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根肋骨 自我塑造能力(1 / 3)

上帝為指出自大者的缺點,將一個石子扔進了石堆中,讓那個自大者去尋找,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而當上帝將自己的金戒指扔到石堆中時,那個自大者便很輕鬆地找到了。至此,自大者醒悟到:自己的形象原來與別人無異。

當男人的事業開始有所起色時,這時最為要緊的就是能讓對方認同或接受自己,然後順利地進入對方的世界,從而與對方合作共事。所以,自我形象是一個人開始辦事的通行證,也是一件事情能否辦成和辦好的先決條件。

貨賣一張皮

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人,都是易於交往合作的人。而一個人的儀表又是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

可以想象得到,一個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個裝束典雅、整潔利落的人在其他條件等同的情況下,同去辦一件事時的結果,恐怕前者會受到冷落,而後者卻容易得到善待。特別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辦事,能否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世上早有“人是衣服馬是鞍”之說,一個人若有套好衣服配著,便仿佛把自己的身價提高了一個檔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氣氛上增強了自己辦事的信心。聰明的人切莫怪世人“以貌取人”,人皆有眼,人皆有貌,衣貌出眾者,誰不另眼相看呢?著裝藝術不僅給人以好感,同時還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氣質與情操,它往往能在尚未認識你或你的才華之前,向別人透露出你是何種人物,因此在這方麵稍下一點工夫,就會事半功倍。

裝飾打扮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也許大家都有同樣的感覺,要到一流飯店趕赴宴會時,總會將自己體麵地打扮一番,若是到一般商店、市場購物,則是一套輕便的休閑服。其實,並不是每到一家一流飯店,都規定必須西裝革履,而是這些飯店的氣氛和其他人的穿戴,會使你不得不注意自己的服裝儀容。

盛裝赴宴,不僅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禮儀,而且也是為了不辜負酒店的豪華氣派。所以,裝扮儀容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一種預防被氣氛吞沒信心的心理武裝。這種情況下,身上的衣裝已不僅是件普通的衣服而已,而是一幅保護心靈的藥劑。質地好的服裝,可以強化自我意識,達到與觀光飯店平等的關係。初次見麵的對象,就像一流的飯店,隻要你能將可以與對方建立平等關係的“東西”,加諸己身的話,便會更加大方自信。

自然,人們對於著盛裝和不講儀表兩種人,明顯會產生不同的感覺。美國有許多家大公司對所屬雇員的裝扮都有“規格”,所謂規格自然不是指高檔的衣料,而是必須具備一定的“觀感”水準。

其實,不隻是美國,世界各地都一樣。如中國的幾家保險公司中的業務員,他們在向人們推銷保險的時候,著裝一定會很得體。無疑,人們對於穿得整齊的人,總會產生一種信任感。

所以,請你不要對“先敬羅衣後敬人”這種風俗嗤之以鼻。我們在辦事時,應該重視現實,並要推已及人,不然的話,一些不必要的失敗將會不期而遇。

包裝是一種文化

有人說:不懂得包裝,便無法成功。這話雖然說得有點太絕,可也不無道理。

當然,包裝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包裝不當,反而會引起大家的反感。比如化妝,有經驗的人都懂得“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道理,但有的人卻不明其中的道理,一味的濃妝豔抹,結果錢是花了不少,卻把自己打扮得像“夜叉”似的,真是得不償失。

我們和人見了麵,在開始聊天前,其實就已經用一種古老而全球通用的語言交談過了,這種語言就是衣服、飾物和所有個人裝飾品。

著裝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作為文化,它自然有很多講究,合乎場合的打扮往往成為工作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正式的工作環境中,自然應選擇莊重、文雅的服飾。即使平常喜歡穿著隨意、不修邊幅的人,在莊重的社交場合也不應隨隨便便,那樣會使人產生不被尊重的感覺。相反,在一些輕鬆、愉快的社交場合,或個人的業餘文娛活動中,則可選擇活潑、鮮豔、式樣隨意一些的服飾,使人感到富有生活情趣,不拘一格。

不講究著裝、沒有著裝品味的人,勢必影響辦事效果。因此,想要縱橫於職場,就從現在做起,從自己的著裝做起。

社會階層和社會團體中,著裝規則一直存在,並有不成文的約定。尤其是行走於政府部門的一些辦事人員,他們一般比較正統,沒有人膽敢標新立異。而隻要標新立異,他就很可能會鶴立雞群、離群獨處,受到上司甚至同事無以名狀的排擠。

約翰.T.莫萊被《時代》雜誌譽為全美第一位服裝工程師,他認為,成功人士的保守、不逾越身份,在著裝方麵表現得相當明顯,他們在著裝上盡可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他認為機構的高層行政人員在著裝時,藍色和灰色西裝最為合適,而咖啡色則不太適宜。

認真對待著裝是讓別人認真對待自己的提示。穿著與眾不同,一定要和你所從事的工作和所在的單位相協調。不同的團隊,職業服裝標準也不相同,這與團隊經營的種類、產品或服務的性質、公司位置、公司曆史與傳統等等密切相關。以往,我們對正確的職業服裝的概念來自於以男性占主導的中上層職業--銀行家、律師、醫生和軍官,有時也包括商人。而現在,一種源於工業革命後維多利亞時期的男性服裝,經過女性化修改,已作為職業服裝被廣為接受。這種傳統的職業服裝,代表著一種正式而保守的形象,對男人女人同樣地適用,但有些單位卻不鼓勵這種被人接受了的傳統城市化著裝,他們認為這種著裝對其產品或服務太過正式,從而希望其職員的著裝能隨和一些。

以優勢吸引注意力

無論是誰都離不開別人的關注,生活在這個世上與人相處。

與人相處要從初次接觸開始,以後關係發展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你初次接觸是否將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而定。

展示優勢就是吸引人們的注意。要吸引得很適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是說,你在初次跟人結交時,一定要給別人留下一個有優勢的好印象。

一次,某商店登出了一段招雇實習生的廣告,有個小孩興衝衝地前去應征。應征的那天清晨,那商店還未曾開門,但門口卻早已擠滿了前來應征的人。

那個小孩一看到這個景象,便對一同來的小弟弟說:

“你快回去一次,叫小朋友們抓些狗來,在牆角邊等著,你自己則捉一隻貓放在布袋裏,我一使眼色,你便把貓放出來。”那位小弟弟一一遵命辦到,這孩子便放心了。

一會兒門開了,老板出來了,就在人們要爭先恐後去應征時,那個孩子使眼色叫弟弟把貓放了出來,一群狗便圍著貓打起架來,許多人因此放棄了應征轉而去瞧熱鬧,老板不由得皺起眉頭走到門口。

那個聰明的孩子迎上去說:“先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是我將他們打發開了,可以和你談了嗎?”老板的注意力一下被他吸引了,不用說他對這孩子的印象是非常棒的。於是這孩子被錄用了。

那個聰明的孩子正是運用了掌握初次印象的訣竅。他若不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引起老板的注意,老板根本就不會去理會他。

當你初次和別人見麵時,別人是不會把你放在心上的。也許你是由別人介紹給對方的,或許對方正把心放在別的事情上麵而沒有理會你的到來。若想要對方在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就分外注意你,你一定要做一些什麼事,或是說幾句超出常人的話,在別人受到感動以後,你就會在他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就是說,要使他人的視線或思想集中到你的身上,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你的優勢!

優勢是使他人注意的條件,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隻要你有優勢,別人便會對你分外的注目。比如,你站在一大群人麵前進行演說,眾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你的身上,你暫時得到了他們的密切關注。但是你是否失去這種關注或是能否引起大家非常的注意,這就要看你將會有的演講是否有魅力。

總之,要想引人注目,必須想辦法彰顯出你的特點和優勢,使人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注意你,這樣你所獲得的效果一定不同凡響。

發揮優勢要恰到好處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為自己“評功擺好”,即使肚子裏真有貨色也是枉然。不經意地露一手,或偶爾說一鳴驚人之語,就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巧妙的方式發掘自身特點,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將會有助於人生的成功。

英國某知名作家的兒子,在跟父親與丘吉爾見麵時,竟當了一次首相的“語文老師”。

在“瑪麗亞王後”客輪上,作家的兒子穿著停當,跨進丘吉爾的艙房時還有點迷迷糊糊。他如釋重負地發覺丘吉爾不在房內,客人很多,丘吉爾夫人開始替人作介紹,這時屋裏“刷”地肅靜下來。他轉身一看,丘吉爾本人竟站在屋裏,抽著一支碩大無比的雪茄煙,穿著他在二次大戰時的戰地服裝。

丘吉爾從人群中走過,邊走邊同人握手致意。接著他挽住英國作家的胳膊,大步走到屋子的另一頭。作家的兒子拚命往前擠,就在這時,丘吉爾恰巧朝他的方向瞥了一眼。丘吉爾莞爾一笑,招手示意他過去。他走到丘吉爾跟前,英國作家迅速對兒子使了個眼色,要他絕對保持沉默。

丘吉爾談起自己在密蘇裏州的富爾頓大學所作的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丘吉爾首先使用了“鐵幕”一詞。英國作家說:“你的預言又一次實現了。英國和西方之間存在著可怕的分歧,你準備怎麼做呢?”

吉爾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小孩一眼,仿佛在看他是否聽得懂這番話。接著他掃視了一下屋裏的其他人。“哦,現在,”丘吉爾提高聲音,字斟句酌,一字一頓地吐出下麵的話來,仿佛在議會中發表演說似的,“現在--你是在要求我踏上--把陳辭濫調和信口開河分隔開的--那道鴻溝上的獨木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