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秉承細節精神處理好與上司之間的關係(4)(3 / 3)

所以,作為下屬,你一定要耳聰目明,反應靈敏,在關鍵的時候替上司解圍,給上司一個台階下,乃至代其受過。隻有這樣,你才能得到上司的賞識和信任。而這對於整日在職場中打拚的你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十三、不要掃上司的興

通過激烈的競爭,李原草進入一家大企業從事文案工作。能夠進入這家大企業,讓李原草感到非常興奮,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正憋足了勁兒想大幹一場。但就在這個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李原草的頂頭上司孔祥參是個鐵杆球迷。一天早晨,他和李原草剛好在電梯裏遇到。一直沉默的孔祥參突然問李原草:“昨天晚上那場球究竟幾比幾啊?”原來,孔祥參昨天晚上在家裏看足球比賽,還沒看完就被人叫了出去,不知道比賽結果,所以直到第二天早上還在惦記著,急於想知道結果。

李原草從來不看足球比賽,被孔祥參這麼一問,他有點摸不著頭腦,於是就茫然地回答:“不知道!”

孔祥參聽了,沒再說什麼。

但自那以後,李原草發現孔祥參對自己的態度漸漸地發生了變化。孔祥參不再像以往那樣熱心地指點自己的工作,而且,即便兩個人迎麵走過,李原草主動和他打招呼,孔祥參也麵無表情,甚至根本就不回應。這讓李原草感到非常鬱悶,而且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

左思右想,李原草確定是自己當初在電梯裏說的那句“不知道”,讓孔祥參掃了興,所以才對自己冷淡。他氣憤孔祥參這麼小心眼,連這麼點小事也放在心上。

李原草認為自己的上司孔祥參小心眼,不是沒有道理,但他當初說的那句“不知道”也確實讓人聽了掃興。對於一個鐵杆球迷來說,麵對一個對足球根本不感興趣的人,實在提不起精神。所以,孔祥參冷淡他也情有可原。

當孔祥參問李原草比賽結果的時候,他也很清楚,李原草不一定像自己那樣對足球著迷,可能從來就不看足球。但他當時正在興頭上,所以希望能夠有人與他分享這種興致,與自己產生共鳴。但李原草的回答卻潑了他一頭冷水,他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李原草當初不是回答說“不知道”,而是說“我馬上去查一查”,相信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當上司在興頭上的時候,作為下屬,你一定要助興,而不能掃興;你要打起精神,積極主動地回應上司,讓上司盡興。如果你也像上麵的李原草一樣,幹淨利落地讓上司興致全無,那以後你也隻能等著看上司的冷臉了。

十四、別在背後議論上司

許多職場人士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在閑暇的時候喜歡議論上司,但是議論也要分場合和對象。如果你在午休時或者閑暇時與同事聊天,不注意說了關於上司的壞話,說不定就會傳到上司的耳朵裏,於是上司對你的態度就會發生很大的轉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禍從口出”。

葛天慧就有過這方麵的教訓。那還是幾年以前的事,那時她在部隊當文書,連隊的幾個幹部都比較喜歡她,也願意與她交談,或者讓她替自己辦一些私事。尤其是連隊的副指導員,非常信任她,有時還把連隊領導之間的一些事情也講給她聽。

這個連隊有幾十個女兵,個別女兵為了入黨或者考軍校,就想方設法地巴結連隊領導,副指導員對此十分反感。那時葛天慧還很年輕,聽到這些事覺得新鮮、好奇,所以後來在與一位十分要好的戰友閑談時,就把副指導員講的事情說出去了。沒成想,葛天慧的那位戰友為了讓連隊推薦自己上軍校,就把她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指導員。後來這位戰友如願以償地上了軍校,而葛天慧則在指導員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實則否定的談話以後,離開了文書崗位,回到報務分隊幹她的老本行了。

說話要有分寸,談論事情要分場合,議論他人要看對象。一次無心的議論也許會變成他人的成事跳板,對你自己則是一大損失。同事之間的相處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全部交心,即使是關係非常要好的同事,相互發一些有關上司的牢騷,也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但關係非常好的幾個同事聚在一起吃飯,談論的話題總是難免涉及到上司,總愛發表一下對上司的意見或不滿,這個時候你尤其要注意管住自己的嘴巴。

在工作中,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有差異,對上司做出的一些決定有看法,在心裏有意見,有時也是難免的,但是你不能到處宣泄,否則經過幾個人的傳話,即使你說的是事實,也會變調變味,而一旦上司聽到了,難免會對你產生不好的看法。

古代有家人,家裏沒有水井,很不方便,常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打水,家裏甚至需要有一個人專門負責挑水的工作。因此,他請人在家裏打了一口井,這樣便省了一個勞力。