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客人心中雖然疑惑,但他還是照著住持的吩咐開始修剪灌木了。一天過後,客人向住持彙報說:“住持,我覺得自己的身體的確是輕鬆了許多,然而心中的欲望卻未曾減去,這如何是好?”住持回答:“才一天的工夫,多剪幾日便好。”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三年過後,客人依舊執著於修剪那顆灌木,已經修成了一隻兔子的形狀。客人發現,每當他全神貫注地對灌木進行修剪的時候,心中清爽怡然,完全不受欲望的擺布。然而,隻要他踏出寺門,那潛藏的欲望又不知覺地冒出來了。

為了掃去客人內心的疑惑,住持解釋道:“施主可知我讓你修剪灌木的緣由?我隻是希望你每次修剪之前都會發現,原來被剪掉的那部分,過後又會重新長出來。欲望又何嚐不是這樣?你無法將其完全消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時地修剪,讓它盡量地看上去美麗。如果讓欲望放任而行,那麼就像一顆從未被修剪的灌木一樣,將會變得醜陋不堪。”

欲望,聽起來真的很誘人。人類的發展史即是一部欲望史,我們在欲望中前行,在欲望中進步。欲望讓人欲罷不能,欲望在生活中也不可缺失。然而欲望無止境,就像永遠填不滿的水缸一樣,欲望越強烈,痛苦也越劇烈。同樣也是欲望,卻讓一些人在失足之後而悔恨終生。百分之八十的努力背後都隱藏著某種欲望,努力的確值得稱讚,努力地生活當然也不置可否。然而,在努力之前,你我是否需要做一些功課呢?那是一些為今後的努力而準備的功課,一門過濾本不該有的欲望之功課,它包括清理自己的思緒,讓自我的真正需求在過濾中留存,而那些無謂的、虛假的需求則統統都被濾走。

有人說是欲望毀滅了原本善良的人,其實不然。在理性的人的掌控之下,欲望可以變為成功的加速劑;而對那些心中完全被欲望占據的人來說,他們的墮落很有可能就與這無止境的欲望息息相關。欲望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它隻一個中性詞,就看你我如何將其開發。然而,又有誰想要讓欲望成為牽製自己的枷鎖呢?與其生活在欲望的都市之中,不如拿出一點時間來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爬山,垂釣,在海灘漫步……繁忙之餘的休閑與玩樂,生命之花就在此刻綻放。

虛榮浮利,幸福卻在減少

四月的洛陽城,開滿了雍容華貴的牡丹,四麵八方的人們紛至遝來,隻可惜,花開花落,終究擺脫不了一歲枯榮的命運。人們的虛榮正如那一時的爭豔,忘我的享受著眾人的目光,過後將是無盡的冷遇。

花開到荼靡,就會影響之後果實的生長,甚至成為無果之花。虛榮豈不同樣如此?在花開之後卻沒有果實作為回報。還記得中學語文課本中的那篇《項鏈》嗎?馬蒂爾德為了在舞會上讓自我的虛榮心得到滿足,於是向富貴的朋友借了一條“價值不菲”的項鏈作為裝飾。她成功了,在舞會上她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大放異彩。然而大喜之後的大悲卻讓她始料未及,項鏈在舞會過後丟失了。馬蒂爾德用盡了餘生的精力,她隻是為了償還朋友的這條項鏈。誰知命運弄人,原來這“價值不菲”的項鏈居然是假的。在弄清事實之後,馬蒂爾德也已年老滄桑。

莫泊桑用他那短小精悍的文章告誡人們虛榮心的可怕,它就像蛀蟲一樣侵蝕著人們的身心。很多年輕貌美的女性,讓自己的青春敗落在衣著的鮮亮之中。她們沒有身心的修養,沒有文化的充實,沒有靈魂的洗滌……有的隻是光鮮亮麗的外表,就像那開放的牡丹,在沒落之後卻沒有任何收獲。這樣的女性在容顏漸失之後又有什麼收獲呢?虛榮帶給自己一時的光彩,卻讓自我喪失了一世的聰慧。

在一個由鳥兒建立起的王國裏,每隻小鳥都認為自己比其他鳥兒漂亮,它們也常常因此而爭吵不休。一天,上帝由於受不了這樣的吵鬧,於是就宣布:“我要在你們中間選出一隻最美麗的作為鳥王!在此之後不得有任何一隻鳥兒再為美麗而喋喋不休!”

小鳥們為了爭奪王冠而修整著自己的羽毛,直到打扮得漂亮為止。這時候,在河邊徘徊的烏鴉也想要坐上鳥王的寶座。於是它撿起了其他鳥兒落下的羽毛,然後插在了自己身上。等到美麗的羽毛插滿了全身之後,烏鴉探著頭往河裏一看:“天哪!我居然也變成一隻美麗的小鳥啦!”

選舉的日子終於來臨。在諸種鳥兒之中,烏鴉顯然格外引人注目。上帝問烏鴉:“你是什麼鳥類啊?竟然如此之漂亮,我決定封你為王。”烏鴉聽到這句話後興奮不已。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鳥群中發出了異議。一隻鳥發現烏鴉的身上插著自己的羽毛,於是就上前將其拔下。之後又有其他的鳥兒接連地從烏鴉身上拔下了自己的羽毛。到最後,烏鴉全身又是一片漆黑。烏鴉羞愧無比,匆忙地躲進樹叢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