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蘊念劍經由淵,出現在荒海……
歸無咎微微一笑。
飛遁片刻,歸無咎已經躍出山門,眼前所見正是一片含煙罩霧的彌彌紫氣,遮住半邊光。
歸無咎毫不猶豫,縱身躍入其中。
這足以困住化神、步虛修士的紫霧,歸無咎還不至於熟視無睹。在身臨紫氣的一瞬間,隻見他袖中一道光華,四四方方,若有如無,瞬間染遍其身。
在這紫霧之中雖茫茫然、昏昏然,無一物可見;但是歸無咎心中卻遙遙可感,有四處大不一的方位,如黑夜之中的燭火,清晰可辨。
“雲中正二”副印。
當年十二位玄上真聯手開辟四處秘境。固然是因為各有其用,借助紫氣秘地深藏宗門機密。但其中有附帶另一層深意。
十二上真建立秘境之時,雖然其時紫氣的侵略之意依舊甚為強橫。但是列位玄上真已經敏銳的感受到,此氣的烈性,比之雲中派立派之時,已經輕微了少許。
那四處秘境的陣基,可以和特殊煉製的秘術心印遙遙相感。如此一來,通過錨定四大陣基的位置,即便入紫氣迷霧者目不能見,耳不能聞,神意不能相感,也能夠保證不至於迷失方位。
若是紫色雲氣殺傷力持續衰減,有朝一日,雲中派修士必定可以在其中暢通無阻,探索紫氣秘境中的一切奧秘。
十二上真堅信,祖師立下基業於此,那紫色秘境之中當是留下了一道緣法。
秘術心印一共煉製四道,其中一道自然融入了宗門大印之中,另外三道卻秘藏至今,直到萬餘年前又煉入一枚於“雲中正二”副印之中。
至於紫氣的侵略性終於消耗殆盡,實現於七萬年之前。
自那時起,便有三代雲中派掌門,持宗門大印入境探索。終於,在瀛水上真這一代,還真的發現了一處奇異的存在。但是其中玄妙,瀛水上真鑽研數百載,也並未能夠窺破玄機。是否為開派祖師所留,更是難以斷言。
直到今日歸無咎主動提及,瀛水上真便將方位告知,任由歸無咎來試試運氣。
來也巧,雲中派在紫氣之中立下的四大秘境,宏觀來看呈現兩個短短的線條。若將這兩道線條延長,交彙之處恰好就是瀛水上真所發現那一處奇地。
反正眼前紫氣遮擋,無一物可見,也無甚風景可以觀覽。歸無咎索性取出一件上乘飛遁法寶藏身其中,隻以所感陣基方位全速衝刺,倒也可以分出大半心神調息一番。
這飛遁的過程果然有幾分妙處。若非有四座陣基的方位時時刻刻矯正位置,這法寶飛舟必定要偏離方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馳之愈速,離之愈遠。隻怕數個時辰功夫,就要原路返回,鑽出層霧之外。
這道魔力,無論你是用心神操控飛舟,還是任其橫衝直撞,都完全無用。上星鬥並不可見,地下磁力亦徹底錯亂。
歸無咎好勝心起,暗想若有人同樣想到陣基相感推進、步步為營之法,又當如何?當即隨手以“八分定元符”配合三十六枚金針,一一拋撒而出,立定方位。
但那符籙一旦脫手,神意感應當即中斷,決然不然起到氣機勾連、錨定方位的作用。
歸無咎暗暗點頭,看來若非十二位玄上真全力布下四座陣基礎,尋常的神意牽引勾連在紫氣之中是完全無效的。
這大概也算是霧氣侵蝕之力削弱甚至消失後,雲中派依舊安穩不動的理由了。
兩道線條逐漸交彙。
不知幾日夜過去,歸無咎終於來到瀛水上真所言秘地。
收了飛舟,果然可見有一方圓數百丈的地界猶如世外桃源,紫氣雖彌漫內外、鬱鬱蒙蔽,卻唯繞開了這一片空地。
頭頂光也由此穿透。隻是此時色恰晚,光線並不得直射而入,隻是斜斜投在紫氣之上,仰頭一看,清霧藹藹,落日呈金。在通透的光芒中,浮空水氣宛若點點微塵,彌漫不休。
這空地正中,立有一物,紫光瑩瑩,宛如日晷豎置。寬約三人合抱,其中所繪形同古木年輪。一粒指大的圓柱,在其中轉動不休。
歸無咎又是欣喜,又是愕然。
依照“幻境”中所見的淵源,歸無咎心中隱約猜想,此次進來或許能夠看到什麼和往昔見聞大有關聯的存在。或許窺破奧秘的機緣就在自己身上。
可是,眼前所見之物,不是“大有關聯”,而是“異曲同工”!
誠然,當日所見是平鋪在地,通體如金;今日所見卻是豎起,宛如挺直的日晷;
當日所見,是三十六枚浮子,今日所見,卻是一點星珠;
當日所見,每一周皆有三百六十刻度,今日所見,卻止有四方方位。
可是,一般的大圓盤,一般的三十六圈年輪,一般的謎題考驗……
歸無咎微微一笑。手指一彈,撥動那圓盤正中心的球,三十六次轉動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