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輕輕鬆鬆搞定顧客(2 / 3)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人緣”這個詞,對“人緣”熟悉,像“人緣是不可捉摸的”、“人緣是無法控製的”、“人緣靠天運、天時”等都是。如果說經營靠運氣,那麼,被這種不可認知的人緣所左右也是理所當然的。

常常有人假裝自己非常懂經營這一行,而實際上卻是一無所知,像“人緣”的問題便是最好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人緣影響銷售”,要是問“人緣到底是什麼”時,大概沒有人能答得出來吧!

許多優秀的企業與其說它是商品製造業,不如說它是人緣的製造業。我想這不論商業或是工業都是同樣的情況。在這樣的時代裏,隻是從事商品製造,一定會越來越不暢銷。“為什麼不暢銷?”答案就在於此,是因為“沒有能製造人緣”。若是問“怎樣才能暢銷呢?”答案也很簡單:“隻要製造人緣,受人歡迎,便能暢銷。”

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受歡迎呢?”簡單地說:“投人所好,抓住別人的感覺,如此就能受人歡迎。”可是,問題難就難在“做”。人類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動物,像猿、馬之類的動物,它們生來就是集體主義的動物,不會有自私自利的想法。相比之下,人類是自私自利的動物,又不知道自己有這種缺點,常常指責別人:“為什麼你不知道我的意思呢?”這樣一來,就無法捉住別人的心了。要受歡迎,無非舍棄自己的意見和感覺,一心一意地附和別人的感覺。如此,才能受人歡迎,製造好人緣也就順理成章了。

厚黑哲理

結交人緣,就是要聆聽別人的感覺,隻要有人情味,讓人覺得溫暖,那麼不論是商品或者是人,都是很受歡迎的。

賊喊捉賊

在商店內往往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假招牌,係在商品上的一個牌子上寫著“謹防假冒”,一般顧客見到這樣的牌子,便認為這家店裏賣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商品,然後高興地將它買下來,不料事後發現同樣也是假冒品。像這種情形,一般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同樣的手法也用於一般的路邊攤,雖然賣的是假冒品,卻不忘給人來個親切的忠告,他們一本正經地向顧客說:“唉!世風日下,最近有很多的假冒品,真是使人防不勝防,所以你們以後買東西千萬得小心!”於是,很多路過的人便信以為真地買下了它們,但不料竟是一些假冒品,原來那些路邊販賣者竟是銷售假冒商品的不法之徒。

這種做法的要點,就在於厚黑經營者抓住了一般人的心理,因為不管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壞人,也絕不會說出自己的缺點,而先說一些別人的壞處,以證明自己不是壞人,讓一般人的心理產生一種錯覺,他們正是巧妙地運用了人性的弱點而使人們上當的。

這時那些“壞人”也絕口不提自己是例外的,而讓人們自己去感受。所以他就拚命地指責別人的缺點,巧妙地將顧客的注意力移開,待產生了錯覺後,就會讓人們認為他是例外的。這種做法雖然像在哄小孩,但被騙的成人也為數不少。

厚黑哲理

自己明明是賊,卻大喊大叫、混淆視聽,趁機謀點私利,這無疑是厚著臉皮耍心機中成色最為濃重的一招。

誘導對方

經營者經常會遇到憤怒的客戶找上門來的情景,這時候就要看經營者的厚黑技巧了。首先不要慌,你要客客氣氣地接待對方,而且誘導對方把不滿的情緒發泄出來,然後你深表同情,然後你想辦法將責任推向別的老板,嫁禍於人。讓客戶感到雖然是在你這吃了虧,但也不能完全怨你,是前一個老板將很多次品材料給了你,而你當時也沒發覺,現在也很憤怒,等等。

經營百貨公司或各類商店,常常會遇到顧客要退貨或換取其他貨品的事,碰到這種情況,老練的售貨員都能處理得很好,他們知道誘導對方,不等客人說出理由,就會先發製人地說:“你對這商品有何不滿?”

客人回來退貨,一定是對商品本身有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一般人在買到質量差的東西後,自然都會將怒氣出在賣這件物品的商店上,認為這家商店的東西差。老練的售貨員為了維護商店的信譽,同時也為了長期“抓”住這位顧客,必須將顧客的不滿轉回到商品上,讓對方覺得這是一家好商店,不好的隻是商品本身。

這樣也就把責任推給前一個帶來商品的老板,使對方的憤怒轉移,同時對於你的同情和安慰,他自然也不會毫無反應,甚至還會感激你。

像這種售貨員應付顧客的方法,也可以應用在不順利的初次見麵上,例如你覺察到對方有明顯不滿和敵意時,可以直截了當地要求對方把他的不滿說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消除你們之間的障礙,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果對方說:“不,不,我沒有這個意思!”事情也算是有了個結果,不管他說的是不是真心話,話一旦說出來,就得受自己話的約束,而產生“宣言效果”的心理作用,這使他不得不壓製對你的不滿和敵意。

要了解女人的心思,這一招也很管用,你直接說中對方的症結,找到一個突破口,對方也就一瀉如注,把滿腔的心裏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嘩啦啦”一點不留。比如說:“你的眼睛略有紅腫,一定是哭過了吧?”或者說:“看你臉色不好,肯定剛才和誰拌過嘴了。”這些話都很具有誘導性。可見,直截了當,引蛇出洞,然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比守株待兔的效果好得多。這就要求老板要大膽、善變、心狠、手辣,還要果斷,不留痕跡,將一場風波化解於無形之中。

厚黑哲理

聰明的經營者常常化險為夷,扭虧為盈,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為有利,既讓客戶說出不滿,又讓對方無處發泄不滿,他們永遠占上風。

消除不滿

眾所周知,人們倘若對一件東西不滿意,當然就說不上喜歡,甚至還很討厭,討厭的東西即使免費送人也沒人要。所以,厚黑提醒一些經營者,絕對不可以讓買方感到不滿和厭惡,最起碼表麵上一定要過得去才行。可是,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不受歡迎的商品,很多讓人不滿意的商店。這是沒有了解“賣”的本義所致,“賣”,乍見之下,好像隻是單純的“販賣商品”,但是,並不隻是如此,“賣”的本質意義是“讓客人感到滿足”,既然知道這個道理,為何做得不好呢?因為有下麵幾種錯誤的看法。

“客人至上”的觀念,不知不覺變成“銷售至上”。經營者總是武斷地認為“我喜歡的商品,客人一定會喜歡”,他們不知道每個人的感覺、想法不同,錯以為消費者不把不滿意表現在外就是“沒有不滿”,從而沒有采取改善的措施,誤認為消費者有13億人,因此他們不可能掌握消費者的感覺。他們也知道每個人的愛好不同,所以若是聆聽了消費者的意見,也無法有周全的解決方法,因而就不去思考讓消費者滿意的方法。怎樣才能暢銷?很多人都為此大傷腦筋。可是,大家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要讓消費者不滿。”

實際上,讓顧客“感到滿足”比較難,不過“不要感到不滿”就比較簡單了。或許有人疑惑,為什麼“不要感到不滿”較易做到呢?理由很簡單,每一個人都容易表達出不滿,若是謙虛地詢問消費者有何不滿,有何怨言時,他們都會高興地批評、抱怨。若參考這些批評、怨言以改良商品或者商店,那麼,消費者就會再也沒有怨言,換句話說,使得對方感到很滿意了。“銷售量”是消費者滿意的標誌,而“不暢銷”是消費者不滿意的指標。

厚黑哲理

讓顧客“喜歡”並不容易,但是讓他們“不討厭”卻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接受批評,適當改良,隻需稍稍改動,便可收獲甚豐。

形象問題

要做好生意,形象很重要。大到公司,小到個人,都要給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使有些東西不上台麵,但也得盡量美化,不至於太醜,有些形象不佳者,經營者也要注意矯正,要做好表麵文章。

比如公司內部的營業員,那就要好好挑選,首先要漂亮的,其次要麵善的,再次要耐心的,當然都要細心。對於公司營業員,有個“十聲”口訣:

顧客進店有招呼聲,

顧客選貨有建議聲,

顧客問話有回答聲,

顧客換貨有迎接聲,

顧客多問有解答聲,

顧客交款有唱票聲,

顧客批評有歡迎聲,

顧客表揚有道謝聲,

顧客有錯有諒解聲,

顧客離櫃有送別聲。

這“十聲”口訣是營業員的基本功夫,人人要會,這樣才能保持公司良好形象。

在進行買賣交易時,也要注意形象,要忍得住氣,要耐心介紹,積極推銷,要熱情主動,得體大方。進行買賣交易時,你要盡量達到買賣“七好”訣和“十不”訣。

先看“七好”訣:

迎接顧客,頭句話講好。

出示商品,輕拿輕放好。

詢問質量,如實介紹好。

幫助挑選,耐心參謀好。

收找錢票,當麵點清好。

字跡工整,票據填寫好。

售出商品,檢驗包紮好。

再看“十不”訣:

顧客來店主動招呼——不冷落人,

顧客詢問耐心答複——不厭煩人,

顧客挑選真實介紹——不欺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