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破侖·希爾事業生涯的初期,他發現,缺乏自製,對生活造成了極其可怕的破壞。這是從一個十分普通的事情中發現的。這個發現讓拿破侖·希爾獲得了一生當中最關鍵的一次教訓。
有一天,拿破侖·希爾和辦公大樓的管理員發生了一場誤會。這場誤會導致了他們兩人互相憎恨,甚至演變成激烈的敵對狀態。
這位管理員為了顯示他對拿破侖·希爾的不悅,當他知道整棟大樓裏隻有拿破侖·希爾一個人在辦公室中工作時,他馬上把大樓的電燈全部關掉。這種情況一連發生了幾次,終於,忍無可忍的拿破侖·希爾打算進行“反擊”。
一個星期天,機會終於來了。拿破侖·希爾到書房裏準備一篇預備在第二天晚上發表的演講稿,當他剛在書桌前坐好時,電燈熄滅了。
他馬上跳起來,奔向大樓地下室,他知道在哪兒能夠找到這位管理員。
當他到達那兒時,他發現管理員正忙著把煤炭一鏟一鏟地送進鍋爐內。同時一麵吹著口哨,似乎沒事情發生似的。
拿破侖·希爾馬上對他破口大罵。在長達5分鍾的時間裏,他都以比管理員正在照顧的那個鍋爐內的火更熱辣辣的詞句對管理員進行痛罵。
最後,拿破侖·希爾實在想不出什麼罵的詞句了,隻好放慢了速度。這時候,管理員站直身體,轉過頭來,臉上露出開朗的笑容,並用一種充滿鎮靜與自製的柔和聲調說道:
“呀,你今天晚上有點兒激動吧,不是嗎?”
他的這段話就如一把銳利的短劍,一下刺進拿破侖·希爾的身體。
想想看,拿破侖·希爾那時候會是什麼感覺。
站在拿破侖·希爾麵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會寫也不會讀。盡管有這些缺點,然而他卻在這場戰鬥中打敗了自己,更何況這場戰鬥的場合,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選的。
他用譴責的手指對準了自己。
拿破侖·希爾明白,他不僅被打敗了,更可怕的是,他是主動的,而且是不對的一方,這一切隻會更增加他的羞辱。
拿破侖·希爾轉過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辦公室。他再也沒有其他事情能夠做了。當拿破侖·希爾把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後,他馬上看出了自己的不對。
然而,實際上,他很不願意采取行動來改正自己的錯誤。
拿破侖·希爾知道,隻有向那位管理員道歉,內心才能平靜下來。最後,他費了很久的時間才下定決心,決心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須忍受的羞辱。
拿破侖·希爾來到地下室後,把那位管理員叫到門邊。
這時,管理員用平靜、溫和的聲調問道:“你這一次想要幹什麼?”
拿破侖·希爾告訴他:“我是回來替我的行為道歉的——倘若你願意接受的話。”
管理員臉上又露出那種微笑,他說:“憑著上帝的愛心,你不用向我道歉。除了這四堵牆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再沒有其他人聽見你剛才所說的話。我不會把它說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會說出去的,所以,我們幹脆就把此事忘了吧。”
這段話對拿破侖·希爾所造成的觸動更甚於他第一次所說的話,因為他不但表示願意原諒拿破侖·希爾,其實更表示願意協助拿破侖·希爾隱瞞此事,不使它宣揚出去,以免對拿破侖·希爾造成傷害。
拿破侖·希爾向他走過去,抓住他的手,使勁握了握。他明白,自己不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
在走回辦公室途中,拿破侖·希爾感到心情非常愉快,因為他終於鼓起勇氣,改正了自己做錯的事。
在這件事發生之後,拿破侖·希爾下定了決心,以後絕不再失去自製。因為倘若失去自製之後,另一個人——不論是一名目不識丁的管理員還是有教養的紳士——都能毫不費力地將他打敗。
在下定這個決心之後,希爾身上馬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筆開始發揮出更大的力量,他所說的話更具分量。在希爾以後所認識的人當中,他結交了更多的朋友,敵人也相對減少了不少。這件事成為拿破侖·希爾一生當中最關鍵的一個轉折點。
拿破侖·希爾說:“這件事教導我,一個人除非先控製了自己,否則他將無法控製別人。它也讓我明白了這話的真正意義: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