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說起來似乎非常神秘,但其存在形式卻有可能非常簡單,有時是一件事,有時是一句話、一個數字、一張圖表。在產品開發方麵,可以是一個試驗條件、一種材質、一個配方、一張圖紙或一個關鍵性的技術訣竅。一百種電冰箱中,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可能隻有幾種,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其間的真正秘密可能僅如一紙之隔。秘密雖小但很關鍵,致使乙產品不僅能夠明顯區別甲產品、丙產品、丁產品,而且能夠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重要位置,從而構成了取得成功的訣竅。如果我們保密不當,秘密泄露,產品的這種優勢便立即蕩然無存,其損失可想而知。
值得欣喜的是,中國的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到商業秘密的無形財產性質而采取了一係列保護措施,如檔案保密,設定機密區域、車間,控製複印機、電傳機的使用等。一些企業盡量縮小涉密範圍,把接近商業秘密的人和區域限製在最小的範圍之內,並把相互牽製製度引入到商業秘密的保密工作中;在與職工特別是與可能接觸到商業秘密的職工簽訂勞動用工合同時,附加上具體的保密條款;對於一些重大秘密盡可能將其關鍵部分進行分解,使每一涉密者隻能接觸到秘密的其中一部分。
一般來說,完善的商業秘密保護,可以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第一步,建立管理機構,明確專兼職保密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建立企業的保密領導小組,明確日常管理機構,挑選懂技術、通業務的專兼職保密人員負責商業秘密的具體事務。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明確保密領導小組成員的職責分工,按業務歸口實行“條塊”管理,使有關部門負責人不僅管理好業務工作,還要管好相關的保密工作,克服業務工作和保密工作“兩張皮”的脫節現象。可以明確提出把經貿、科技、涉外、宣傳報道、通信的保密任務劃歸到幾個有關部門歸口管理,保密人員有事找它們商量,使他們成為保密部門的得力助手。
第二步,及時明確商業秘密的範圍,並劃分等級。具體包括四個環節:(1)確定商業秘密的具體範圍。商業秘密具體分兩個方麵:一是技術秘密,包括技術發明、新工藝、技術訣竅、新技術前景預測、替代技術的預測等;二是經營秘密,包括新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開拓新市場的計劃措施,營銷策略、渠道,客戶關係及生產成本、利潤、調價方案、對外談判意圖及標底等。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準確地、具體地把本企業的商業秘密劃定。(2)對各項商業秘密劃分等級,使商業秘密能夠有重點地加以保護,確保安全。商業秘密的等級可參照國家秘密等級分為三個等級:核心秘密、重要秘密、一般秘密。判定標準是:核心秘密泄露後會影響企業的盛衰存亡;重要秘密泄露後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一般秘密泄露後會帶來一般的經濟損失。(3)明確各項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因為經濟活動是在不斷進行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變化,大多數商業秘密保密價值會變化。失去了保密價值的信息如果繼續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容易成為內容越來越多、密與非密界限越來越難以分清的“糊塗賬”,並在保護過程中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故此,商業秘密事項在產生時就應預算一個保密期限,到期讓其自行解密。(4)對商業秘密事項做好標誌工作,以便一目了然知道是哪一級秘密、保密期限多長,有利於管理和使用。商業秘密的標誌應區別於國家秘密標誌,怎樣標誌由權利人決定,可在密件右上角標“△”,“△”前標密級,“△”後標保密期限。非書麵形式的密件,應在密件包裝上進行標誌。
第三步,健全保守商業秘密的製度。可參照國家保密部門已經頒布的一係列保守國家秘密的製度,結合商業秘密的不同特點,針對各種可能的泄密途徑,製訂出包括公文管理、接待聯絡、宣傳報道、廢舊載體管理、人才流動、技術交流、論文發表、申請專利、通信、辦公自動化等在內的一整套有關商業秘密保護的製度。與此同時,要將商業秘密的管理納入企業內部的考核體係,保證各項保密製度在全體員工中得到認真的執行。
第四步,與涉及商業秘密的人員簽定保密合同。因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刑法》等對商業秘密的規定較為籠統,流於一般,所以,若當事雙方就某一信息是不是商業秘密,沒有明確、具體的約定,誰要在訴訟中取勝就要看其舉證能否證明自己的主張,並為法院接受,合同法失去用武之地。但是,如果權利人和侵權人在事前簽有保密合同,明確商業秘密的名稱、範圍及其他條款,並且這些條款與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抵觸,權利人僅憑合同就能證明特定的信息是自己的商業秘密,使自己在訴訟中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因此,保密合同的簽訂是商業秘密保護中的最重要環節。在具體實施時,除了考慮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人員、技術人員、市場計劃和營銷人員、財會人員、秘書人員、保安人員外,不能忽略工作交往中不得不向其提供本企業商業秘密的合作夥伴、談判對手、重要客戶、服務提供單位等,該簽合同的一定要簽,該履行的手續一定要履行,以防侵權後發生爭執。
第五步,開展全員培訓,提高幹部職工的保密意識和保守商業秘密的能力。通過培訓,,讓幹部職工明白,商業秘密的保護工作關係到企業的興衰存亡,與每一個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使他們了解國內外經濟科技領域保密與竊密鬥爭的嚴峻形勢,知曉本企業商業秘密的具體範圍以及相關的製度,了解商業秘密的泄露途徑和常用的竊密手段,從而增強做好保密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隻有這樣,才能統一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取得他們的積極配合和支持,真正使各項規章製度落實到全員的自覺行動上。
第六步,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各項管理製度和措施落到實處。企業的保密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製度的規定,對涉及商業秘密的各項活動進行審查把關,保證每一項管理製度和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企業的保密領導小組,要積極督促、支持保密人員的工作,定期不定期地研究、及時解決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的重大問題。對內,經常組織保密檢查,消除泄密隱患,堵塞泄密漏洞;對外,定期不定期地派員到各主要市場上進行巡視,及時發現泄密苗頭,迅速予以處理。
商業秘密保護的措施
近幾年來,因商業秘密而引起的糾紛、投訴案件明顯增多,有的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有的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商業秘密;有的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更有甚者,一些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意識淡薄,對商業秘密的管理近乎空白,甚至是毫不設防,將凝聚了企業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的商業秘密拱手相讓給競爭對手。
前麵我們已多次闡明,商業秘密作為一種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是依其法定條件自動認定的,不需要由專門行政機關來確認。而對於商業秘密的保護,也主要是由商業秘密權利人依法自我加強管理,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來實現的。簡單地說,企業的商業秘密必須要靠自己來保護。商業秘密的權利人若對此沒有深刻地了解,沒有對商業秘密采取適當的自我保護措施,一旦商業秘密被侵犯,就很難獲得法律上的保護和救濟。因此,商業秘密的權利人應當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維護自己的權益。
那麼,企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呢?綜合法律界人士的建議與企業界人士的經驗,企業可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防患未然,以降低泄密風險。
一、確定商業秘密的內容和範圍
商業秘密實際上是權利人所擁有的一種無形資產,它的最大特點是處於秘密狀態。因此,權利人自己必須事先確定本企業商業秘密的內容或範圍,即哪些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是本企業的商業秘密,需要進行保密。如果權利人事先沒有確定商業秘密的內容和範圍,一旦這些信息被泄露或盜用,由於無法界定這些信息與普通信息之間的差別,從而導致這些信息無法作為商業秘密來尋求法律保護。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作為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設計、程序、產品配方、製作工藝、製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企業應當盡可能詳細地確定商業秘密的內容和範圍,從而使反映和記錄商業秘密的載體變得相對明確化、具體化、有形化,變成可以被法律保護的客體。另外,企業在確定商業秘密的範圍時,可以根據商業秘密的重要程度,對商業秘密確定不同的密級。
對於商業秘密的確定,下麵的方法不妨一試:
首先靜下來想一想你的企業中有哪些東西是不想讓外人知道的,這些東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使你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它們可能是企業做出的那些方案、圖表、設計、專用裝置、本企業使用的信息、文件、彙編等。這些信息和文件的彙編具有獨創性、優先性、新穎性,其他企業還沒有用或根本不得而知。確定哪些是應保守的秘密後,再想一想這些東西的價值;想一想它們一旦丟失,將會給你的企業帶來什麼樣的損失。
也可以用以下的6份小測驗來檢驗和確定你們的企業存在的商業秘密和它們的重要性:
1、這些秘密是否為你的企業之外的人所知?
2、這些秘密是否在你的企業中人人皆知?
3、你是否采取過保密措施?
4、這些秘密對你有多大價值?對你的競爭對手呢?
5、在開發、創造、構思、采集這些秘密的過程中你投入了多少資金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6、你的競爭對手會不會輕易得到這些秘密?
二、采取保密措施
確定了企業的商業秘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如何采取措施對這些商業秘密進行保護了。權利人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是防止商業秘密被他人竊取和使用的首要屏障和重要環節,同時這也是權利人請求法律保護的先決條件。如前所述,商業秘密的本質特征之一就在於它應當處於秘密狀態。如果權利人沒有主動、積極地采取保持這種秘密狀態的相應措施,而是放任其處於一種無保護、外人可以輕易獲取的狀態,則由於缺乏法律所要求的“保密性”要件而導致這些信息不能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商業秘密”,因而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當然,法律並不苛求權利人必須采取絕對安全、萬無一失的保密措施,而是要求權利人采取適當、合理的保密措施。也就是說,隻要你采取了措施,雖然這些措施並沒有阻止住商業秘密的泄露,但法律仍然認可你的保密行為。總之,權利人在主觀上要有保密的意思,在客觀上要有保密的行為,隻有具備了這樣的前提,在商業秘密受到非法竊取和使用時,才能依法獲得保護和救濟。
因此,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立或指定專門機構並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商業秘密的管理工作;要以書麵形式告知職工所要承擔的保密義務,並確認職工知悉保護商業秘密的事實;在經濟往來,合作研究與開發、技術轉讓、合資與合作、組織形式變更等經濟活動中,要十分注意保護商業秘密,防止商業秘密被泄漏、竊取、失密和破密。
這裏有幾點建議可作為參考:
1、有關人員認同:企業應與每個和秘密有關的受雇人員簽署一份有關保守企業秘密的協議書。要求員工保守在工作期間接觸到的一切企業的商業秘密以及企業承擔保密責任的其他企業的商業秘密,同時應該規定,員工在離開企業後的一定期間內不得對外泄漏其所知的商業秘密,不得從事與企業相競爭的工作。目前,一些企業在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確保企業利益不受損害方麵的做法是與職工簽訂增補有保密條款的勞動合同,這為企業商業秘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從一些商業秘密侵權糾紛的案例來看,如果保密條款簽得很籠統,缺乏明確而具體的保密範圍、內容,製約的條款就要打折。因此保密條款必須簽得具體而明確,不給泄密者以任何借口。
2、加強對某些特定區域的保衛管理工作:要劃定保密區域,在保密區域內加強保衛措施,對涉及本企業商業秘密的關鍵部門、車間,通過嚴格限定非有關人員入內、加強內部保安措施、禁止參觀等方式,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另外還可以建立來客登記製度,控製和監督複印機、電傳機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