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傾力一搏 兩兩無憾(1 / 2)

三日之後,界之中。

此中東南海界,一座島嶼之上,立著一座巍巍大殿。

此殿似金非金,似銅非銅,其形貌乃是仿越衡宗九轉殿規製,正是界域之中用以會客之處。既氣派不凡,又與歸無咎、秦夢霖、薑敏儀、黃希音各自之洞府宮室相距甚遠,兩不相涉。

界之用,逐漸形成了這“內外兩分”之製度,全數交於黃采薇、孔淩等人打理,倒也甚為相宜。

今日晌午時分,殿中二人分賓主而坐,促膝而談,言笑晏晏;新異蔬果依次呈上,杯盞之中隱見水汽蒸騰。

主人自然是歸無咎。而所待之客,氣度甚是不凡,身著一身簡約青袍,頭發本是烏黑,卻由上而下漸漸轉為雪白,氣度磊落疏宕之中隱見三分厚重。而那一身以我為主、顛倒內外之氣象,分明是近道層次。

來人正是歸無咎最早結識的幾位玄上真之一,甘堂宗權上真。

隱宗合一之後,四位人劫道尊自然不能事事親力親為。諸般要事,大都是托付與幾位堪稱骨幹的玄上真來做。最初數十載,顧及上下相宜、如臂使指之便,承擔職責最重的,多是姚純、孤邑、路艱、越湘四位上真,此四人是道尊嫡傳,方便處一眼可見。

但百餘載以來,地脈傳送陣與開元界彙通,各地脈數百玄上真之間交遊非少。各自道行深淺虛實,亦漸漸明朗。正傳之外,其餘功行卓著之輩,亦漸漸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五七人,威望地位足堪於姚純、孤邑等四人分庭抗禮。

隻是就權上真而言,因他荀申之師的特殊身份,與另外五六人又有不同。

此時,閑敘一陣之後,權上真飲了一杯茶,抬首望了歸無咎一眼,竟不由自主地一個恍惚。

諸玄上真與歸無咎等人平輩相稱,本來不過是遙尊其將來潛力而已;但是權上真與歸無咎敘話一陣,卻隱然生出一絲幻覺——

好似就在此時此刻,排除規模上的懸殊不提,單單就氣象層次而言,麵前這人已是一位“同道”。強名之,差可名為“近道境”的存在。這不由令權上真嘖嘖稱奇。

權上真功行雖精,但是對於歸無咎四典彙通、徹上徹下之所得,以及真幻間的奇妙履曆,終究不能徹底看穿。

歸無咎隻是微笑不語。

片刻之後,權上真回過神來,微一沉吟,似乎便有感慨之言發出。

歸無咎不著痕跡的截住話頭,笑言道:“權上真光臨寒舍,自然不止是為了飲酒敘話來了。有何見教,但請直言無妨。”

權上真一怔,旋即從容道:“三載以前,自權某替下了越湘上真的理外差事,便專門務與於聖教祖庭的聯絡交通。如今當務之急的要務,除了第二次清濁玄象之爭的布局,更有何事?”

“輔界鬥法章程,聖教一方忽而提出一道意見。權某問諸道尊之後,最終羋道尊言道,還是由你來拿主意。”

歸無咎聞之,詫異道:“主界之爭我方已然做出了讓步。早已議定,輔界之章程全由我方主導。莫非聖教一方食言而肥不成?”

權上真微微搖頭,笑言道:“隻是一道建言而已。聖教一方言明,若是不願接受,就當一切休提。我方可以另立文章,彼輩受之無拒。”

歸無咎緩緩點頭。

權上真抬首一望,沉吟良久,才道:“也不知這主意是誰人提出的……這倒是個趣人。權某若是自中立的立場上看,亦不得不承認,此建議對於真正道心堅凝之人,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點題的那八個字,權某思之,也難全不動容。”

歸無咎心中微微一動,道:“哪八個字?”

權上真抬起頭來,喟然道:“傾力一搏,兩兩無憾。”

歸無咎雙目一亮。

但權上真話鋒一轉,又道:“當然,是否接下,終究要以大局廟算之勝數多寡而定。如今這決定之權,就在你身上。”

話音方落,權上真自袖中掏出了一物。

此物四四方方,似乎是一件木製棋盤,河界分明。

彼此兩端,皆有一十八枚“棋子”,例分黑白,一字排列。

其實盤上之物是“棋子”頗為勉強。因其上並未刻印字跡,況且其形貌中間凹陷,倒像是三十六隻淺淺的“碗”。歸無咎觀察得甚是仔細,每一隻“碗”之下隱有機括,似乎可以隨意轉動。

顯而易見,這就是兩方一十八座清濁玄象之預演。

權上真緩緩道:“因主界鬥法我方做出讓步的緣故,輔界入陣定額規模在一九之間,由我方自決。譬如若是定下每一界入陣至多二人,那麼總數便是三十六人;若是定下每一界入陣九人,總數便是一百六十二人。”

“但這是隻是極限之數。若是哪一方十分自信,出陣人數有所不足,那也一切由你。譬如以每界三人的規模,總數當是五十四人;但若你自信必勝,每陣隻出一人,總共出陣一十八人,陣陣以一敵三,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