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重要的是安守本分,而你卻忘了做人的本分。所以,你隻能永遠做一隻貓。”
那個由貓變成的少女,一見到老鼠,便馬上忘了自己的身份,下床去追趕老鼠。因此,愛神決定懲罰她,讓她重新變成貓。這種結局是女孩一手造成的,因為她不安守做人的本分。
三、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工作是細節精神的一種真實寫照。對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人,往往能獲得豐碩的回報和同事、上司的認可。相反,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厭惡自己的工作、蔑視自己的工作的人,不可能獲得上司的青睞、同事的尊重和事業上的成功。
盡心是指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單位作為自己的忠誠主體和職業舞台,你就必須專心致誌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隻有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關注每一個工作細節,才談得上職業發展和事業追求。
有的職場人士在工作中三心二意,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剛剛進入某個單位,就開始為自己尋找退路;有的職場人士盲目地跳槽,工作不到半年,稍不如意或有單位開出更好的條件就辭職;有的職場人士處心積慮地收集單位內部的信息,一有條件就單幹。實際上,職場人士追求更好的發展本是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如果他們工作不盡心,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盡力是指在工作中竭盡自己全部的才幹和能力。你對單位的價值就在於你的才幹和能力。單位支付給你薪水,而你卻不能對單位有所貢獻,單位還會繼續支付薪水給你嗎?你又怎麼能說自己對單位忠誠呢?做好做壞是一回事,做與不做是另外一回事。盡力了,卻沒有實現既定的目標,說明你的能力可能不足,單位對此還是可以容忍的,但單位絕不會容忍你有能力卻不做事情。
曾經有一份英國報紙刊登了一則招聘教師的廣告:“工作很輕鬆,但要盡心盡力”。事實上,不僅從事教師工作應該如此,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應該如此。盡心盡力不僅是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做人的最高準則之一。你對工作盡心盡力了,說明你願意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把每一個細節問題都處理好,而這兩點是你在職場中獲得成功的前提。
很難想象,一個麵對成堆的工作卻什麼都不願意幹,反而譏笑那些正在盡心盡力工作著的同事們的員工,會受到上司的賞識和同事的尊重。而這樣的人,最終的結果不是被單位解聘,就是被“流放”到一些無足輕重的部門。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被問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員工是什麼樣時,他說:“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當他對客戶介紹本公司的產品時,應該有一種傳教士布道般的狂熱。而隻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去做的員工,才可能有這種宗教般的激情,而這種激情正是驅使他盡心盡力地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在職場中,盡心盡力工作的員工還不多,大部分員工隻是將工作當成一件為了養家糊口而不得不從事的差事,談不上什麼榮譽感和使命感。甚至有很多員工認為,我出力,單位出錢,等價交換,誰也不欠誰的,誰也不用過分認真。他們隻想做單位的老人,而不是單位的功臣;他們沒有盡心盡力地工作的精神,而是像老牛拉磨一樣,懶懶散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計劃經濟時代,這樣的員工可能還能混下去,但現在已經完全不行了。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想在單位裏有所發展,就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
在一家曆史悠久的瑞士手工鍾表店裏,有一對師徒,師傅手藝精湛,徒弟也技藝高超。一次,師傅派給徒弟一個任務,讓他為客人打造一塊懷表,並且給了徒弟詳細的型號與具體的規格。徒弟嚴格地按照師傅的吩咐做了,可是當徒弟將這塊懷表交給師傅時,師傅並沒有對徒弟的工作表示讚賞。徒弟覺得很奇怪,便問師傅。師傅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雖然你所做的工作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但僅僅是做到了工作的本分而已。要想成為真正的優秀者,還必須在我所要求的這100分之上加上更多的努力,向著完美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