要新聞,競相以大標題來刊載,因為這個絕食的人,正是默罕達·甘地,是本世紀中的一位世界偉人。
從物質上說,甘地是非常貧窮的,曾經有人估計過,將他的全部家私變賣,也值不了七角五分錢。然而,全世界有哪一位富翁能趕得過甘地的權力呢?
印度民族不是占地球上人類的六分之一以上嗎?不過,數百年來他們都沉在睡夢中,因此盡管人多,可是有什麼用呢?任憑你生得高大,又有什麼能耐呢?但是,一位瘦小得不滿百磅的人,振臂一呼,卻把印度人都喚醒了。
關於甘地,有許多值得記述的傳聞,比如他那副假牙齒,在不吃東西的時候,總是放在他那破舊的衣服內,等到要吃東西時,才把它放在嘴裏;吃完,立刻又拿出來洗一洗,依然放在他那破舊的衣服裏。
甘地曾肄業於倫敦大學,並且做過律師,當他第一次在法庭為人辯護時,感到非常害怕,兩條腿不自覺地嗦嗦抖著……他的律師生活,也就此“壽終正寢了”。
他雖然缺乏做律師的才能,但曾做過一件很有益於人類的事情,並且因此每年能獲得一萬五千元,因此,我們不能說甘地缺乏辦事才能。
那麼,他對於每年能獲得這麼一筆巨款,一定是很快樂吧?因為他同情在貧困中掙紮的同胞們,又眼望著許多同胞們在饑餓中死亡;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小小成就實在是微不足道,他把所獲得的錢全部救濟了窮人,並且立誌終生為那些貧窮的人們服務,盡自己的力量去扶助他們。
所以甘地,有人尊他為聖人,也有人相信他是印度神的化身。
卡耐基敬仰偉人,不是隻崇拜他們身上的光環,而是從對他們的理解中發現他們的可貴之處、超人之處。而當卡耐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時,這些偉人們的處理方式就會給他提供榜樣,促使他奮發向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