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辯論技巧(1 / 1)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與熟人之間,還是與陌生人之間常常會發生一些辯論,在辯論中人們總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互不相讓。在這個時候,心理素質體現了我們的辯論水平的高低。

要在辯論中獲勝,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隻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充分發揮口才的優勢。

(1)對話心理

這是辯手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心理階段,是剛跨進辯論大門的朋友經常持有的一種心理。

對話心理的深層動機是說服對手,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辯手試圖通過闡釋自己的觀點使對方信服。

如何順利度過對話心理階段呢?

第一,要認清對話心理的根源及表現形式。

第二,保持適中心態,做到既不主觀又不被動。

(2)對抗心理

對抗心理是論辯中最為常見的心理狀態。處在這種心理狀態之下,說明已經大致了解了辯論,知道論辯雙方處於一種水火不相容卻又相反相成的關係,此時,雙方都不再一味攻擊,而轉向十麵埋伏。

對抗心理狀態下,對辯手的心理素質要求很高。

首先,辯手必須樹立牢固的自信心,確信自己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確信通過自己的繼續努力可以獲得勝利。

其次,要把這種自信心貫徹到論辯過程中的每分每秒中去,要從對方的每個環節中去尋找錯誤。整人的狀態就像一隻獵物眼前的鷹,不僅對對方的邏輯、理論、事實、價值而言,即便是對對手的錯別字和失態的舉動也應加以充分運用。

超對抗心理

超對抗發源於對抗,是更高層次的對抗。超對抗心理與對抗心理相比,字麵上僅是多個“超”字而已,事實上,這是兩個差別很大的心理狀態。王滬寧教授對超對抗心理曾有過一種形象的描述:“當人麵對對手時,你要覺得自己對這個題目全知全解,而對方是無知的,你不是在和他辯論,而是在教他。如果他反駁,那是說明他沒聽懂,你可以再教他一遍。記住,你始終是老師,他是學生。”

這也即孫子兵法中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對話心理,對抗心理,超對抗心理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三者之間存在密切的內在聯係,是辯論心理發展的幾個階段。

在辯論中取得獲勝,有好的口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論辯的語言有三個特點:

①流暢。這要求培訓時,要著重辯手的聲音、語氣、語調等。

②簡明。這要求培訓時,要辯手在最短的時間內表達最明確涵義的內容。

③善變。論辯中常常需要辯手接過話題,即興發揮。

辯論的過程是一個激烈對抗的過程,唇槍舌劍之中,情況瞬息萬變,留給你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你必須在一瞬間找到對手的破綻,點住對方的穴道,組織嚴密的邏輯語言給對方以致命一擊。

一語搞定陌生人

辯論在通常情況下表現的就是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