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1)(2 / 2)

為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這班學生就能夠完全互信與合作?約翰認為,他們個性已不再幼稚,渴望進行有意義的課程嚐試,而自己適時地提供了催化劑,所以對那班同學而言可謂“水到渠成”。

約翰從此後另辟蹊徑,也曾與人合作失敗過。然而這一切都那麼重要,他重新爬起來,勇敢地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嚐試。

人隻要鼓起勇氣,真誠地言他人所不言,往往能得到相應的反饋,集思廣益的溝通以此開始。

會議桌上的集思廣益

拿破侖·希爾曾經與全體同事一起擬訂公司的使命宣言,那次會議給他增添了美好的回憶。

起初,會議像原先預料的那樣有秩序地進行,可一到自由發言時,卻成了百家爭鳴,那場麵非常熱鬧。最後達成共識,形諸文字,成為一則令人滿意的使命宣言。

還有一次,拿破侖·希爾應一家大型保險公司邀請,主辦當年度的企劃會議。經過一番調查後,他打算拋棄過去那種隻由主管發表意見,而無大家發言的開會方式。

拿破侖·希爾強調集思廣益的關鍵性。經過他的一再解釋和堅持,他們隻好同意改變形式。會議的重頭戲就由些批評與辯護轉到聆聽與集思廣益。

會議開得非常成功,讓人不再感到無聊,每個人爭著發言。最後,大家對公司所麵臨的主要挑戰有了更深的認識,任何意見。都受到重視,新的共識嶄露雛形。

讓我們記住拿破侖·希爾這句有意義的話吧!“一旦體會到集思廣益、眾誌成城的個中滋味,眼前便會展現一片嶄新的世界,人也如同脫胎換骨。並且更加毫無懷疑,將來還會有更多開闊眼界的機會。”

溝通三層次

集思廣益必然需要人們之間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溝通分為不同的層次:

低層次的溝通因為雙方信任度不高,在遣詞用句方麵自然多加留心,力求做到無懈可擊。這談不上有效的溝通,相反隻會讓雙方更堅持自身的立場。

中間一層是在非常成熟的人之間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在交流中,即使掌握了對方的意向,但又無法了解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仍然達不到完全開誠布公的境地。

這種溝通方式一般以妥協折中而不了了之,那隻會讓雙方互有得失,而無法達到集思廣益所能收獲的那麼多。

開辟第三條路

在溝通層次方式上,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更讓雙方都能滿意、接受的方案?讓我們看看下麵的例子:

假期來臨,一位父親想實現自己策劃已久的計劃去露營釣魚。然而妻子卻決定利用假期,照顧已臥病不起的母親。一場家庭爭端就擺在我們麵前。

丈夫堅持以母親病情不那麼嚴重,又有人照顧為理由,讓妻子參加他們的露營釣魚計劃。

妻子認為母親在世上活不太久,自己有責任照顧她。

丈夫認為,丈夫孩子比母親重要。

大家也許會希望妻子獨自去探望母親,丈夫孩子去度假。如此一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可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夫妻雙方都會有愧疚感,心情也肯定不好。

如果讓他們其中的一個讓步,那麼情況又會如何呢?不管如何妥協,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先生向太太投降自然不甘心;妻子順從先生的心意,倘若母親不幸此時病危或撒手西去,那麼妻子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丈夫,丈夫也難以原諒自己。

倘若這事得不到合適的解決,那麼原本幸福美滿的婚姻,常由這類小事的日積月累,最後導致夫妻反目成仇。

倘若夫妻感情深厚,他們完全可以找個兩全其美的第三條路來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為創造合作提供了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