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化幹戈為玉帛(1 / 3)

我們講團結,講求同存異,這樣能夠和平共處,將衝突轉化為合作。

我們要了解下麵的技巧,才能把與頭痛人物的關係由衝突轉向合作,和自己所關心的人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

兩種基本技巧:同化和轉向

團結則和平共存,分裂則兩敗俱傷,這是從人際關係中總結出來的準則。倘若太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隻會造成兩者之間距離越來越遠,最後導致衝突的產生。

在與人溝通之前,我們能夠先找到共同的立場,如此會讓我們相處容易些。其實我們和周圍的人,不管是朋友,還是難纏人物,都有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主要不同在於朋友之間的衝突會因彼此之間共同的立場而逐漸緩和。對於難纏人物的法寶就是減少差異,尋找兩者共同的立場。

怎樣減少不同呢?必須運用同化和轉向。所謂的同化即以自己的行動來減少彼此之間的差異,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來達到共同的立場。同化能使雙方的關係更加融洽;轉向能利用融洽的關係來改變互動的方式。

作為一項基本的溝通技巧,同化在人們溝通立場、加深關係時用途很廣。我們不必驚奇,實際上同化會不時地出現在你我身邊。

這樣的例子不少。比如說,你在與其他人交談的時候,說不定會發現,你們倆是同一地方長大的,這樣雙方內心的距離減少了,彼此感覺親近多了,這就是同化的結果。

當你與別人一同進餐時,你會說:“你吃什麼?”實際上你是在發送友誼的訊號,而不是真的在於對方的口味。如果對方要了點飲料,那麼你也會跟著來點。這也是同化的例子。

當你看到心愛的孩子從遊樂場回來,而膝蓋受了傷,眼中含著淚光,你會彎下腰向孩子關切地注視著,甚至用手撫摸著膝蓋,用關懷的口氣說:“這兒痛吧?”這也是一種同化。

在你與鄉音很重的人交談時,你說話的腔調也時常會出現點鄉音的味道。實際上這是你想和喜歡的人打成一片的本能反應。

當你西裝革履去某個地方,發現當地人都穿短褲、T 恤時,你會感到自己太格格不入了。

能夠用許多方法來同化。臉部的表情、反應的多寡、身體的動作、語言上的音量和速度,以及言辭都能夠用來與其他人同化。倘若我們不能消除彼此之間的差異,那麼我們很難收到同化的效果,甚至造成差異的擴大,那是很嚴重的。

沒有人會跟與自己對立的人合作。可惜人際關係中沒有中間地帶,你我之間不是冷漠就是熟悉,不是差之千裏,就是觀點一樣,沒有其他的選擇。

不管你在傾心了解他人,還是要他人了解自己,同化往往處於第一位。隻有先利用同化作用,與他人包括難纏人物建立一些關係之後,才能啟發轉變的方向,獲得意料之外的結果。

下麵所講的策略,對你和難纏人物的溝通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學了這些同化和轉向的技巧後,並且成功地運用時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身體語言和臉部表情來同化

有的人能夠用手說話,而有的人則用嘴巴說話;有人對任何的人都笑容滿麵,而有人則滿麵愁容……這些不一樣的風格都可能成為被人誤會、產生幻覺的原因。用手勢說話的男人常會不客氣地認為光用嘴巴說話的女人墨守成規呆板極了;而隻用嘴巴說話的女人,就會認為說話時手舞足蹈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喜歡微笑的人,認為愁容滿麵實在令人生厭;而喜歡皺眉頭的人,則會認為滿臉賠笑的人陰險。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當人們相處得正歡時,他們的動作、表情乃至神韻都非常相似。比如說,如果你對別人笑,別人也會報以微笑;一旦你同一種蹺著二郎腳的人應談甚歡,過不了多長時間,你也會把腳蹺起來,當他放下腳後,你也會隨著做一樣的動作。更有甚者,當對方撓頭時,你也許會感到頭上同一地方很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