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良好的習慣讓你從細節上無懈可擊(3)(3 / 3)

第二天,日內瓦會議結束。各國代表團來到休息室相互道別。史密斯也來了。當周恩來總理走進休息室的時候,史密斯趕緊上來搭話,並伸出右手握住周恩來總理的左臂。這樣,既沒有破壞杜勒斯“不許跟中國代表團的人員握手”的規矩,又彌補了前一天的失禮。

那麼,握手都有哪些講究呢?其中還確實有不少學問。

握手的瞬間,你應當有力度且充滿熱情,在握手的同時要目光直視對方。握手的先後順序是:先上級後下級,先主人後客人,先女士後男士。如果對方是長者、貴賓,或者是女士,那麼你最好先等對方伸出手來,再與之握手。女士不伸手,無握手之意,你點頭、鞠躬致意即可。與許多人同時握手時,你要順其自然,不交叉握手。當長者、貴賓向你伸出手來時,你最好快步趨前,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身體可以微微向前傾,表示對對方的尊敬。握手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控製在3秒鍾之內。與女士握手,你時間要短一些,用力要輕一些,一般應握女士的手指。握手時,你一定要專注,避免目光他顧,心不在焉,也不應該目光下垂。

握手有一些禁忌事項,職場人士需要特別加以注意:

第一,不要戴手套與人握手。握手前,你務必要脫下手套。隻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才是允許的。

第二,不戴墨境與人握手。握手前,你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鏡,不然就有防人之嫌。

第三,不用雙手與人握手。用雙手與人相握,隻有在熟人之間才適用。與初識之人握手,尤其當對方是一位異性時,兩手緊握對方的一隻手,是不妥當的。

第四,不以髒手與人握手。在一般情況下,用於與人相握的手應當幹幹淨淨。以髒手、病手與人相握,都是不妥當的。

十一、使用名片門道多

名片古已有之,到現在應該有2000多年曆史了。最早的名片出現在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封了許多諸侯王,為了節製這些諸侯王,每過一段時間就讓他們到鹹陽述職。這些諸侯王為了拜訪和結識中央政府的當權者,開始使用最早的名片“謁”。當時還沒有發明紙,名片就是一塊木頭或者竹子,把名字、職務、職稱,也就是爵位刻在上麵。

到了漢代,“謁”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了。東漢末期,“謁”改稱為“刺”。蔡倫造紙,“刺”才由木頭、竹片變成了紙的。到了唐宋時期,科舉取士。每次“高考”之後,金榜提名的考生都要去拜訪朝廷大員,也就是拜師,做人家的門生。拜師要先遞個東西,叫“門狀”,就是以前的“刺”。到了明朝,學生見老師,下屬見上司,都要遞“名帖”,也就是原來的“門狀”。“名帖”長七寸、寬三寸。如果是給長輩或者上司遞“名帖”,字要寫得大,大表示謙虛,小表示傲慢。清朝才有了“名片”的叫法,在官場上,名片大小與官職成反比。

名片使用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很多約定俗成的規則,存在一些需要職場人士加以注意的細節。而從能否正確使用名片這個小小的細節上,也可以看出一個職場人士的個人修養。那麼,使用名片究竟有哪些門道呢?

首先,你要儲備足夠的名片,而且名片一定要保持幹淨整潔,不能出現折皺、破爛、肮髒、汙損、塗改的情況。你應該將名片放置在名片夾、公文包或上衣口袋之內,如果是在辦公室裏,你可以放在名片架或辦公桌內。你切不可隨便將名片放進錢包、褲袋之內。你放置名片的位置一定要固定,以免需要名片時手忙腳亂,顯得毫無準備。你也不要把自己的名片和他人的名片混在一起,以免掏錯名片。

其次,你要正確地遞送名片。你應該用拇指和食指執名片兩角,讓文字正麵朝向對方。遞交名片時,你應當表現得鄭重其事,要起身站立,主動走向對方,麵含微笑,上體前傾15度左右,雙手持握名片,舉至胸前,同時說聲禮節性用語,比如“請多多指教”,或者“歡迎您前來拜訪”。你一般不能一隻手遞送名片,沒辦法的時候,你可以用右手遞名片給對方,但一定不要用左手。

最後,接受名片的時候,你應該起身,麵帶微笑注視對方,用雙手接,並說:“謝謝”。如果你想同時贏得對方的好感,可以附加一個微笑地閱讀名片的過程,閱讀時可將對方的姓名、職位念出聲來,並抬頭看看對方的臉,使對方產生一種受重視的滿足感。在對方離去之前,或話題尚未結束的時候,你不必急於將對方的名片收藏起來,而應該放在桌子上,並保證不被其他東西壓住,因為這會使對方感覺你很重視他。收起名片時,你也不要隨便地塞在口袋裏或丟在公文包裏,而應該放在西服左胸的內衣袋或名片夾裏,以示尊重。

印製名片的時候,職場人士應該注意以下兩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