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2 / 2)

公司太小,也沒有專門請保潔人員,辦公室的衛生就要靠大家。每天下班後,從來沒人主動扔垃圾。徐良是個愛幹淨的男孩,每天下班都把垃圾帶走,而其他人根本就不做這些小事。

其實,這些事情徐良在家和在學校的時候幾乎很少做。但他知道,現在自己參加工作了,就要有個工作的樣子。有很多事情即使公司沒有明文規定,但應該做的他也盡量做到。

工作後,連他的穿衣風格也變了,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他喜歡穿休閑服和運動服,現在隻有周末他才會穿著運動服跟朋友們去踢球,平時則盡量穿襯衣和西褲。他想展示給別人一副“成人”的形象。

他在試用期的表現不錯,盡管有同事說他假積極,但他並不在乎。他的行為得到了老板的認可,試用期過後,他被留下了,而其他兩個同事被淘汰。老板說與其他兩個試用生比起來,他更像一個職業人。

1.責任感——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被一家公司聘用,試用期間,公司因崗位調整,需要裁掉一個人。因為他的資曆最淺,所以他被選中了。

本來他可以把工資結清後就走,但他認為自己還是公司的員工,有義務把工作做好了再走,對他來說,多做一天的事情,也是給自己多爭取一天鍛煉的機會。

人事部通知他,這個月最後一天不必來了,下個月第一個周一來取工資就行了,但是月底他仍然來了公司。他仍然像平時一樣認真工作,把工作台洗刷得一塵不染,把用過的東西洗得幹幹淨淨,擺放好。與同事交接過的文件中還存在著一些什麼問題,他都羅列在了紙上,非常負責任地再次和同事交接。他的細心讓同事們都感慨。

第二天,人事部通知他,他可以繼續在這裏工作,沒有被裁掉,原因就是他突出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態度打動了老板。老板說,這樣認真勤奮的人,如果放走他,將公司的損失。

2.使命感——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

使命感往往和進取心聯係在一起。像上麵故事中那個叫徐良的男孩,進入了公司,就把自己當成了公司的一員,其他員工不做的事情,他主動去做。他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他,他隻知道自己既然工作了,就要像個工作的樣子;他不管自己現在做的事多麼微不足道,因為他知道這些事是應該做的,而這些對自己的工作和前途是有幫助的。

比如,一個有使命感的人,當他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不夠的時候,他會很自覺地去向別人學習、請教,不斷充電;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圈子太窄時,他會有意識地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子,不斷增加自己的人脈資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