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盡職盡責的人來說,卓越是唯一的工作標準。他們不會滿足於已有的表現,而是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要做就做到最好,盡可能避免出現1%的漏洞,直至達到預期效果。把事情做到極致,才能造就完美的執行;唯有圓滿,才是執行的最高境界。
優化工作流程,確保工作結果
有人說,一家企業應該有兩本書:一是紅皮書,稱為戰略;一是藍皮書,就是標準作業流程。標準作業流程,就是確定事先做什麼,事中做什麼,事後做什麼。在工作中,人們往往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一件事情,如果不加任何限製,讓1000個人分別做,每個人也許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這些方式各異的做事方法,大大增加了係統的不穩定性。很多重大事故的發生,其實都是操作者忽視了常規步驟所致。
在工作中,責任心與流程都可以保證把事情做好,但責任心隻能保證做好一時,而流程卻能保證好的做法一再保持,因此,企業需要優化工作流程來保證責任的落實。對於企業而言,建立起做事的流程和規範,並且讓員工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有一位老板發現,公司裏有很多的新員工成長得特別快,往往經曆一兩個實際的項目後他們的技術熟練水平和效率就可以趕上甚至超過很多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員工。
於是,他就留心觀察和分析,把那些成長快的員工身上的特質與那些老員工比較。
他發現,那些老員工雖然工作多年,但他們的工作效率很低,隨意性比較強,因此,工作過程中常出問題,各個環節之間銜接空隙大,造成有的時候忙得四腳朝天,有的時候閑得百無聊賴。
而那些成長快的新員工將每次遇到的工作加以分析和總結,將工作處理的過程進行記錄,然後將工作係統化、程序化。在建立個人的工作係統之前,他們堅持三個原則:規範、認真和研究。
隨意性強的老員工工作效率較低,工作過程中隨機問題表現明顯;而那些新員工認真按工作流程做事,確保工作係統化、程序化,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比老員工的高。由此可見,落實流程是事半功倍的關鍵,是用最經濟的方式來獲得最好結果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在落實責任時要讓流程說話,要強化責任落實的核心流程,充分監督、完善考核,順暢落實流程。
【結果力訓練】
流程在落實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麵我們列出幾條優化工作流程的技巧,以供參考:
1.縮短審批環節是提升落實力的關鍵
在落實過程中,流程過於煩瑣、不合理,會嚴重影響落實的效果。有研究顯示,處理一個文件隻需要7分鍾,但耽擱在中間環節的時間卻能多達4天。有時一件事需要各個部門進行審批,導致具體落實人員失去耐心而影響落實的最終效果。縮短非必要部門的中間審批環節,建立合理的流程是提升落實力的關鍵。
2.合理的流程可以減少企業對人的依賴
在工作流程不合理情況下,日常的工作是依靠一級一級領導的推動來完成的,一項工作如果沒有領導過問,就沒有人處理,也沒有人承擔責任。企業必須從“靠領導推動”轉向“靠流程推動”,簡化工作決策的環節。例如,一個員工憑自己的經驗做事,他可能做得很快,但有可能會做錯。效率雖很高,但有效性可能等於零。在企業發展速度比較快的時期,很少有人會在意流程的存在是否最優,當企業進入穩定、持續發展的時候,流程不合理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合理的流程可以減少企業對人的依賴,即使出現人員的大規模流動,也不會給企業帶來太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