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少買諒解同情——不諷刺人,
顧客退貨實事求是——不埋怨人,
顧客不買自找原因——不挖苦人,
顧客意見虛心接受——不報複人,
顧客有錯說理解釋——不謾罵人,
顧客失禮諒解幫助——不取笑人,
顧客離櫃熱情道別——不催促人。這“七好”和“十不”訣看起來簡單,百十來個字,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處理不好,那麼損失的就不僅僅是百千元錢了;同樣,處理得好,帶來的也不隻是區區的百千元錢。
厚黑哲理
厚黑者無不具備兩大特點,除去心黑之外就是臉皮厚,經營者更需如此,做好冠冕堂皇的表麵功夫,無論這些是否是內心真實所想。
一葉蔽目
很多企業都熱衷於使用“放大鏡”廣告術,就是將企業的最終目的及商品缺點完全掩飾,而將微不足道的地方大肆宣傳,令顧客隻能看到局部,看不清本質,反而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商品。
譬如,銀行將普通存款與定期存款混合,而產生所謂的“綜合存款”,於是銀行便宣傳說:“這是一種萬能存款,一本存折有五種用途:存款、取款、付款、支付利息及借貸等。”
所謂存款是由其他銀行的入金,可存入此銀行的存折;付款是銀行代繳水費或電費等,這些都是普通存款也能辦理的事項,因此不能算是創新的服務;利息是由綜合存款中,以定期存款的部分支付定期利息給客戶,這是理所當然的;借貸是以已存有的相當金額為限度,但借貸應支付的利息卻比定期存款的利息更高,若是普通存款隻要領出即可,然而,綜合存款卻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將已有的存款取出。銀行的目的唯有一個,就是將普通存款變為定期存款,並不是考慮存款者是否方便而做的。當然,綜合存款對於存款者來說,一點也未感到方便,即使將一部分的存款轉為定期存款,也不會得到令人吃驚的利息,因此,所謂的萬能存款有五種用途,隻不過是詭辯而已。
但這至少還列舉了某些特點,有些廣告並未列舉說明特點為何,撰寫廣告文作者辛苦創作推銷要點的例子也不少,譬如:威士忌酒加冰塊會變得更好喝;電器製品的開關有如鋼琴的鍵盤,隻要愉快地輕按,即可操作自如等,都是辛苦創作的例子。
所以,當有人詢問撰寫廣告的作者說:“你說這產品有很優秀的性能,但它的優秀地方在哪裏呢?”確實,撰文者在廣告文中寫著“能先取得未來”或“專家也會讚賞”等如此誇大的文句,但此產品在哪一點上能領先獲得未來,或能得到專家的讚賞卻未明白詳細地寫出,並不是撰文者因文章或藝術方麵的關係,才省略這些記述,而是無事實可供記述,顧客在看廣告時,能有這樣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所謂無道理型,是將無道理之事硬要編出有道理的文句,其中會產生很幽默的事情。譬如:“薪水袋不會穩穩地立著而不倒下,但存款卻能穩固站立而絲毫不動搖。”
在這廣告文句的旁邊畫著一個快要傾倒的薪水袋,以及一本稍微打開,站得很穩的存折簿,這是銀行鼓勵客戶多存款的宣傳,雖然廣告宣傳存款很可靠,但並不表示它很堅實,將稍微打開站得很穩的存折簿,與薄薄的薪水袋並排在一起,令人視覺發生錯覺,認為存款是非常可靠,這是以不成道理的道理來訴求,亦可謂是詭辯,但可算是乘隙的、優雅的詭辯。
若想嚴格地追究廣告的詭辯性,這是不易的,無法從企業內部收集情報,則不能證明它是詭辯。唯有加以深入研究後,方能發現可疑的廣告卻有很多。
厚黑哲理
商業界為了推銷產品,不惜花費巨額的經費製作廣告,至於供給顧客的情報正確與否則另當別論,因為這不是廣告宣傳的最終目的。
從眾心理
一般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看到大家都這樣做了,自己即使不明白也會跟著做。比如在電影院,如果前麵有幾個人突然回頭,那後麵的大部分人都會跟著回頭,其實什麼都沒有。有這樣一幅漫畫。
一個人閑著無事,在街上溜達,猛一抬頭發現某個商店前麵正有許多人排著長隊,這人心中就想:“排這麼長隊一定有什麼好東西買。”因此,也沒有打聽清楚就排在別人後麵。不一會兒,這個人後麵又排了一長串人,就這樣站了半個小時之後,排在後麵的人忽然問他:“我們排這麼長隊,究竟是買什麼?”這人也不知道。就問前麵的其他人,可是前麵的人也不知道,這樣,又往前麵問了兩三人。都說不知道。終於有一人沉不住氣了,走到最前麵去問,最前麵的那個人卻蹲在地麵上,由於有人問他,他便回過頭來不耐煩地答道:“你沒看見地上有許多螞蟻排長隊嗎?我正在欣賞!”
當然這是一幅漫畫,可以一笑置之,但確也發人深省。有些人隻要見到人潮擁擠,爭先排隊,往往不打聽清楚就跟著去排隊。如果老板能夠利用好這種從眾心理,就可以招徠大批的顧客,一時間門庭若市。
比如,你可以先找幾個朋友,在你的櫃台前“擁擠”不讓,並大聲叫嚷:“我先到應該我先買。”路過的人一看這架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排在後麵再說。又一個路過的人排在後麵,這樣隊伍越排越長,越排越熱鬧,一下子你的積壓商品將搶購一空。
因為他看到前麵的人搶著買了,心想肯定是好東西,不然不會這樣哄搶。即使東西一般,辛辛苦苦排了這麼久的隊,不買點什麼也很可惜,因此總不會空手離開。這樣積壓品賣得一幹二淨,還有人在陸續排隊,你隻好拉著喉嚨喊今天的貨已售盡。請大家見諒,明天這個時候再來,要早一點來!
當晚你就要放棄休息,坐出租車連夜去取貨,保準第二天又銷出大批。
這就是從眾心理幫助促銷,一石擊起千層浪,半夜一聲雞叫,弄得全村都以為天亮了,因為所有的雞都從眾叫了,不由人不相信,睡得再香也要起床。
厚黑哲理
當經營者貨物大量積壓時,不要擔心,不要害怕,試試運用顧客的從眾心理,局麵馬上得到緩解。
拒絕道歉
在法國很流行“對不起”這句話,譬如在路上行走時不小心碰到對方的肩膀等。“對不起”在多種場合都用得上,但其中若有責任問題存在時可就不同了,他們是絕不輕易道歉的,並將自己的本意堅持到底。譬如在買瓶酒的路上,不小心碰到行人連瓶帶酒摔在地上,一般應是各負有一半責任,但行人會認為:“酒瓶之所以摔在地上是對方自己的錯誤,與我毫無關係。”倘若承認了錯誤,就是答應賠償,他們絕不做這種傻事。
某位長期居住在法國的朋友,他對一位決定在法國稍做停留的友人忠告道:“即使你是因為闖了紅燈而軋死了行人,也絕不可輕易道歉,最好是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保險公司。”這句話我們聽起來頗不以為然,但是在法國對於承認錯誤確實是非常慎重的。
不要說法國人,連我們東方人也是一樣,對於道歉這件事也是非常謹慎的。
某位處理車禍的貨運公司負責人說了這麼一段話:“如果公司的車傷了過路的孩子,迫使對方家屬破口大罵。我們寧願對對方低聲下氣,但也絕不說‘對不起’。”據他說,錯誤不全在於司機,而是由於小孩突然奔出,應屬不可抗力的。何況事情發生時,往往原因尚未清楚。所以他也不隨意就說“對不起”,最好的說法便是:“真是可憐,你們家裏的情形我也很了解……”就夠了,而說話時千萬要慎重,不可說出豐句道歉的詞句,這實際上也作了有限度的道歉。然而,下麵的說法也是值得我們參考的:“你現在所言我非常了解,但誰是誰非,到目前為止,尚未調查清楚,然而對於傷了你的心這一點。我還是得向你道歉。”
人心是十分奇妙的,除非重大事故發生,否則一旦憤怒的情緒被壓抑下來,當事者多會顯得較為冷靜。
厚黑哲理
責任不在自己一方時,堅決不承認,拒絕道歉,始終置自己於有利位置。當今之人都不傻,尤其經營者最為精明。
最後通牒
有許多人對一件事總是遲遲不敢下結論,尤其是在做生意時,最棘手的就是碰上優柔寡斷的顧客。在現代繁忙的企業社會,如果要等這種人做決定的話,則根本做不了事,不但如此,在等待的這段期間,又不知會受到什麼情況幹擾,就更下不了結論。到底是什麼因素使他們如此的優柔寡斷呢?
其中,“時機來到的意識”以及“等待更好機會的意識”占有很大的成分,也可以說是“反正還有時間,再考慮考慮或許有更好的結果”、“還有時間再繼續等待,應該會有更好的機會”等這類的期待感,使他們難以下決心。對這樣的人,如果給他再長時間的考慮簡直是浪費時間,便不如設法催他早做決定。
不管他有沒有時間,或能否獲得好結果,給他來一個最後通牒,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期待毫無意義。所謂“最後通牒”,就是為了使某項糾紛能和平解決而提早切斷交涉,把自己的最後要求提出,如果不被對方接受時就必須采取行動,粉碎他們心中所謂的“還有機會,還有更好的機會”的念頭。隻要你這麼去做,原本做不了決定的事,對方就非下決心不可了,你的產品也就販賣出去了。
厚黑哲理
麵對婆婆媽媽的顧客,經營者就得斬釘截鐵,給他們下一道最後通牒,拔掉這些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