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困境中充滿發展的機會(2 / 2)

賀拉斯已經快21歲了,他身材消瘦,臉色蒼白,聲音嘶啞,舉止笨拙,但他還是堅持到紐約去尋找機會和財富。他出發前把衣物卷成一團係在一根挑在肩的木棍上,之後曆經磨難,長途跋涉了60英裏,穿越了茂密的原始森林來到布法羅,然後乘一隻獨木舟順流而下到了奧爾巴尼,在哈得遜河改坐駁船於1831年8月18日清晨到達了紐約。

他找到一個每星期兩個半美元的最廉價的旅店裏暫住下來。在漫長的600英裏的旅程中,他共花了5美元。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找一份工作以緩解生活的窘境。他每天在大街上閑逛,看張貼在各個角落的招工啟事。他在一幢幢大樓裏走進走出,逢人便問是否需要幫手。“不,不需要。”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因為他那古怪的外表和衣裝不整的情形,使得許多人誤認為他是一個從工廠裏逃跑的學徒工。

幾天過去了,賀拉斯仍然沒有找到工作。在一個周末的晚上,他偶然在寄宿的地方聽到“西部印刷公司”正在招收印刷工。於是,他在星期一淩晨五點鍾就來到了西部印刷公司的門口等候了。七點鍾時,他見到主管並請求給他一份工作。但是那個主管認為,這個來自鄉下沒有任何經驗的年輕人不可能在公司需要增添人手的部門勝任任何工作,因為他們需要的是能為不同語言版本《聖約書》排印鉛字的熟練工人。但是那位主管還是給了他一個機會,允許他試試。公司的經營者知道這一事情後當即表示反對。他告訴主管,等賀拉斯幹完一天的工作後就讓他離開。可是到了下班的時候,賀拉斯的工作業績超過了整個公司的所有職員,而且錯誤率最低。賀拉斯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辛勤的工作使賀拉斯對印刷業的經營了如指掌,他在10年後成了一家小型印刷公司的合夥人。他創辦了全美最好的周報《紐約人報》,但是他並沒有從中獲得巨額利潤。1840年,哈裏森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此時賀拉斯開始創辦《小木屋》,這份報紙的發行數量達到了9萬份,這在當時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賀拉斯仍然沒有獲利,因為每份報紙僅售一個便士,價格如此低廉又怎能獲利呢?

創辦《紐約論壇報》是賀拉斯·格裏利的又一個冒險行動,每份定價為1美分。為了打開局麵,他在朋友那裏借了1000美元,並在出版第一期時印刷了5000份。當然,要想把五千份報紙都推銷出去也存在著巨大的困難。但是,在短短的6周之後,他的訂戶就從600戶激增到了11000戶。此後,《紐約論壇報》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甚至所有的印刷機器都超負荷運轉仍然滿足不了讀者的需求。之所以有這樣的市場需求,原因就在於作為編輯的賀拉斯想方設法使這份報紙保持一種捍衛正義的立場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