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時複命製,反映的是一個職業化員工的修養,也是提高落實責任能力的一種有效工具。如果你過去沒有意識到的話,從今天開始,學會利用這把效率的利劍吧,它必將幫你披荊斬棘、順路開道,必將讓你艱難的落實之路變成康莊大道,必將讓你的責任變成順風車,即刻即達,快速複命!
當然,除了“四小時複命製”,還有“八小時複命製”、“24小時複命製”等管理製度。在許多優秀的企業裏,優秀的員工根據任務的特質,按照限定的時間進行高效的複命。“四小時複命製”、“八小時複命製”等製度的有效運行,是優秀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員工對複命精神不懈堅守的結果。
把一年中的一個月設為“無借口月”
在西點,凡是遇到軍官問話,隻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在這四句話中,每一句話都不可或缺,每一句都有它深刻的含義。在回答問題時,西點要求每個學員隻能用這種要麼肯定、要麼否定的方式回答,它實際上告訴學員:你要為你的回答負責,為你所做的一切負責。
“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是不推卸責任的一種基本要求。
但是,“沒有借口”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落實起來還是很難。事實上,很多人在落實責任的時候都喜歡找借口。
一個被下屬的“借口”搞得不勝其煩的經理在辦公室貼上了這樣的標語:“這裏是‘無借口區’。”
他宣布,9月是“無借口月”,並告訴所有人:“在本月,任何人在工作時隻解決問題,堅決不找借口。”
這時,一個顧客打來電話抱怨該送的貨遲到了,物流經理說:“的確如此,貨遲了。下次再也不會發生了。”隨後他安撫顧客,並承諾補償。掛斷電話後,他說自己本來準備向顧客解釋遲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無借口月”,也就沒有找理由。後來這位顧客向公司總裁寫了一封信,評價了在解決問題時得到的出色服務。他說,沒有聽到千篇一律的托詞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鮮,他讚賞公司的“無借口”運動是一個偉大的運動。
找借口的習慣塑造了一批平庸的人。如果讓他們承擔責任,他們就隻限於那些容易控製的因素和事情,比如接受命令、填充表格或者按照書本操作,隻是被動負責而不是主動負責,這樣又怎麼能把自己的責任落實到位呢?
借口、悲觀主義和無助感總是相伴而行。找借口也許是一種症狀,悲觀和無助則是潛在的習慣和感覺。無論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這些要素總是會一起出現,它們是個人責任感的敵人,也是落實責任的敵人。“不找借口”就是要敢於落實責任。在工作中,我們的上司通常會布置給我們一些任務,有時候這些任務並不明確,這就需要我們去把它們搞清楚,不要等到該交任務的時候,說:“老板,你的任務布置得不清楚,所以很抱歉。”不找借口是無數商界精英秉承的理念和價值觀,被眾多企業奉為圭臬,它體現的是一種負責、敬業的落實精神,一種務實、主動的落實態度,一種完美、積極的落實能力。
把一年中的一個月設為“無借口月”,可以有效地幫助組織管理者和員工徹底摒棄借口,培養勇於負責的職業精神,讓責任得到有效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