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根肋骨 社交能力(3 / 3)

其實,上司在吩咐工作時他可能也會感到不安,或是覺得不好意思,但是為了工作又不得不這樣做,而你也是必須去做的。所以與其沉著臉說“做不了”或“不行”,倒不如痛快地說“知道了”、“明白了”。在這種情況下,用明快的表情聽和用爽快的語言回答是非常重要的。

此時,如果你拒絕上司的要求,可能會給對方造成不好的印象,甚至更壞的結果。但是,如果你有波不及待的原因,一定要拒絕,也要冷靜地與對方交談。 因為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自尊心,能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意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做到“會聽”,就要認識到“聽”在交談中的重要作用。這樣,你在與別人交談時就能夠做到隨時附和,以表示讚同或認可。

覓取話題的竅門

如果你能和任何人連續談上10分鍾而又能使對方發生興趣.你便是最優秀的交際人物。

有些人對談話的題材存在誤解,以為隻有那些不平凡的事件才值得談。因此,朋友見了麵想開口時,就會在腦子裏苦苦搜索,企圖找一些怪誕的奇聞、驚心的事件或刺激新聞當話題。然而,這種話題畢竟不多。況且,有些轟動社會的新聞,未等你講,人家也許早已知曉。再者,由於對象不同,某一部分人樂於聽的,另一部分人未必感興趣。這樣做必然會把話題囿於狹小的圈子裏。

其實,人們除了愛聽一些奇聞軼事之外,更愛聽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普通話題。例如,孩子大了,進哪家學校比較好;花卉被蟲子咬了,該買什麼藥;這周上映的電視劇,哪一部最值得看,等等。

對話題的另外一個誤解是,以為必須談些深奧的、顯示學問的題材,才能獲得別人的尊敬。因此常在交際場合中想跟別人談些抽象的理論,或談一些高深的知識。但這類問題,在一般場合是很難找到知己的。

因此,對話題的選擇,大可不必作繭自縛。在這方麵,某保險公司業務員的做法值得借鑒。 、

他們在開展工作時,有一個必須遵奉的準則:若想與顧客交易,先要具有麵對任何人都能開口說話的膽量和本事,正如一但位學者所說:“如果你能和任何人連續談上10分鍾而又能使對方發生興趣,你便是最優秀的交際人物。”

其實,隻要有心與別人接觸,話題實在很多。一個人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很好的話題。

你可以談理想、談社會責任感、談生活哲理;可以談工作體會、談同事關係、談友誼、談愛情;可以談書籍、電影、電視、戲劇,把你的欣賞感受發揮一番;可以談天氣、談遊樂、談衣食住行……

但是,以下一些話題是要小心避開的:

1.對於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內行。

2.不要向陌生人誇耀你的成績,如個人成就,你的富有……

3.不要在公共場合去議論朋友的失敗、缺陷和隱私。

4.不要談論容易引起爭執的話題。

5.不要到處訴苦和發牢騷,因為這不是博取同情的正確方法。

有時,對方談了一些你不願意涉及的話題,這時你就要采取回避的辦法。你可以開誠布公地告訴對方:“也許這個問題一時難以說明白,以後再討論吧。”也可以引開對方的注意力,如接過對方話題中的某個枝節問題,借請教、闡發等辦法把話題引開。

如對方指責一位你熟悉的朋友:“他這個人太小氣,那次我和他看電影,他出了票錢,後來卻向我要回。”你可以問他:“那次是什麼電影?”在對方回答後,你不妨借此評論那一部電影,把話題引開。

話題的選擇最好是就地取材,即按照當時所處的環境覓取話題。

比如,如果相遇在朋友家裏,或是參加喜宴,那麼你可以詢問對方與主人的關係:“您和某先生是同學吧?”這樣,無論問得對或不對,總能得到對方的解釋。

“這房間布置得很雅致!”“這台電視機的款式真漂亮!”這雖一種客氣話,但卻往往可以引起後續的話題。

當然,你可以向對方了解一些他熟悉的、有興趣的問題。如對方是醫生,盡管你對醫道一竅不通,你也可以打開局麵:“近來肝炎又開始流行了吧?”因為這是對方熟悉的領域,容易產生共鳴。這時,你不妨按照這條路子談下去,談談肝炎,免疫、中西藥的療效……

實在找不到話題時,也可以沿用中國的老方法--請問對方的籍貫:“府上是什麼地方?”而知道了籍貫,話題自然也就找到了。

善於溝通

艾媚有個朋友不斷向她借東西,但從不歸還。艾媚雖然生氣,卻鼓不起勇氣向她追討。她的解釋是:“如果我去質問她,就會傷害我們之間的感情,而她又是我很要好的朋友。”

馬麗在工作單位裏有個能言善辯的同事,三番五次地說服馬麗替他做一部分工作騰出時間去進行交際應酬。馬麗雖心有不甘,卻有又不好意思開口拒絕。馬麗的解釋是:“老是找不到適當時機和場合來提起這個問題。”

像艾媚和馬麗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們明明心裏不想接受某件事,但礙於麵子不知該如何拒絕對方的要求。

在理想中,人際關係都應該以彼此間的真誠尊重、順暢溝通和關懷體諒為基礎。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形並非如此。有些人常常對別人步步進逼,不斷地提出請求、需索和進行試探,直到遇到對方抗拒為止。而許多人,盡管自己有足夠的權利和理由,卻不肯抗拒這些試探,事後卻找出種種理由來解釋他們何以永遠被欺侮。

如果你認為你也像艾媚和馬麗一樣,那麼,你就必須學會利用一些方法來表明你的感受和希望,從而使獲得別人的尊重。

一、改變不適當的溝通方式

(1)不要給別人一個現成的托辭

例如:“近來你天天遲到,不過,我知道你不是一個早起的人,要那麼早就開始工作是很難的。”如果你給了對方這樣一個借口,他便會認為你可以容忍他的所作所為,從此他就會繼續遲到。同時,他可能還會認為你是個軟弱無能、不願貫徹意旨的人。

(2)提出合理要求時不要表示歉意

例如:媽媽厲聲叫兒子打掃他的房間,但卻對兒子說:“孩子,我剛才不應該粗聲對你說話。你知道嗎?我不是生氣。因為,我知道你一定會主動清理你的房間的。”做完一件事之後表示的歉意,通常是心有內疚或憂慮的結果。用這樣的方式來取消之前的“命令”,會使你喪失自尊。

(3)不要過分寬限你分派的任務

例如:“我想要在星期五看到那份報告,不過,如果你有困難的話,下周一交給我也行”。

一項清楚說明你希望那份報告什麼時候完成的直截了當的聲明,既能防止誤解,又可以使報告及時遞交上來。

(4)不要把你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例如:“老板說你應該……”之類的說法,雖然可使你暫時推卸了責任,表麵上沒有因此而得罪人,但卻降低了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威信,從而使你成為一個毫無實權的傳話者。假如你一開始就說“我要你做……”,人們就會把你看作是一個堅強的人。

二、采用更為有力的辦法

(1)要直截了當

把你的期望說得清清楚楚。消極的人常常以為,他們就是不吩咐,別人也會知道該怎麼做。這往往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誤解或麻煩。

(2)要考慮透徹

說明問題之前,腦子裏先要有個概念。事先把事情想通想透,你才能陳述得合情合理。

(3)碰到問題立刻解決

逃避問題隻能使問題變得更趨嚴重和更難解決。不要留下問題隱患,對於問題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4)小心選擇要對付的問題

如果在同一時間要對付太多的問題,就會被弄得焦頭爛額。如果有重點地適當選擇問題,你便會較好地控製局麵,成功的幾率也就會更高。

(5)表現自己時不可憤怒

如果你隻在怒不可遏的時候表現自己,那表示你是軟弱的。假如你不能平心靜氣地表現自己,那麼你就可能對別人的言行做出過激的舉動。況且,當你大發脾氣的時候,別人很可能會為自己辯護。這樣,真正的問題通常便解決不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別人聽了你的講話之後產生過激的反應,你也不可感到憤怒。你的毫不動氣,可以襯托出對方的不成熟和你自身的素質,而且,你的鎮定通常還可以使對方冷靜下來。

(6)利用你自己地盤

運動員在自己的地盤比賽,通常勝率會高一些。維護自己的權利也是一樣。在一位同事的辦公室或他的家裏與其對抗,自己往往會處於下風。因此,在可能的範圍內,最好在你自己的“領地”堅持你的意見,這樣你便可以得到“地利”的優勢。

(7)利用非語言的暗示

說話時眼睛要與對方保持接觸,並且不要反複不斷地說明你的理由,而要用停頓來加強效果,用適當而非挑釁性的手勢來強調你的論點。

(8)不要虛張聲勢

你在虛張聲勢的時候,即使年幼的孩子也是可以感覺到的。要建立你的威信,就必須說明你的合理期望,並說明如果這些期望不能達到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然後將期望堅決貫徹到底。要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隻有讓他們確實了解你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