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般人總以為提起過去苦難的奮鬥曆程會對自己的形象產生不利影響,其實這是一個錯覺。為什麼一些花花公子追求不到有深度的漂亮女孩呢?就是因為他們的經曆太淺薄。女孩喜歡那些經曆複雜的男人,因為他們富有成熟魅力;喜歡那些吃過苦冒過險的男人,因為他們才富有滄桑感和傳奇色彩。往往女孩家庭條件越好,生活越優越,她越是要找那些有不凡經曆的人為伴,為什麼高倉健的形象在少女心目中長盛不衰呢?就是因為他所表演的大部分角色是從痛苦生活和不平凡事業中走出來的男人。
歌星北島三郎和職業棒球選手江川卓,二人名聲同時大噪,二人又同時購置了一棟豪華住宅,可是人們對二人的評價卻截然不同,他們誇讚北島三郎有辦法,購置了豪華的住宅,而對江川卓的屋子感到刺眼,認為他與屋子不相配。
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異呢?這或許是因為,北島先生從小吃盡苦頭,經過艱難困苦,才取得今日成果的緣故吧!因此,人們對他不僅懷有親密感,而且對他怎樣奮鬥的經曆也十分了解;而江川卓卻沒有這種經曆,幾乎是青雲直上,因此才遭他人的譏諷和白眼。
日本前任首相田中先生之所以深得人心,除他領導有方、才華橫溢、政績卓著之外,恐怕與他的經曆不無關係,他是經過多年的奮鬥,才當上主宰全國的首相,他的艱苦奮鬥的曆程,得到了人們的同情。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由於人們的感受常常受到過去某些體驗的影響,雖然對方地位比自己高,但一旦得知對方過去的不幸遭遇或其遭遇與自己大體一致時,原來對他的嫉妒心,很快就轉為親切感。
同樣,管理者不管是管員工,搞外交,還是追女人,都要敢於提自己的苦難經曆,讓對方感到你既堅強又不簡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敬佩的目光也頻頻傳來了。
厚黑哲理
與別人把光輝曆史掛在嘴上相反,把自己的苦難曆史掛在嘴上,這才是厚黑領導的智慧所在。
對方認錯
厚黑認為,一件事情出了問題,管理者表麵上要承擔責任,實際上要想辦法把責任推給下屬員工,這樣管理者承擔的風險和壓力就會小得多。
比方說,在款待客戶的宴會上,有部屬酗酒,胡說八道,甚至連客戶也罵起來。待第二天清醒過來,部屬必然非常擔心上司會嚴厲斥責,甚至害怕因此被開除。在這種情況下,上司應該怎麼辦呢?倘若暴跳如雷,指著下屬的鼻子罵:“你這渾蛋!事情全讓你給弄糟了,老子非讓你卷鋪蓋走人不可!”麵對上司的怒顏,盡管部下自知理虧,但也會產生出“事情雖怪我,但你上司也太過分”的反感來。
人就是這樣,即使清楚錯誤完全在自己這邊,但卻本能地懷有不甘認錯的傾向,而一遇到別人的嚴厲指責、怒罵,就更容易強化這種傾向。作為管理者,當責罵部下或者轉嫁責任給部下時,就可以采取這種方法。
這樣你不但沒有達到讓部屬從心裏認錯的效果,而且還增加了部下的抵觸情緒。實際上沒有根治這個錯誤,隻是表麵上的偃旗息鼓,過幾天,這個部下也許又要興風作浪。因此,單方麵的無情指責並非上策,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這樣:上司先說,“昨晚的事,我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深感內疚……”聽上司這麼一說,部下馬上會說:“哪裏,您與此事無關係,一切錯誤在我!我立刻去客戶那裏登門謝罪!”部下會很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可見,動用一些手段和技巧讓對方主動認錯,委實比嚴厲的斥責來得高明,效果也好得多。
厚黑哲理
管理者身份特殊,有時候為保證自己的位子,就得拉一個人出來墊背,“誘使對方認錯”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心理暗示
古語雲:“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思想目的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沒有辦法共同相謀,沒有辦法互相討論計劃一件事,隻好各走各的路。也就是說,人們隻有站在一個同樣或者相近的角度,才會有共同的目標,才可以合作去幹共同的事業。這對現代的企業管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類對於一件很難完成的工作缺乏幹勁,主要是由於人的潛在心理中沒有強烈的“達到欲望”。當我們即將完成某項工作時,內心會產生一種喜悅和滿足。“達到欲望”就是那種完成後喜悅的期待。所以,人類在遇到那些完成後無法嚐到喜悅的事情時,就會失去幹勁。反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但完成後的喜悅可以預想得到,那麼“達到欲望”就受到充分的刺激,人們就會有完成目標的意願。
當下屬看不到希望時,信心就會慢慢喪失,領導者這時就要采取一些心理暗示,告訴他們希望所在,讓大家看到路在腳下,這樣信心才會重新燃起。在利用這種心理作用時,最好是將目標縮小,這樣誘導對方更具功效。日本幕府時代的豐臣秀吉,是日本首推的擅長激發他人激情的專家,他最善於運用將目標縮小的技巧。
當年,豐臣秀吉所居住的城市的城牆,經曆了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破舊不堪,急需修補。該城的織田信長請他來幫忙。
豐臣秀吉首先將100個間隔的城牆分成50個小部分,然後給每個負責人分兩個間隔,並命令他們在三天之內將所負責的兩個城牆修補好。
如果從接受命令的人來看,等於是將100個間隔的城牆,突然減少到隻有兩個而已。原來聽到要修補100個間隔的城牆,就覺得很煩,現在突然減少到每個人做兩個,當然會使他們產生幹勁。因此,在他們夜以繼日地修補之下,城牆在三天內就修補好了。
當下屬對難以達到的目標失去幹勁時,領導者不需要降低目標,隻要將目標稍微加工一下,然後用誘導的口氣說:“如果這樣做的話,就很容易完成了。”這樣,達到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另外,把目標引向一致,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法。一個團隊,戰鬥力是各種因素的體現,你能把大家的目標引向一致,是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來看下麵這個事例。
有一個人經營一家汽車買賣公司,他在開會時就常利用人的潛在心理,可以說他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心理誘導者。他在每一次會議開始時,先提出大綱,然後告訴職員們:“這是我的意見,剩下的就讓你們自己去討論了。”說完他就讓開會的職員們自己去討論,直到歸納出結論時,他才說:“那麼大家就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吧!”等他講完,會議就結束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下屬認為,事情似乎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而職員們歸納出來的結論,事實上是按照領導者所提出的大綱討論出來的。這種會議的技術,當然不是公司老板擁有的專利,任何人在會議上,都可以先提出自己的意見作為暗示,再征求對方的意見。如此一來,對方就會認為你和他的意見相同,而讚成你了。總而言之,就是事先提供前提信息,來引導對方改變態度,使目標達成一致。
厚黑哲理
愈是心底如白紙的人,愈容易被暗示所左右。這就是利用了人類心理的作用,即所謂的“前提暗示”。
對比效應
作為領導者,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對比,就可以使下屬欣然接受調職命令。當你必須告訴你的下屬,他已經被從總公司調到分公司時,你要怎樣說服他呢?如果他絕不答應時,你該怎麼辦呢?
在這時,假如你厚黑一點,能巧妙地運用心理操縱術,一定可以說服這個下屬:“其實,在上一次董事會上,我們就曾考慮過把你調到南部的分公司,但後來想想那邊實在太遠,對你來說太辛苦,所以最後決定還是把你調到離這邊近一點的中部分公司,怎麼樣?讓你換一個環境,也會有一些新鮮感。”對一個員工來說,把分公司的職務與總公司比較,任何人都不願接受,但如果再給他一個更差的做比較,他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隻要先將對方意識不到的前提掩藏起來,就可以使“對比效果”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說服工具。美國著名的口才研究家赫拉,就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
每年歲末,一些職業棒球選手就紛紛向球隊談論明年的薪水問題。因為在年度的交替期間,如果不將待遇問題談妥的話,到第二年就會麻煩不斷。
在調薪的談判會議上,那些百戰百勝的王牌選手,往往一口氣要求將年薪提高一倍。這時,如果你是球隊的負責人,應該如何去說服這個人呢?
首先應該清楚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對這個王牌選手說:“事實上,20萬對球隊來說並不是問題。”那麼,這項談判很可能就會破裂,雖然你堅持隻給10萬,但王牌選手一聽到你剛才的話,就一定會執意要20萬。
所以,根據潛在心理操縱術,你就必須用下麵的說法才能達到說服的目的。“以你的實力,要求20萬並不高,是很合理的價錢,但是我們球隊隻能付8萬,不過我想10萬還是值得考慮的,也許這件事你我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
如果這時這個選手說:“10萬也可以。”
“不,隻是說10萬還有商量的餘地,事實上,如果你真要10萬的話還是很困難的,不過,如果是8萬元,我可以馬上和你簽合同,怎麼樣?”
如果這個王牌選手說:“既然如此,那就10萬,否則我是絕對不幹的。”
這時,你可以歎一口氣,表現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然後下結論:“好吧!既然你這麼堅決,我也隻好認了。就10萬吧!”
有人或許認為這種方式未免太過於順利了,但如果就人的潛在心理來看,這種方式是完全可以達成協議的。因為一般人在談判時,不知不覺中總會將兩件事拿來做比較,所以,如果在這時你給對方一個選擇的範圍,對方的思考就會限製在這個範圍之內,當然,他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麵,但是,無論他做哪種選擇,都是在你的掌控下。即使對方所選擇的未必對他有利,但對方卻不能馬上感覺出來,所以他會立刻接受,尤其當你提出一個上限和下限的時候,對方的潛在心理就會產生一種“對比效果”。
作為企業或者機關的領導者,為人處世的智謀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使你在兩難的境地中將事物的發展推至有利於自己的一端,也能使你把一切事務放置在自己掌控的範圍之內,這是每個成功的管理者必修的課程。
厚黑哲理
隻要先將對方意識不到的前提掩藏起來,就可以使“對比效果”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說服工具。
先發製人
先發製人是心理作戰的重要原則,就是說在自己有所準備、士氣十分高漲,而敵軍的兵力、體力和技術等方麵還沒有達到作戰狀態之前,把攻擊矛頭指向敵軍防守不嚴、力量薄弱的地方,破壞敵軍的行動計劃和正常的心理狀態,挫其銳氣,傷其信心,占據初戰獲勝的有利條件。
此招也備受厚黑推崇,在為人處世中同樣屢試不爽。在有突然情況發生時,領導一定要摸清形勢,了解底細,先發製人,爭取主動。對此,我們不妨通過一場戰爭來看一下。
當年英國與阿根廷在馬爾維納斯群島進行的一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南大西洋首次爆發除核武器之外,幾乎使用了所有現代武器的規模較大的島嶼爭奪戰。然而,當初英軍人數上和裝備上都處於劣勢,最後卻取得勝利,這當中,先發製人的心理戰起了巨大作用。
阿根廷戰前對英艦隊來犯抱有僥幸心理,寄希望於談判,沒有對付英軍的作戰準備和計劃。英軍掌握並利用阿根廷這種心理,斷然采取措施,先發製人。
4月22日,英“特別艦艇中隊”的蛙人悄悄潛入馬爾維納斯島以東的南喬治亞島。25日英海軍陸戰隊,與潛伏的蛙人配合,打死打傷阿軍多人,俘虜180人,並占領了南喬治亞島。英軍初戰獲勝,不僅增強了自己的信心,而且挫傷了阿軍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