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交互式教學法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交互式教學法的原理表明,語言學習不僅要學習語言的係統成分,而且還應重視語言的實際應用。通過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態度、動機和學習策略的調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增強學習效率。一篇看似枯燥、難懂的文章在交互式教學方法的介入後,既全方位地調動了學生的自學和參與熱情,又在分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使學生逐漸掌握了語言和語言文化的學習方法。努力做到“五個結合”: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精確表達與模糊表達訓練相結合;模仿性的說與創造性的說相結合;有準備的話與無準備的話相結合;交際訓練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王麗斯1998)。課堂教學交際化, 使學生置身於盡可能真實的交際環境和情景中,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培養學生聽說能力,帶動讀寫能力, 進而提高走向社會的從業能力, 都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廣大一線教師在外語課堂尤其是商務閱讀課中普遍使用此方法的重要原因。
2.2.1 準備階段(閱讀前階段)
1. 預測活動(anticipating activity)
根據閱讀文章的核心點進行預測,如教師告訴學生將要學習的材料的標題,讓學生猜測文章的大概內容或可能會涉及的核心詞彙,要求學生注意一些大號字體標題、插圖照片、示意圖或說明文字。引導學生回答有關下列內容的問題:文章的主題是什麼?圖片對說明主題起什麼作用?你對主題的看法怎樣?根據你過去的經驗和知識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給學生20-30個詞,讓他們根據文章確定哪些詞(大約10-15個)會出現在要讀的文章中,並把他們選出來,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每組選一名同學口頭簡述討論的結果。激發閱讀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靈感活動(brain-storm activity)
從閱讀的文章中找出一些關鍵單詞或詞組,讓學生分組討論猜測文章的內容或故事的情節,故事是如何發展的,對中心話題有著怎樣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同樣的標題和核心詞限製下,學生積極踴躍,編續出各種各樣離奇的故事。培養發散性思維,激發學習熱情。
3. 聽音活動 (listening activity)
聽錄音,了解文章,既鍛煉聽力,又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對於未聽清或沒聽懂的地方,可以二次回顧,避免了對課文的生疏感,強化學習方向。
4. 回顧活動 (review activity)。
提前告訴學生所習材料的題目,引導學生回憶所涉及的背景知識, 並適度加以補充和擴展, 進一步使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能夠對閱讀材料有一個充分的理解,把提問題作為輔助線索,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不足的地方給以補充。假設閱讀材料的背景較為複雜,涉及諸如曆史、宗教和政治方麵的題材, 應該在授課前提醒學生預習,查閱相關的資料,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請查閱詳實的同學在課堂上作一個口頭彙報和介紹, 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同時鍛煉了口語能力。
2.2.2 實踐操作階段(閱讀活動階段)
王劍果(2005,7)認為階段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需要教授的技巧很多, 主要有 skimming, scanning, extracting main idea( finding topic sentence, getting the gist, identifying appropriate headings) , labeling or completing diagrams, comprehension of vocabulary in the context, cohesion, coherence, understanding texts organization, summary, evaluating a text, understanding writer’s style 等。根據文章的特點,選取不同的技巧或將多種技巧融合使用,學生分組討論是交互式教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課堂活動形式。學生在一起討論問題,交流看法,糾正錯誤,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能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在這樣的活動中, 學生是中心, 學生學習會感到既輕鬆又自信。
閱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從大意到具體細節對閱讀文章的充分理解,所有的課堂活動必須遵循從文章的梗概到具體細節的原則來進行。可采用的方法有1通過略讀證實準備階段的猜測。2使用多種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在可能的情況下,可把文章的標題剪掉,讓學生通過閱讀給文章定標題。3通過大略翻閱,弄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線索,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師可通過段落與段意的匹配練習、多項選擇練習、段落重組練習等方法幫助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整篇文章的結構,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4清楚特定細節。(1)填表格。把閱讀文章的一些內容製成表格的形式, 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填寫表格。(2)提問並回答。給學生一些問題,指導學生回答並找到問題的答案所在。(3)根據上下文猜測單詞的意思。(4)補充完整句子。給學生一些和閱讀文章有關的不完整的句子,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完成句子。(5) 多項選擇。通過練習,學生可複習所學的內容,明確重難點,調整課堂學習的節奏。
2.2.3 總結階段(閱讀活動階段)
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活動最好把口頭語言和書麵語言結合起來。閱讀後及時進行口頭交流 ,教師要盡量采用參與式教學, 組織學生並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如專項調查、小組討論、多組辯論、翻譯練習等。讓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理解、整合,學生可複述、概括閱讀過的材料,可評述作者的觀點、人物的性格特點,還可以就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利用剛閱讀過的文章內容進行實踐英語的機會。這一環節既可以是小組內的交流活動,也可以是全班同學圍繞某中心問題展開的課堂討論。學生分組協作交流成為自主學習的有效補充,強化商務英語實用性和操作性的特點,把閱讀這種接受性交際合理地轉化成聽、說、讀、寫能力的開發,不但有助於學生更準確地完成各項練習,更有利於提高言語交際能力。根據交互式教學法的基本要求,重視商務專業知識和商務語言知識教學,強化對學生的跨文化商務意識的培養,教師的指導和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活動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
2.2.4 交互教學法的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 注意“交互式”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不能隻充當知識的講解者,而應同時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控製者(controller),評估者(assessor) ,組織者( organizer ),提示者( prompter ),參與者( participant) 和資源( resource) 等。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出發,全麵規劃,統籌安排,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要對學生的“交際”行為進行有效的評估,沒有評估, 就無法管理(德魯克) ,就沒有提煉,沒有升華,在合理有效的評估階段,學生的收獲應該是最大的。要注意轉變教學理念,調整、改進教學行為,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充分發言的機會,通過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能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學生中的一員,參與到他們的各種活動中,消除學生學習時的緊張感和心理壓力。教師也要成為學生“交際”活動的大後方, 幫助學生,整合各種資源,促使“交際”的成功。掌握好“促進”的度, 解放學生“自主思維”, 同時把握好各種角色的認知,這才是交際教學法實踐者真實的藝術。(林紅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