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沒有結果就沒有生存—結果是企業和員工的底線 (1)(2 / 2)

在施樂的贏利能力逐漸衰退,新產品的研發停滯不前的時候,佳能則不斷努力,推出迎合市場變化的新產品。

2000年,施樂在美國失去了1/3的市場份額,佳能坐上了美國複印機市場的頭把交椅。到年底,施樂中國公司以5.5億美元的價格將股權轉讓給了日本富士公司。

施樂公司的故事證明,任何企業都必須不斷進取,創造結果。企業給客戶、給市場提供的“結果”,即產品跟不上市場的需求,得不到客戶的認可,就無法保證該企業能夠發展下去。結果決定了企業的行業座次,沒有結果,企業就會被市場無情地拋棄,淡出人們的視線。

市場經濟以“成敗論英雄”,對任何企業而言,一切必須以結果為導向,結果決定著企業的行業座次。不追求結果,企業就會失去最原始的動力,停滯不前,落在別人的後麵。市場越來越成熟,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白熱化,要想在弱肉強食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要從結果抓起。

【結果力訓練】

要保證企業的長足發展,就要求每一位員工積極行動起來,為企業創造結果。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結果意識

左右企業命運的關鍵因素是員工的結果意識。有結果意識的員工,會主動請纓、接受任務、執行任務、完成任務,會給企業帶來好結果;沒有結果意識的員工,習慣於推卸責任、製造麻煩、扯皮任務、拖延時間、不了了之,企業也會因此蒙受損失。隻有每一位員工樹立了結果意識,才能夠保障企業的發展。

2.時刻關注落實的結果

落實的程度直接關係到結果。一切口號、目標都不是落實,真正的落實不僅要付出行動,更要取得結果。落實的程度越高,取得的結果越好。

老板為什麼聘你——結果決定員工的職場位置

員工不能為企業創造結果,就不可能獲得升職的機會。隻有為公司創造結果,員工才會有能獲得老板的重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員工為公司創造結果就是為自己增值。努力工作會讓你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最終也會提升自己的職場位置。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並擁有一份好的工作,就必須牢記,為公司創造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每天都要用結果來交換自己的報酬,也要用結果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隻有亮出自己的實力,用結果說話,才能獲得升職和加薪的機會。

王瑞娟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工作,業績一直不錯。可是公司為了壓縮成本,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決定裁減員工。

如此一來,所有員工都麵臨著被裁掉的危險,銷售部要裁去一半的人員,這不能不讓所有銷售人員都緊張起來。大家平常工作都差不多,誰走誰留呢?

麵對這種情況,王瑞娟卻鎮定自若,似乎並不在意。最後的結果是,銷售部人員走了一半,連副主管也被辭退了,而王瑞娟不但留了下來,還升了職。這讓很多員工覺得很難理解。

原來,王瑞娟在平常的工作中,十分注意整理所有客戶的資料,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編程工作,為公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的建立為銷售渠道的正規化提供了科學依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相應地提高了員工的業績。早在一個月前,王瑞娟就向主管遞交了這個數據庫,得到了主管和老板的認可。

升職後的王瑞娟除了將銷售方式正規化外,還聯係境外的客戶,積極拓展業務。不久,由於業績突出,王瑞娟又被提升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現實就是如此,不管你的學曆有多高,不管你的工作年限有多長,拿不出結果,你就可能麵臨下崗的危險。王瑞娟深知結果的重要性,她知道要想在公司獲得很好的發展,就必須為公司創造出結果。最終,她用自己出色的業績為自己爭得了升職加薪的機會。

公司要發展,需要公司中的每個員工都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對於員工來說,勞動是提升自己的手段。通過勞動為企業創造結果,企業產生利潤,員工才能夠升職加薪,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