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老山上冷下熱。一起種的莊稼,靠近羅茨的成熟了,大營盤的才開花。於是畢顧保發動群眾在羅茨背後的大營盤下大力開荒種地。彝家漢子一個個成了“泥牛”拉著犁,哼著“阿裏囉”翻鬆了一片又一片沃土。撒下了燕麥,大豆等農作物。燕麥成熟了黃澄澄的,著實耀眼;大豆成熟了,沉甸甸的,鬆老山下豐收在望。彝民們圍坐在火爐旁拉的拉風箱,打的打鐵造鐮刀,斧頭,鞘鋤;和著皎潔的月光或忽明忽暗的鬆明火,年輕的少男少女們在土院子裏跳起了阿裏囉:“三鬧鬆栽妞妞呀,李鬧鬆摸少少呀······(歌詞大義是:三月麥子青溜溜,四月麥子黃澄澄,明天小妹掃嗮場;阿哥下山把麥擔。麥苗青麥苗黃澄澄,等著老天快天亮!”)
雄雞一唱天下白。第二天,鬆老山的彝胞們在畢顧保的帶領下拿著鐮刀,背板,向鬆老山下麵的羅茨壩子趕去······
麥子?麥子哪兒去了?一夜之間成熟的麥子不見了。“煮熟的鴨子還會飛?”畢顧保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時,隻見一人騎著快馬飛奔而來。此人身著囚衣,披頭散發,手上戴著枷鎖。“喻”一聲把馬勒站,跳下馬後,手腳著地低下頭說:“小的此乃鬆老山李氏後裔李童。我和楊袁在攻打城池時被羅茨的****部下活捉,囚監至今;昨夜月光明朗,****派眾兵把手,命下人把我們鬆老山種下即將收獲的糧食一掃而光。”“放肆!想餓死我畢顧保的子民,還沒有生呢!張良,拿斧頭來,把李童的枷鎖劈開。”“且慢!楊袁兄還在****手上呢。”李童嘶聲力竭地阻止了畢顧保的行為後說:“我看,大人還是去找官府理論,叫官府解決的好。再發生戰事,不知又要死傷多少無辜的百性。況且我身後埋伏著多少****的士兵,今天鬆老山的人員甚少,寡不敵眾啊!”畢顧保看看鄉親們,又看看被搶割掉的莊稼,氣衝衝地說:“撤!”。同去的彝胞們不解地望著畢顧保,懦生生地離開了莊稼地。
回到家裏,畢顧保找來了愛將張良一同商量對付羅茨****霸占鬆老山一事。
張良此乃張和才的親信,是個寬宏大度之人。雖然他因張和才的死對畢顧保有所成見,但在大敵當前,他又不得不以大局為重。見畢顧保火冒三丈,他隻好勸說道:“先主有什麼事我們慢慢解決,別氣壞了身子。”畢顧保聽張良說得在理,於是歎了口氣說:“這官府劃分區域也是拖泥帶水的,這大營盤此乃我鬆老山主管,那菅盤山山腳就應該寫明確是我鬆老山管轄之地。就不存在****的強取豪奪也忍氣吞聲了。”張良說:“主公說得有理,還望主公早日找官府理論清楚。”“好,待我把文件起草好就去。我這一去就是幾天,家裏全靠你了。”張良說:“你放心去吧!我在家裏整兵秣馬,如果****再來強奪豪取,我將對他不再客氣。剩下的這些蕎麥我顆粒也不會讓他奪走。”畢顧保相信張良的能力,也知道他的為人。於是點點頭說:“好,鬆老山就全權拜托你了!”
畢顧保走後,張良就派人飛書傳單。
張良的二弟張馳,聽說三叔張和才是被畢顧保所殺,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尤其是他的輕功練到了絕致,輕得勝似騰雲駕霧,本打算對付畢顧保,想替冤死的三叔張和才報仇雪恨,誰知在複仇途中被查明了真相的大哥張良阻止了。他深知其實畢顧保不是有意殺害張和才的凶手,從此重新認識了畢顧保,了解了畢顧保,雖然有一些成見,但為了鬆老山的子民能夠過上安定的日子,甘願赴燙蹈火也在所不辭。
****派人把李童押去通風報信趕走了畢顧保一行,高興極了。喝完慶功酒,倒頭大睡特睡。張弛帶上李童的弟弟飛刀能手李二和李三唰唰幾刀捅死了守監的侍衛,幾腳踢開了牢門救出了李童和楊袁;便放火燒了大牢和糧倉,羅茨城裏火光四射,“救火啦,救火······”把守城門的士兵嘶聲力竭地狂叫著。張弛一行正要離開羅茨城,被把守城門的士兵發現。“嗖”的一聲,隻見利箭從天而降。所幸的是張馳早已準備了防箭衣,除了楊袁右背中箭外,其它的都被張馳他們的飛刀擋了回去。逃到城外安全地帶,張弛命李二,李三把李童和楊袁先帶走,自己又帶上傳單向羅茨城飛去。
羅茨城裏人生鼎沸,布控更加深嚴;此時要找到****的府衙難上加難,張馳飛到了最高一層的屋頂上,真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他看見下麵的官兵亂成一團的抓刺客;不禁嘻嘻一笑。“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劫獄了。快,快去秉報老爺!”張馳聞聲而去。追隨侍衛找到了王府,還不等****醒來,飛刀與傳單已經落到了老爺的枕頭上。把去稟報的侍衛嚇得目瞪口呆,半晌才結結巴巴的說到:“老,老爺,有,有人揭獄了。”“什麼?老爺翻爬起來,打了個哈欠,無精打采的不偏不倚做到了枕頭邊的飛刀上,觸電似的怪叫著:“來人,快來人呐!侍衛趕緊幫忙把屁股上的飛刀拔出,隻見刀上附有一傳單。侍衛仔細一看,隻見上麵寫著:“警告王大人三思而後行,別再招惹鬆老山的百姓;你進我一尺,我進你一丈;你進我一丈,我會把你頂在頭上。不好惹吧?彝家漢。”侍衛唸完,****像遭雷擊一樣,半晌沒有說出話來。
李二,李三把李童和楊袁剛接到家,張馳也趕到了。
張良雖然讓張馳飛刀傳書,但還是擔心****再去偷搶營盤山下的莊稼。於是下一步他還是安排李童和楊袁把守營盤腳,因為他們了解羅茨人的詭秘行蹤。
第二天,張良又率領鄉親們搬來些大石頭,隻要****的人馬一進莊稼地,就派人滾大石頭進去。在營盤山上紮些稻草人,以防****的暗箭。營盤山上的保衛工作依然由張馳帶領李二李三負責;張良怕****這老賊從正前方攻擊;於是他又帶領一群士兵四處尋轉,****見鬆老山布控嚴密,不敢在輕舉妄動;麥子大豆成熟了也隻得眼巴巴地看鬆老山的鄉親們收割。
大營盤腳下的莊稼收完了,畢顧保才拿到官府劃分給鬆老山的地界。營盤山腳這半是鬆老山的,對麵才屬於羅茨管轄;****雖然不服,但也不好再跟朝廷理論;想起屁股上的飛刀傳單,他再也不敢名目張膽的與鬆老山鬥了。
張良足誌多謀,畢顧保不在的這些天,不僅守住了鬆老山還救出了李童和楊袁。被畢顧保封為軍師;張馳為宰相;李二,李三封為貼身侍衛;並賜白銀百倆。
二十二,貓街仙人洞遇子
拿到官府明確的信文後,畢顧保決定與張良,張馳一行一起把地界栽上樹樁或立上碑刻上字劃分明確。他們從鬆老山到七排,徒步走了幾十公裏,凡是與羅茨相鄰的地段都劃出了明顯的界限。忙碌了幾天,終於可以休整幾天了。畢顧保一行路過仙人洞時,突然聽到了一孩子的哭聲,畢顧保聞聲而去,突然腳下踏了個空,急奔之下,身子登時墮了下去。他大叫:“哎喲!”身離崖邊數十仗了。
他身在半空,雙手亂揮一陣,隻盼能抓到什麼東西,身子向上彈起,原來撞到崖邊伸出的一古鬆,啪嚓幾聲巨響,古鬆粗大的枝杆登時斷折,但下墜的巨力卻也消了。
畢顧保再次落下,雙臂伸出,牢牢抱住了古鬆的另一根樹枝,頓時掛在半空,不住搖晃。向下望去,隻見深穀中雲霧彌漫,兀自不見盡頭。便在此時,身子一晃,已靠到了崖壁,向那株古鬆道:“鬆樹老爺子,虧得你今天大顯神通,救了我畢顧保一命。等我找到洞中啼哭的孩子,定報來向你叩頭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