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3)(1 / 3)

猶太人雖然是一個小的種族,但他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秘密之一就是他們在經濟上的獨立精神。猶太人在飯後唱的祈禱文中有這樣的話:“上帝啊,製止我們從別人那裏借錢和領受禮物吧!讓我們借助你那寬大神聖的雙手吧!無論在哪裏我們的行為都不會使您受辱。”

猶太人把尋求別人的幫助視為恥辱。不論多麼貧困,不論怎樣在低穀裏掙紮,仍然保持這個意識,以鮮明的獨立精神繼續生活,這就是猶太人的麵貌。否定對他人的依賴和順從,獨立地生存就是猶太人靈魂的精神根基。猶太人明白,要想取得獨立和自由,必須學會忍受貧窮。所以,有很多猶太人拒絕政府的生活保障,過著十分貧苦的生活。即使這樣,他們也決不向貧窮妥協,而是不斷地嚐試怎樣重新站起來。這就是猶太人和其他小種族的區別。

猶太人亞伯拉罕·拉姆五十多歲,是一個實業家。他在孩提時代就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和其他剛剛來美的猶太人一樣,他的父母當時也是身無分文。但是他勤勉刻苦,最後擁有的財產可以讓他一生衣食無憂。他在好萊塢有一所漂亮的公寓,在那裏,他和妻子二人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有人拜訪過他。

“亞伯拉罕·拉姆,你是怎樣賺到這麼多錢的?”

“沒怎麼樣啊!不浪費就可以做到了。”

一般人認為猶太人十分小氣,事實上並非那樣。他們在應該花錢的地方從來不吝嗇,比如在教育和慈善事業或是具有互助性質的公用事業上,他們出手往往十分大方。要做這些事,他們平時當然要節省一點了。吝嗇鬼是對金錢吝嗇,而猶太人是對奢侈的東西吝嗇。

附猶太商人關於生意的10則忠告

寧掏腰包勿讓錢袋丟失

僅僅知道等待和忍耐,不是真正的聰明。

很早的時候,有個猶太商人來到一個市場裏做生意。當得知幾天後這裏所有商品都大甩賣時,他決定留下來等待。可是,他身上帶了不少金幣,當時還沒有銀行,把金幣放在旅店裏,實在很不安全。

左思右想,他有了主意,於是帶上鏟子,晚上來到一個無人之處,在那裏打了個洞,將裝有金幣的錢袋埋藏起來。可是,等商品甩賣就要開始的時候,他跑到藏錢的地方去取錢,錢袋竟然不見了。他反複回想當時的情景,認為自己記憶的地方沒有錯,於是就對周圍環境觀察起來。一觀察,他發現,在離藏錢不遠處有一間小房子。由於房子被地形遮蔽,時間又在夜晚,他竟然沒有看見。

這下情況清楚了:一定是那天晚上他在挖洞時,被屋子裏的人看了個正著。但是,分析、推理並不等於證據,他必須要想出一個既能找回錢,又不致引起糾紛的辦法。

這個猶太商人走近那座房子,對屋裏的主人恭敬地說:“您住在城市裏,是個城裏人,您的頭腦一定很聰明。我是從外地來的,有件事情想請教您,讓您給出出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

見對方這麼客氣,又這麼恭維自己,屋子的主人很高興,連忙說:“可以,可以。”

猶太商人開始講出他預先設計好的計策:

“我從外地來到這裏,是想和這裏的人做生意的。我身上帶來了兩個錢袋,一個裏麵裝了500個金幣,另一個裝了800個金幣。前些天,我把那個小些的錢袋埋藏到一個誰也不知道的洞裏去了,現在身上還剩這個大點的錢袋。我不知道是該把這個錢袋交給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保管呢,還是把它也和先前那個錢袋藏到一起呢?”

屋子的主人連忙說:“你一個外地人,頭一次到我們這個城市來,當然不能輕易信任任何人。我建議,你還是應該把這個錢袋和先前那個藏在一起為好!”

猶太商人說:“謝謝您的指教,我明天就按照您說的去做。”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可以預料得到:那個貪心的“城裏人”馬上把偷來的錢悄悄藏回到原來那個洞裏,企圖等待著另一袋金幣的出現。而猶太商人趁他一走,便上前將自己的錢袋取了出來,隻留下一個空空如也的洞在那兒。

像故事中的那個商人一樣,猶太人在做生意時都秉承一個原則——寧掏腰包不讓錢袋丟失。

金錢無姓氏更無履曆

人的成功標誌,人的價值實現,更多的是靠自己在創造社會財富方麵的成功。不管方式方法如何,隻要是依靠自己經營能力賺來的錢,就受之無愧。

猶太俗語說:“金錢無姓氏,更無履曆表”。他們認為,不管方式方法如何,隻要是依靠自己經營能力賺來的錢,就受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