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博弈時代:走進博弈的逆向心計(1 / 3)

人類進入利益博弈時代

古語有雲:人生如棋。生活中,人們就如同棋手一樣,在一張張看不見的棋盤上布設棋子,努力爭勝。為了能夠取勝,人們步步為營,相互揣摩、相互牽製,下出眾多精彩紛呈、變化無窮的“棋局”。博弈論就是研究人們在麵對問題進行策略選擇時理性化、邏輯化的部分,並將其係統化的一門科學。換言之,博弈論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麵對對手作出最合理的策略選擇。事實上,博弈論也正是衍生於古老的遊戲,如象棋、圍棋、撲克等。人們將這些具體的問題進行抽象化理解,通過建立一個完備的邏輯框架和理論體係來研究其變化規律。

博弈論最早起源於英文“Game Theory”,在我國譯為“博弈”,這個詞帶有很濃厚的學術意味,因此給人以強烈的理論色彩,甚至有高深莫測的感覺。而事實上,博弈論是開拓思路,提高決策理論水平並啟迪人生的思想寶庫。

博弈論主要研究的是人們之間通過策略產生的相互依賴行為。博弈論認為,人類是理性的動物,都會通過一些手段希望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時人們在交往以及合作的過程中會有利益衝突,行為互相影響,而且信息常常是不對稱的。同時博弈論也研究人們行為在直接進行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決策過程中的均衡問題。

《說苑》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晉靈公為人驕奢,一次他決定建造一個九層高台,並且對這件事提出異議的,殺無赦。大夫孫息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就去求見晉靈公。晉靈公問他:“你有什麼才能?”孫息回答說:“臣能夠將十二個棋子壘在一起,然後還能在上麵加九個雞蛋。”晉靈公不相信,於是讓孫息演示一遍。孫息露出凝重嚴肅的表情,他先將一個棋子放在下麵,然後一個一個地向上加,等到十二個棋子都壘在一起的時候,就開始往上麵放雞蛋。這時候旁邊的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看著孫息,仿佛輕輕的呼吸也會把雞蛋吹掉下來一樣。雞蛋越加越多,孫息的動作也越來越緩慢,越來越小心翼翼。晉靈公緊張地趴在地上觀看。等到孫息把十二個棋子和九個雞蛋都壘在一起的時候,晉靈公長舒了一口氣,說:“危哉!”孫息笑著說:“您建造九層高塔,三年都還沒有建造完成,它的危險比這件事大多了!”

這就是成語“危如累卵”的由來。孫息無疑是個聰明人,他沒有用大道理去向晉靈公說教,而是用這種很巧妙的方式向晉靈公進諫,不僅生動形象,而且避免了和晉靈公產生正麵衝突。

博弈論是人們深刻理解經濟行為和社會問題的基礎。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停地進行選擇,並根據這些選擇做出決定,你的選擇和決定將對別人的決策結果產生影響,同樣別人的選擇和決定也直接影響著你決策的最終結果。你的對手和你同樣聰明且關心自己的利益,一方麵他們的目標常常與你發生衝突;另一方麵,你們之間存在潛在的合作可能。在你做決策的時候,必須將這些衝突因素加入到你的考慮範圍之內,同時還要考慮到如何發揮合作因素的作用。

人類已經進入到了利益博弈的時代。甲和乙兩個人下棋,甲在走每一步的時候,必然要仔細考慮到乙的想法,並根據乙的想法做出相應的對策。同樣,乙在走棋的時候,也要揣摩甲的心思,並根據這種揣摩做對策。所以甲還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當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的想法。把這種“棋局博弈”換到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持子的棋手,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揣摩需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隻有這樣人們才能夠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謀得需求,同時在衝突和合作之間選擇最為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在利益博弈中搶占先機。

沃爾瑪成功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博弈的重要性。1969年沃爾瑪正式創立,在短短幾十年時間中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連鎖百貨業的巨無霸。沃爾瑪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采取了正確的市場進入策略。大多數經營者的想法是,大型折扣商店依靠低價格、低成本經營,必須要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因此認為這類商店根本沒有可能在小城鎮獲得利潤。但當時沃爾瑪的經營者華爾頓則持相反看法,他的實踐也證明了他的看法是正確的。到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已經開出了幾十家“小鎮上的折扣店”,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過了幾年,等到其他連鎖店經營者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商機時,沃爾瑪已經大量占領了市場。對小鎮來說,開一家可以盈利,因為這家折扣店可以成為市場上的壟斷者;但如果開出兩家,市場容量就不夠大,就必然要虧損。

當廠商麵對這樣一種博弈時,先行者的優勢是不可動搖的。一旦一家廠商已經開辟了市場,第二家廠商最好選擇不進入策略,否則就可能導致兩敗俱傷的局麵。

沃爾瑪的例子充分說明了商業社會前提下博弈的重要性。為了尋求自身的利益,人類之間的博弈不可避免。因此,了解博弈的內容,已經成為當今人們的必然選擇。

博弈的構成要素

什麼是博弈?

博弈是指個人、團隊或其他組織,麵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依靠自身掌握的信息,同時或先後,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可能的行為或策略集合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予以實施,從中取得相應的結果或收益的過程。

博弈是一種普遍現象,在經濟學中,博弈論是研究當某一經濟主體的決策受到其他經濟主體決策影響,同時該主體的相應決策又反過來影響其他經濟主體選擇時的決策以及均衡上出現的問題。

從上麵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博弈包括參與人、行為、信息、策略、次序、收益、結果、均衡八項內容。

1、參與人,也可稱之為“博弈方”,是指博弈中獨立決策並承擔相應的後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的來選擇行動的決策主體。博弈的規則一經確認,各個參與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必須嚴格按照規則來辦事。

2、博弈行為,是指參與人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動的集合。根據該集合的狀況可分為有限博弈和無限博弈。

3、博弈信息,是指參與人在博弈過程中掌握的對選擇策略有幫助的情報知識,特別是有關其他參與人的特征和行動方麵的知識。

4、博弈策略,指的是可供參與人選擇的全部行為或策略的集合,即規定每個參與人在進行決策行動時可以選擇的方法,以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不同博弈中可供選擇的策略或行為的數量不盡相同,在同一個博弈中,不同參與人的可選策略或行為的內容和數量也通常不同,有時隻有有限的幾種,而有時又可能有許多種。

5、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參與者做出策略選擇的先後順序。在現實的各種決策活動中,當多個獨立博弈方進行決策時,有時需要這些博弈方同時作出選擇,因為這樣能夠保證公平合理,而很多時候博弈方的決策又有先後之分,並且有時一個博弈方還要作不止一次的決策選擇,這就免不了出現次序問題。因此博弈必須規定其中的次序,即使博弈的其他方麵都相同,次序不同一般也是不同的博弈。

6、博弈方的收益,即指參與人從博弈中做出決策選擇後的所得和所失,它是所有博弈策略或行為的目的所在,是每個參與人真正關心的東西。由於人們對於博弈的分析主要是通過數量關係的比較進行的,因此人們研究的大多數博弈,本身都有數量關係的結果或可以量化為數量的結果,即“得益”。得益是分析博弈模型的標準和基礎。

7、結果,即博弈分析者感興趣的要素集合。

8、均衡,即所有參與人的最優策略或行動的組合。博弈中的均衡,是指一種穩定的博弈結果,但並非博弈的結果都能均衡。博弈的均衡是穩定且可以預測的。

博弈的八項內容是定義一個博弈時必須具有的要素,缺一不可。博弈論就是係統研究各種博弈問題,尋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者有限理性、能力的條件下,以期達到合理的策略選擇和合理的選擇策略的博弈結果,並分析這些結果的經濟意義、效率意義的理論和方法。

博弈論中有很多典型的模型,通過這些模型可以找到博弈的各構成要素。

孫悟空和豬八戒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來到了火焰山,方圓百裏酷熱難耐,孫悟空和豬八戒必須有一個人去尋找水源,否則三個人都將渴死。但孫悟空和豬八戒都不想承擔這份工作,於是唐僧想了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他做裁判,孫悟空和豬八戒通過石頭、剪刀、布的遊戲來決定勝負,輸了的就要去找水。規則是:孫悟空和豬八戒必須同時出招;勝負關係是石頭勝剪刀,剪刀勝布,布勝石頭,如果雙方出招一樣,那麼重新再來一次。

那麼,這是不是一個博弈呢?通過分析上麵的例子是否包含了博弈的八項要素,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