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通過細節建立好人緣是職場成敗的關鍵(2)(3 / 3)

對於身處困境中的同事,僅僅有同情之心是不夠的,還應給予其具體的幫助,使其渡過難關,這種雪中送炭、分憂解難的行為,最容易引起對方的感激之情,進而形成友情。

雪中送炭、分憂解難,是施恩的一大特征。別人有難處,才需要幫忙,這是最起碼的常識。我們內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緊迫的,有不重要的,而我們在急需的時候,遇到別人的幫助,則內心感激不盡,甚至終生不忘。瀕臨餓死時送一隻蘿卜,和富貴時送一座金山,就內心的感受來說,完全不一樣。所以,要擁有好的人緣,你就應把握時機施恩。

五、打動老員工的心

曹錚通過激烈的競爭,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被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錄用,分配到廠長辦公室做文員。同一個辦公室的老徐快50的人了,在廠子裏已經幹了將近20年,人特嚴肅,不苟言笑。年輕人好動,喜歡活躍的氣氛,麵對老徐,曹錚始終覺得有點別扭,因為老徐一天到晚板著個臉,自從他來就沒有笑過。

一天,曹錚閑著沒事在辦公室裏上網,瀏覽徐靜蕾寫的博客。他忽然靈機一動,就和老徐打趣道:“徐老師,你看人家徐靜蕾都開了‘老徐的博客’,您是不是也弄個博客啊?您文筆好,把自己寫的東西貼上去,說不定還火了呢!”

本來是開個玩笑,活躍一下氣氛,讓曹錚沒想到的是,老徐聽後,臉色一變,沉聲說:“小夥子,這是上班時間,有事忙事,沒事學習,別扯那些無聊的事情。年輕人要知道上進,成天泡在網上,能有什麼出息。”被老徐結結實實地教訓了一通,曹錚大氣都不敢出。

自那以後,曹錚開始將功補過,工作起來特別認真。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掃地打水;下班後也把一切都收拾停當了,才最後一個離開;寫的每一份材料都是字斟句酌,反複推敲;不管是誰交辦的事,他都盡心盡力,辦得妥妥貼貼。時間一長,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老徐漸漸地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老徐覺得,這個年輕人態度謙虛,有上進心,知錯就改,是個可造之材。

一天早上,當曹錚把一杯泡好的熱茶端到老徐手裏的時候,老徐對他露出了難得的滿意笑容。從此,老徐把曹錚當成了自己的徒弟,開始言傳身教,不論是工作上的大事小情,還是單位裏的人情世故,都毫無保留地指點曹錚。得益於老徐的幫助,曹錚不論是在業務上,還是在人際關係方麵,都如魚得水,進步得非常快。

如今,說起老徐,曹錚的感觸仍然特別深:如果自己當初不接受老徐的批評,甚至是一股火衝上來,當場拍案而起,跟他對著幹,現在就是另外一種局麵了。他的體會是:一定要尊重老員工,態度要謙虛。

曹錚的故事讓人讀了感慨頗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像老徐這樣作風嚴謹、一絲不苟的老員工,由於工作多年,對單位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忠貞不二。在工作中,他們不僅嚴於律己,而且對後來者的要求非常嚴格。由於年齡、經曆、個性和成長環境的諸多差異,他們與後來者之間會出現種種差異,形成鮮明的對比,難免會發生一些衝突。當“看不慣”新員工的時候,他們會毫不客氣地加以批評、教訓。

其實,“老徐”們本身並沒有惡意,也不一定是出於對後來者的成見,或者有意地打壓、排擠後來者。他們的出發點往往是為單位未來的發展考慮,為後來者本身的成長考慮。如果你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心平氣和地接受老員工的教導,認認真真地改進工作中的不足,滿足他們對後來者的期望。

所以,對於“老徐”這樣的老員工,你完全沒有必要刻意地奉承討好,隻要你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態度謙虛,勤奮好學,追求上進,尤其是在一些工作和交往的細節上下足工夫,就可以贏得他們的認可,並得到他們有益的幫助,讓自己在辦公室這片小天地裏更快、更順利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