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雲秘境第二層中,以荒海屏障開啟日為謎底的圓盤。
一次做對三十六次周相乘的難題。如白衣女子、妙觀智大魔尊那般高居穹之上的弈棋者,能否快速破解之,歸無咎不得而知;但是人世間玄上真,是決計難以完成的。
瀛水上真自然也不例外。
當那最中心的“圓珠”沿著不同的方位穿透,由裏而外連續闖過三十六關,一旦獲得自由,突然膨脹開來。
圓珠一旦崩裂,散發出璀璨至純的光芒,同時伴隨著一道巨大的吸力,將歸無咎徹底拽入其中。
在這突如其來的一瞬間,歸無咎還是果斷反應過來,手心一道光華激射而出,將一枚拾遺書簡插入數十丈外的地麵之中。
隨著一陣旋地轉,歸無咎再度睜開雙眼時,眼前的一切景物都已大變。
以歸無咎的經驗,哪裏還不知曉,這是一處界。
這界,眼前青山碧水,甚是婉約可人。但其中氣息蒼茫渾厚,活力無限,分明就是歸無咎在那“幻境”中所感受道的粗放有力的“古意”!
太古氣息。
可是。為何這秘境中的光彩不甚鮮亮,卻反而有些陰翳壓抑的樣子……
歸無咎心念一動,猛地抬頭。
這片大地,竟然是被籠罩在一個不知是“鍋蓋”還是“窟窿”的龐然大物之下!
頭頂不見日月。
空中,一個巨大的黑色陰霾吞噬一切光芒,中獨懸,約莫占據了整個空接近半數的麵積。唯有四周留下一圈淺藍,依稀可以算是“空”。
這樣的異象,歸無咎從未見過。
細看這頭頂黑色。就止是純粹的“黑”,一絲紋理,一點光華,甚至連構成“存在”的邊緣痕跡,也完全看不出來。
但是,若真的將之當成青被打破了一個窟窿,那種感覺又十分別扭。
似乎心中神意在提醒自己,那黑色確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一件有形的實體。
歸無咎行事不失章法,暗暗呼喚埋藏在外的“拾遺書簡”。感受到此物果然有效。
有此後手,心下稍定。
為防意外,歸無咎落下遁光,在足下的一片草地上,同樣埋下一枚書簡。
這才再度拔身而起,駕馭遁光在這處秘地之中遊蕩。
舉目望去,這秘境之中崇山峻峰極少,倒是有長霄冒嶺,如長蛇般綿延無際,其高卻不過千丈有餘。
水流湖泊星羅棋布,時時可見素湍皓然,澗曲泉清,抹上一層鳳煙披薄,更覺妙境無窮。
如此飛遁了一刻鍾,歸無咎突然心中生出感應,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氣息。
雖然這氣息與九大上宗、土著文明均有不同。但是明白無誤,這是屬於修道者的氣息。
飛遁觀望許久,歸無咎連一個飛禽野獸也並未望見,早以為此間必是一處荒蕪界。心中暗道若是此地乃是太古所存,未被外人打擾。興許外界早已滅絕的名物出產,或能夠在此間尋到一二。
周遊其地,比對神道王朝《獻典》和越衡宗《周正藏錄》,正是歸無咎接下來想要做的功課。
想不到這處界,竟然有修道人的存在。
歸無咎心中一動,使用“履塵劍”中源自元光顯化術的心法,隱去身形。朝著一處半浮半隱的青山緩緩飄蕩而去。
越過山巒,一陣“乒乒乓乓”的敲擊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