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根肋骨 緩解壓力的能力(2 / 3)

激勵自我

毅力和決心,是驅除壓力的有力武器,有了毅力和決心,不舒服和不安的感覺將隻是一種短暫存在。

“成為不好不壞的二流人物,並非一件美妙的事。”你如果能記住這句話,那麼焦慮、不安的日子很快就會過去。舍棄使你平凡、憂鬱或失望的生活狀態,你可以更成功。你將要了解潛意識中,頑劣不拔、害怕改變的那些個性。

你的“自我”就像性格城堡的守護者,他所支配和守護的是你的“下意識”。他的職能就是監視你的行為,確保你一如既往地工作、生活。對他而言,不改變代表著一切安好。

你的守護者看護著你的思想行為,看你是否依照往年的習慣去做每一件事,除非他判定你的行為有章可循,否則他是不會允許你去做的。盡管你原有的生活使你可能落到失敗的境地,他還是要求你繼續過那種不成功的生活。

你的守護者可能會警告你,如果你改變,將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提出異議,並向他抱怨你是失敗者,而且受了很多苦卻得不到快樂時,也許守護者會發出安慰之詞:

盡管生活一直沒有起色,你覺得不妥當、沒有價值,但這些年來,你不是用這種方式活下來了嗎?所以還是與往常一樣過安全的日子吧,你可以知道現在的你,但不知道改變後會是什麼樣子,你去冒這種風險太危險了!

使你害怕、使你無法實現夢想的人,就是你下意識的守護者。他隻會使你感到害怕,永遠不要改變。所以,這種言論不要聽,這種警告不要管。一旦你的守護者發現他無力阻止你改變,而你的新行為又已穩固了之後,他便會放棄,並加入到你的行列中。

當你拋棄沒有價值和不適當的過去,開始接受讚賞時,你的自我意識可能又會使你害怕而回到失敗者的群體中,你因為害怕而頭痛、反胃、手心冒汗、臉紅或是使身體各部分疼痛。

因此你要明白,當你剛步上勝利之途時,都可能產生這種生理上的短暫不舒服,這些都是你對害怕改變或對成功緊張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證明你有膽量對抗你的守護者,而朝勝利邁進。

當你展開行動,並使你的內心知道將有更多快樂來臨時,對成功的壓力便會消失,其他的生理症狀也將一並消失。這時,你的自我意識也開始和你一起,朝成功、自由、愉快邁步了。

試圖改變生活狀態

你為何要固守這些“懼怕未知”的行為,而不到那奇妙的未知世界去漫遊呢?也許認為那樣確實能給你帶來很多“好處”,這些“好處”是你固守這些行為的強大心理支撐點。

例如,由於你一直墨守成規,生活單調,你就永遠不必獨立思考。既然你已經有一個計劃,那麼遇事隻要看看計劃就行了,而不必動腦筋思考。回避未知也有“好處”,你是如此懼怕未知,那麼你隻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擔驚受怕,盡管這樣會大大有礙於你的個人發展與成就。跟在人家的後麵走路總是保險的。

然而,你可以想想哥倫布,當時,別人都告訴他,他的航海探險將徹底失敗,然而他最後成功了。墨守成規總比冒險探索來得容易。畢竟,未知是一種挑戰,未知隱藏著某些風險,挑戰與風險總會構成某種威脅。

你可以說,你在推遲自己的快樂,並認為這樣做是“成熟的行為”,從而固守熟悉事物並以此自慰。這樣,似乎推遲快樂是“成熟”的“大人行為”,但實際上你固守自我、回避未知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你疑慮未知,懼怕未知。

你可以為自己做對了某件事而感到了不起。你一直是個好孩子。隻要你以成敗為衡量標準,總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是自我價值的提高,並因此而自鳴得意。然而,在這裏“做成了某件事”僅僅是別人對你的評價而已。

努力選擇並嚐試一些新事物,即使你仍留戀著熟悉的事物。如盡力結識更多的新朋友,置身於一些新的環境,嚐試一些新的工作,邀請一些觀點不同、性格不同的人到家裏來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談,少和你熟悉的朋友交談,因為對老朋友之間已經了解得太多了。

不要再費心去為你做的每件事找借口。當別人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或那樣做時,你並不一定要說出可信的理由,以使別人滿意。其實,你決定做任何事情的理由都很簡單--因為你想這樣做。

試著冒點風險,使你解脫日複一日的單調生活。如上班時不一定非得要乘坐同一種方式的交通工具,每天早餐不一定總是吃同樣的東西等。設想一種美妙的情景--你可以要什麼就有什麼。你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如想象自己擁有一大筆錢,足夠在幾年內怎麼也花不完。這時,你也許會發現,你原來設想的計劃幾乎都是可以實現的。當然你不會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獲得一些十分簡單的東西。如果你不再懼怕麵對未知世界,你同樣可以獲得這些東西。

試圖做一件可能使你的生活發生劇變、但將對你有極大好處的冒險事情,如婚姻、工作或學習上的重大選擇等。每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在回避未知事物時,問問自己:“如果我真的接觸了這些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子?”仔細一想,其實並沒什麼,你對未知的壓力,往往大於探索未知而產生的實際後果。試著做一些看似愚蠢可笑的事情,或一些你覺得“不應該去做”的事情。當你真正做完之後,你也會發現這樣並沒有什麼愚蠢可笑和不該之處。常常提醒自己,懼怕失敗往往是懼怕別人對你的否定或譏諷。如果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你便能夠用自己的標準--而不是別人的標準--評估你的行為。你衡量自己行為的標準,將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於或低於別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於別人。

對那些自己在“我做不好”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一定要試一試。你可以用一個下午來繪畫,讓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畫出的畫不是很好,你也沒有失敗,因為你至少高高興興地度過了一個下午。你可以在家裏盡情地唱歌,盡管你唱得並不太好。你可以到野外去拍照,盡管你可能對攝影技巧一竅不通。

與那些你認為會使得你懼怕的陌生人主動接觸,主動與他們聊聊天。向他們明確表示,你打算嚐試新的事物,看看他們反應如何。你會發現,他們的懷疑態度曾是你擔憂的因素之一,因而你總是在這些否定態度麵前陷入惰性。既然現在你可以正視這種態度,那麼你便可以發表你的“獨立宣言”,擺脫懼怕對你的束縛。

改變自己對任何事情都要求盡善盡美的觀念,讓你和你的孩子選擇那些喜歡或重要的事情,並努力做好。至於有些方麵,隻要敢於去做就行了。將每一件事做得最好是不大可能,也無此必要!人對什麼都要求盡善盡美,是很不現實的。

自己的這種不正確觀點,會嚴重地阻礙個人發展。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我們往往形成一些固定的看法並力圖堅持,但也許你的某些看法並不正確,如果遵照行事,就會產生阻礙。在評估自己的行為時,不要根據自己已有的觀點,而應根據現時的具體情況、根據你現在的經曆來衡量。

爭取自我突破

別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據自己的選擇,實現你的任何目標。牢牢記住這一點,每當為保險起見而回避未知時,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當你發現自己正在回避未知時,馬上自我警示,在內心裏進行一場自我對話。告訴自己,在生活的具體關頭不知道正在往哪兒走,這並沒有什麼值得恐懼的。要改變一種習慣,首先必須對其有所意識。

你可以故意在某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失敗,比如你輸了一場網球,或畫了一幅糟糕的畫,你是否感覺自己的個人價值是有所減少?你是否仍然可以從愉快的活動中獲得樂趣?經曆這些小小的失敗,你也許會找到一些更新更深的體驗。

如果你無法給自己選擇一種積極的自我形象,那就很可能陷入一種自我貶低的誤區之中。

一個嚴寒得幾乎要把人凍僵的早上,有人突然來到中西部某城鎮的飯店找他的好友。由於他的好友即將在離該地大約35公裏處做一場演講,因此就請他陪同一道前往。兩人坐上車子,在易滑的路上朝著目的地駛去。他駕車的速度比他的好友快,於是他的好友向他提議:“時間還相當充裕,你可以慢慢開,不用趕時間!”

“你不必擔心我的駕駛技術。”他回答並繼續說道,“在以前,我的心裏經常充滿著各種不安感,但現在已經完全克服了。過去,我什麼事都怕--害怕開車上路,害怕搭飛機,甚至當家人外出未歸之前,我也會處於恐懼之中。此外,每當自己外出時,總會覺得似乎將要發生什麼不測,心中極為不安,受到這種感覺的嚴密包圍,而使得自己的生活黯然悲慘。事實上,我存有相當嚴重的自卑感,並缺乏自信,這種心態也反映在我的工作上,於是工作總是進行得不順利。不過,現在我已經想出將這種不安感從我心中徹底驅逐的妙方了。現在的我,不論麵臨任何事,都能自主地掌握與安排。”

於是,他說出自己的“妙計”。他用手指著固定在儀表板上的兩處夾子,然後把手伸入胸前的口袋,拿出一疊小卡片,他很快地從其中選出一張,再把它用夾子夾妥。

卡片上這樣寫道:“隻要心中充滿自信,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接著他把那張卡片抽下,用一隻手平衡地操控著方向盤,另一隻手則以熟練的技巧將卡片放進疊裏,再抽出另一張卡片,並同樣地用夾子夾好,這張卡片上則如此寫著:“有了上天的幫助,誰能抵擋我們呢?”

“我經常到各地巡回推銷。”他接著對他的好友說,“我整天拜訪客戶,並且常開著車到各個地方,而人在開車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想著各種事情,如果想法一旦消極的話,當天的行動與表現自然也會顯得消極。從前,我雖然開著車子到各處拜訪客戶,但實際上我的腦中卻充滿著不安和失敗感,而這種情形正是導致我的銷售業績每況愈下的原因。但是,現今我的情況已經大為改觀了。”

“自從我開始在開車時使用這些卡片,並設法把上麵的字句記誦下來之後,我腦中的想法便奇妙地發生了轉變,那些過去經常困擾我的不安、挫敗的感覺已經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信仰與勇氣。”

“這個方法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我在工作上的表現。”他強調,“過去,我可以說是不情願去從事客戶的拜訪與推銷工作,因此想要有所收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學會四大皆空

人人都會有一定的占有欲,一旦被剝奪後就可能有痛不欲生之感。這涉及了有形與無形兩種情形。有形的情形很容易想象,例如親人過世;無形的局麵則不太為人所注意,但卻常成為當事者揮之不去的夢。無論你所遭遇的是有形抑或無形的損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事件發生的刹那都會帶給當事者莫大的傷痛,接著就慢慢消退。這使得你所麵臨的這種壓力比較特殊。至於陣痛期會有多久呢?這就很難說了,要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大多要經曆以下幾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