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義是楚國人,有“卿子冠軍”的美稱,平時喜歡預言。他先是說項羽的叔叔項梁必敗,結果項梁果然死在戰鬥中,這讓他得到了楚懷王的重用。而之後宋義又在前線對項羽口出狂言,讓項羽懷恨在心。當時楚軍去救趙,宋義在安陽逗留了四十六天不前進,項羽質問宋義為何不前進,宋義將道理擺明:兩虎相爭,必會一死一傷,到時候再出麵,自然運籌帷幄了。項羽大怒,殺了宋義,奪得上將軍之位。
項羽殺過會稽守,襄陽軍民,城陽軍民,秦將卒二十餘萬人,鹹陽市民與秦降王子嬰都死於項羽的刀下。在攻入秦城的時候,項羽還火燒了當時秦國的所有宮殿,而這一殺一燒,則把自己弄成了千古罪人。
項羽弑君的罪名比較大。當時項羽將義帝騙入蠻荒之地,後又暗中派將衡山王與臨江王殺死了義帝。這一殺,項羽就真的成了亂臣賊子。結果,失了人心、沒了美名的項羽在一老叟的欺騙下困於烏江,自刎而死。
在江山爭霸中,有時候用力不如用智,而用智又不如用德,項羽敗就敗在這德上,而劉邦成也就成在這德上。項羽不懂得“讓”的藝術,所以注定成為人們心中的悲情英雄;而劉邦懂得“讓”可以為自己“讓”出天下,“讓”出美名來。所以說,這饅頭是必須爭才能得到的,而這天下,還是要讓才能得到。
蘿卜與大棒
——威脅、承諾及其可信性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兩個人騎驢比賽,為了使驢跑得快一些,一個人用大棒打自己的驢,而另一個人則找到了一個長杆,在長杆的上麵綁了
根蘿卜,然後將長杆往前一搭,想吃蘿卜的驢子於是飛快地向前奔跑。當然最後取得勝利的,就是這個用蘿卜來駕驢的人。蘿卜和大棒都能夠幫助人們達到目的,但是大棒的威脅可信性大還是蘿卜的承諾可信性大?實際上它們都有各自的可信性,至於怎麼去區分,就要靠自己的分辨能力了。
人們常常在網絡或者報紙上看到很多招聘信息,很多人會為了招聘信息中的豐厚條件而去應聘。剛剛出校門的小君是個沒有職場閱曆的女孩,一天她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招聘廣告,招聘啟事上說,某網絡公司招新聞編輯,試用期月薪1 600,試用期過後每月2 300,同時有飯補200元。剛剛畢業的她急於尋找一份工作,於是前去應聘,等到了應聘的地方後,小君先是交了200元手續費,之後又等待一上午。下午的時候,對方的經理告訴小君看過她的簡曆了,覺得她還不錯,經理要小君回家等消息。結果第二天,小君就接到電話,讓她拿500元抵押金和身份證過來辦手續,然後就可以直接上崗了。當時小君很高興地去了,等她交完錢來到了她所謂的工作崗位上時,小君愣住了。這裏確實是一個辦公室,而她要做的工作卻和編輯掛不上鉤。一個月過去後,小君隻領到了400元,而不是廣告上說的試用期1 600元。小君這才發現自己受騙了,於是她決定辭職,要回那500的抵押金。小君與對方講理,拿出廣告上的待遇與對方據理力爭,結果對方以表現不佳為由,沒有再理睬她。
小君再次找到該公司要求退回抵押金,但是對方幹脆就不理她,甚至還要趕她出去。小君第一份工作就在這樣的受騙中結束了。而每次小君回憶起這件事情,都會憤怒不已。
確實,現在的很多詐騙公司也開始玩起“蘿卜大棒”的把戲。先是用“蘿卜”這個“糖衣炮彈”把人騙來,而“蘿卜”過後就是“大棒”,一定打得你稀裏糊塗,什麼都不知道。當然,打完之後你一定會忽然驚醒,但是為時已晚。
無論是威脅還是承諾,它們之間都有著不同的可信性,尤其是對於承諾能否兌現是我們誰都預料不了的。而我們要深刻地去了解這一點,讓自己的人生經曆更加豐富起來,以應付我們很難預料到的意外。
其實,對於受騙的人來說,“蘿卜大棒”是詐騙行為,但是對於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帝國來說,有時候“蘿卜大棒”的方式可以讓一個公司更加有動力,也可以讓一個國家更加富強。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其實就是“蘿卜大棒”的一種運用。宋太祖為了達到兵權不會威脅到皇權的目的,決定收回兵權。而換回兵權的正是“蘿卜”,宋太祖用榮華富貴收回了兵權,但卻在暗地裏揮了一棒子,不過宋太祖的這棒子顯然沒有明太祖揮得厲害,或者說兩者對於政權的處理方式不同。
宋太祖就是用“蘿卜”收回了兵權,當然,偶爾打一棒子才可以讓底下的大臣們更加勤勞做事,而宋太祖的那“棒子”卻分化了當時的相權。不過宋太祖“蘿卜”給的比較多,至於這“棒子”也隻是點到為止。可以說宋太祖治國用的還是“蘿卜政策”。
明太祖就恰恰相反了。他的“蘿卜”隻丟給了那麼幾個人,而其餘的人直接用“棒子政策”給收拾了。但是無論他們用的是“蘿卜”還是“棒子”,都最終達到了他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